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的千亿O2O大计 | ||||||
| 作者:文/尹生;出处:《店长》2014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2013年,美团的交易额超过了16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0%,在最后一个月,交易额达到了22亿元,而最后一天则突破了1亿元。在这一年中,美团开展业务的城市增加了16个,总数达到近200个,在所有团购网站中领先。2013年的大多数月份,美团都是盈利的,这帮助美团在2013年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 《福布斯》中文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美团网的报道,其中有价值的几点内容: 首次年度盈利的三个关键 一是来自主动登录用户的增加。在美团主网站上,主动登录的用户超过了50%,这降低了支付给外部流量导入者的广告费用比例,同时,移动端流量的快速增长则使后续的流量成本微乎其微,因为除了初期的吸引安装的费用外,移动端用户全部来自主动登录。 二是规模增加导致单位交易额的营销、技术和其他基础设施上的成本下降。很显然,对于维持一家像美团这么大的网站而言,所支付的这些成本在一定时期内是一项 固定开支,因为无论交易额是多少,这些维持基本运转的开支都是必须的。比如,由于美团拥有了完备的基础设施,当它进入新城市或新的业务领域时,就有可能降 低 这些成本。 三是人均生产力的提高。一年半前,美团月交易额是3.7 亿元时,它的员工总数将近3,000,而现在收入相比当时增加了近500%,员工仅增加了不到1 倍。而这很大程度上又归功于消费者和商户对团购的认可,以及美团品牌认可度的提升。 美团网:已与Groupon的不尽相同 在2010 年初创办美团时,王兴几乎完全Copy了Groupon的模式,但很快两家公司的模式便越走越远。 在Groupon 那里,它更像是一家广告营销平台,瞄准的是商家推广的需求,而不是交易的需求,因此,Groupon 的佣金率非常高,通常超过40%。但王兴将美团定位于和亚马逊一样的中间交易渠道,因此它必须既讨好消费者,又努力让合作商家从每笔合作中赚到钱。 “我们瞄准的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可能上万亿,因此佣金率不能太高,会很长时间一直停留在10% 以下,低的时候3%-5%,高的时候也就是6%-8%。” 现在还不能说哪种模式更好,但美团模式的强劲后劲已经显露出来。相比美团200%的增长(王兴认为即便到了现在的规模,美团未来几年仍然能够保持这一增长水平),Groupon 则显得后劲不足,其过去四个季度的交易额是56.8 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1.8%。还有,美团过去一年是盈利的,而Groupon 仍然处于亏损中。 团购市场之外的千亿计划 王兴认为,团购只是美团的冰山一角,是美团切入更加庞大的O2O 市场的切入点。 猫眼电影是美团深入垂直领域的第一个尝试。借助完全基于移动端的猫眼电影,美团将业务覆盖到了电影营销、团购、订座、评价和交流的所有环节。 2013 年,美团来自电影票的交易额大约为16亿18亿元,可能会占到中国电影票房的8%-10%,其中猫眼电影的交易额也已经上亿。与美团有合作的电影院已经超过1500 家,其中就包括了万达和金逸两家知名院线的几百家影院。在1500 家电影院中,有约1/3可以支持美团猫眼电影。 而现在,王兴打算将猫眼电影的模式复制到更多领域。比如最近美团刚刚上线了专注于餐饮外卖的业务。在这项业务中,美团将自己定位于信息和交易平台,而将配送这样的环节交给商家或第三方的专业配送公司负责。 对美团而言,发展类似垂直业务,可以使美团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这能提高美团在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形成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 (本文原载于虎嗅网,经i天下网商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