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倪敏:什么商品是穷人的法拉利 | ||||||
| 作者:倪敏;出处:《店长》2014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事实上,如果低端消费的东西,能够在品质、设计等方面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未必会倾向于中高端消费,毕竟,如我等消费者,价格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我们是“穷人”。 如果把消费分为中、高、低端消费和奢侈消费,那么,根据最近的切身体会和观察判断,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高端消费将比其他消费更有上升空间。 以我个人为例,我经常宁愿花费更多一点的钱,购买更健康、更有品质保证、风格更喜欢的商品,比如食品和服装。像我等消费者,对于太奢侈的东西,一则消费不起,二则可能会觉得没必要,超过了生活所需。事实上,如果低端消费的东西,能够在品质、设计等方面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未必会倾向于中高端消费,毕竟,如我等消费者,价格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我们是“穷人”。“穷人”是消费人群的大多数,然而现在这个大多数里的许多人由于审美喜好以及寻求保障的需要开始接受中高端消费了。 无印良品是中高端消费的代表品牌之一。也许正是看到消费市场的潜力,最近三四年,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的开店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在日本,无印良品以简洁、合理、低价格著称,但在大陆,就其价格来说,不能算便宜。甚至有人形容,无印良品是穷人的法拉利。这些穷人,可能还算富裕,或者不算很富裕,但也能消受得起一部分中高端商品。 从单品数量来说,中高端商品的单品数应该要比奢侈品多,但比低端商品少。例如,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定位也基本属于中高端消费,它的单品数量只有几千个,而一般的大卖场,其单品数量通常在1万以上。为什么数量少?因为商家已经经过了严格的一轮精挑细选,尽力让每个品类都能更精准地满足顾客需求,并保证品质,能让顾客放心。 其实,在我看来,单品数还可以更少。仍以无印良品和我自己为例,尽管我比较喜欢这个品牌,包括它的经营理念、设计哲学等,但它的不少商品我并不热衷购买,在审美上,它们在我的眼界之外。我无法确定有非常多的人和我的想法一样,但至少,抱有这种消费观念的人也不会很少,我们独立、开放、不人云亦云,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和消费,喜欢的话,100元的一个碗也会买,不喜欢的话,打5折的衣服还是不会买。就价格来说,我觉得无印良品的价格尚可接受。 我曾去过位于广州太古汇商场的方所书店,它的环境、装修风格等都极富特色,我还在那里消费了一杯咖啡,它里面摆放的手工品、瓷器、陶碗等也很喜欢,但对于一张书签就动辄几十元的价格,我显然难以完成消费行为。我有位朋友定居在广州,他给方所贴上的是奢侈品的标签,与太古汇里的CHANEL、DIOR、PRADA等一样,他是不会去消费的。他热衷的是,有时去方所听一个免费的讲座,偶尔在里面买几本书,其他商品则概莫涉及。 在营销上,中高端商品或许更需要依赖于社会化网络营销和口碑营销。无印良品并没有像一些品牌一样,投放大量广告,但它的品牌影响力却在无形之中深入人心。通过书籍和顾客本身,喜欢它的人自然会在它身上找到身份认同。相比沃尔玛购物广场、世纪联华等普通大卖场,山姆会员店在促销上通常也没有那么夸张,它相对低调,但它的顾客更忠实。我曾在上海的一家沃尔玛山姆会员碰到一个顾客,她以前居住在美国,是山姆会员店的常客,回到国内后,她就习惯地去寻找周边有没有山姆会员店,即使门店地址距离她家稍微有点远,她还是驱车前来,来选购她放心和喜欢的食材。 目前国内的自然环境、食品安全环境等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形下,中高端品牌如果能在环保、健康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相信能赢得更多的中高端消费者,并让他们成为忠实的顾客(粉丝)。当然,他们同样要真心努力地去满足这些消费者为数不多的基本需求,和他们互动,让他们感觉你对他们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