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篇】勿以服务“微小”而不为 | ||||||
作者:孙彩军;出处:《店长》2014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关键词:抓服务、重细节、敢创新 当淘宝的双十一成为全民购物的狂欢节,电商对线下传统零售行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当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零售间的博弈开始越来越依赖于价格战;当创新之于产品的表现相对乏力,产品为王的概念开始逐渐淡化;当零售业的关店潮愈演愈烈,零售成本不断攀升,经营步入微盈利时代,我们的制胜法宝又在哪里? 有人说未来的商战既要依靠大数据人才,又要善于经营并服务好我们的顾客群。在这方面有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借鉴,比如台湾的诚品书店,以及雷军的小米手机。 诚品于1989年在台北开出第一家书店,至今天已经拥有50多家分店,仅2011年诚品书店的客流量就超过1亿2千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诚品从开出第一家实体书店起,一直到2004年才开始盈利,也就是说前期的15年都是在做不赚钱的亏本生意。在诚品,你不仅能闻到淡淡的书香,也能闻到浓浓的咖啡香,与传统实体书店只能看书、买书的沉闷相比,诚品细微的环境改变给读者带来的是品位、优雅和温馨。诚品用15年的坚持换来今天的成功,实际是赢在了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上。这就是为什么诚品能成为台湾的“品牌文化地标”,而其它书店则不能。 再说小米手机。用过小米手机的人都知道,小米的硬件很强,虽然和三星、苹果还存在着差距,但小米清晰的目标人群定位(发烧友族群)还是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和口碑。雷军深知光有市场和口碑是远远不够的,要持续不断地增加并影响小米手机的发烧友,就要通过创新的细节服务来提升用户粘度,比如在小米手机论坛上,每周都可以看到两三千篇用户反馈的帖子,其中不乏一些深度体验报告。这种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引入用户的微小创新,给予用户参与产品改进机会的“特殊服务”,才是激发众多发烧友对小米疯狂的真正原因。 在如今的微盈利时代,无论零售行业如何变革与颠覆,当我们以归零的心态去审视零售行业的发展就能发现,不论超市百货店,还是品牌专营店,只有通过创新的细节来服务好每一个顾客,完善顾客体验,提升顾客满意度,才能真正赢得顾客。 对于零售业来说,以服务细节的创新来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做法,无疑是最能感动顾客的。比如下雨天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里为顾客备“爱心伞”,在超市或百货店的入口或出口处安装免费擦鞋机,在商场里开辟温馨茶歇区,安装免费WIFI等等。越微小的细节性服务,往往越容易感动顾客。 譬如在家纺终端零售专卖店,因为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价格战开始呈现出白热化状态。为了赢得顾客的心,并期望品牌能在顾客间得到口碑相传,某家纺品牌开始打出产品“售后4S服务”新王牌。 4S服务在汽车和家电行业十分常见,但在家纺行业的出现尤为新鲜。该家纺专卖店推出的4S售后服务包括:产品的免费上门铺陈、免费提供洗涤、免费熨烫和免费储存。免费上门铺陈,考虑到顾客在店里看上的产品,担心拿回家之后和自己的卧室风格不搭,所以派专业的导购带上产品上门铺陈,若顾客不满意再带回专卖店;免费提供洗涤和熨烫,考虑到有不少顾客在购买产品后不会保养,或者有单身的顾客(特别是在外打工的租客)不方便,不具备洗涤熨烫保养的条件,购买产品之后顾客便可免费享受洗涤和熨烫等服务;免费存储,考虑到有的顾客来到店里看中产品,但又不方便当天就带回去,同城的顾客,只要住处距离专卖店没多远,留下地址电话,方便的时候会有导购人员将产品送上门。 这样的4S售后服务,虽然看上去很平常,也很简单,但却是从细微处进行服务创新,实实在在地打动了很多顾客,在顾客眼中就是你把他放在了心里。 在微盈利时代的终端零售业,勿以服务的“微小”而不为。只有你真正用心为顾客的需求着想,通过对服务细节进行创新,才能打动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