顾客的需求
作者:文/柳二白 ;出处:《店长》2014年3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乔布斯说过,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

  我理解,乔布斯在传达一个理念: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提供,他们才发现这是需要的。

  在零售业同样如此。我们试图通过问卷或直接访问,不停地问顾客:你们需要什么?你们的潜在需求是什么?怎样才能满足你们的需求?顾客大多会给出答案。通过繁杂的整理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然后,按照顾客要求的样子去改变。

  千辛万苦,终于改成顾客心目中的店铺,准备迎接顾客的笑脸时,发现他们已完全不记得当初的诺言,他们又有了新的需要。于是乎,只能又开始新一轮的改变。周而复始,跟在顾客的后面,每次都被顾客无情地抛弃。

  既然如此,不如转变观念,把揣测顾客的需求,改为想法设法提供需求,让顾客享受体验的满足感。

  十几年前,二线城市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国内、国际大品牌很少在二线城市落户。一家二线城市百货店在创业之初,提出的经营理念就是比同行高半步。不管是店堂装修、商品结构还是服务质量均领先半步。明亮的店铺、高素质的售卖人员,高成本支出的作法一度让人质疑是否与当地消费能力所匹配。国内大品牌也不愿意在这里设专柜。他们只得和一线城市的零售店建立业务联系,现款进货。这些间接引进来的品牌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顾客。从顾客强大的购买力可看出,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根本不是想象得那般弱。在这之前,从没有零售店提供这样的商品和服务,顾客也就无从谈论他们的需求。

  就是凭着领先半步的经营理念和前瞻性的创造需求,许多同时期的零售商都销声匿迹了,只有这家店现在还傲然在城市商业中心,并进入了全国百强。

  努力地想顾客需要什么,不如好好想想能为顾客提供什么。

  一位微博达人在微博上晒网购的樱桃。为了防止商品损伤,三层包装层层包裹,箱中放了一个冰袋保鲜,赠了一个盛樱桃核的垃圾袋,同时随箱的还有一张服务卡,上面有樱桃的储存注意事项,价格和传统店持平。可见,电商的服务已远比传统零售做得细致了。

  顾客买樱桃,但不会告诉我们,吃樱桃时最好有一个小袋子,也不会主动问销售人员吃不完的樱桃该怎样保鲜。如果我们把需求想得更细、更周到些,顾客的选择余地就会更大。

  苹果成功后,许多企业都在热捧乔布斯的理论,但真正实践、真正落实的企业却少之又少。我们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者。从今天起,我们应努力地创造顾客需求,让顾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才不会被消费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