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采购——宜家的“内伤”如何愈合
作者:赵艳丰;出处:《店长》2014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作为一家全球瞩目的跨国家居连锁巨头,宜家家居(IKEA)采取的是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集中采购的模式。其全球化采购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迫于瑞典国内同业的排斥和挤压,宜家无奈到国外寻觅原材料供货商。结果大吃一惊,发现比原有成本要低很多,于是宜家就开始大规模地拓展全球采购业务。应该说,全球化采购使得宜家有能力进行更广阔的全球化市场。然而近几年,随着宜家全球化市场销售的速度加快,全球采购模式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形成了宜家新的“内伤”。

全球化采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宜家全球采购的整体流程:资料的准备(5周)、从发出采购信息到决策(8周)、决策到发出报价(2周)、报价到评估选择投标商(6周)、评估选择投标商到采购实施(14周)、采购实施(12周),合计47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标准的集中招标采购流程,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宜家的集中采购是全球性的集中采购,中间涉及的部门和组织比较多,流程较长,因此公司在采购的效率上相对要低。

  有时候一个新的供应商的开发时间上甚至超过了2~3年,如果这个新供应商的开发成功可以为公司一年省50万欧元,晚开发两年,则公司在采购上就多付出了100万欧元。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损失。2013年,宜家总部为降低铁线产品(如铁线挂钩、盛物篮)的成本,扩大产能,对所有铁线产品的采购进行一次招标项目。这一项目涉及全球4个采购区域的20家供应商,所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涉及各类职能人员共计50多人。在这一年中,原物料的价格和汇率都有较大的波动。原料铁线从项目开始时候的4900RMB/T涨到了6050RMB/T,采购周期过长,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其中,整个流程有两段时间是最长的,可以说是流程中的瓶颈。

  从发出采购信息到做决策

  这个步骤需要8周的时间给到各片区域的采购小组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其公司没有建立相关产品的供应商资料库,所以当发生采购需求时,采购小组要根据采购消息和基本要求开始去寻找新的供应商,同时也要管理现有的供应商,这就导致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这个过程。

  从评估选择投标商到采购实施

  在14周的时间里,其公司总部对每个区域提供的供应商的供货总成本进行分析,然后分配由哪一家或者几家以什么样的价格,多少数量,给哪个市场供货。当确定后,各区域的支持部门就会开始对供应商进行IWAY(宜家家居用品采购标准),质量体系,物流体系等审核。然而,往往价格最低的供应商,特别是中国的供应商,在IWAY,质量体系和物流体系上都不尽如人意,需要提高。因此,当这部分审核的时候,往往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曾经有一个内地的供应商做IWAY审核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才通过。而这一年半中,宜家是不可以开始进行采购实施的。该供应商的价格比现有供应商的价格低20%,一年半的采购金额如果是8百万美金,则宜家损失了160万美金。同时,供应商也很容易失去跟宜家合作的耐心。同时,因为寻找新的供应商需要较长的时间,结果也并不一定理想。所以,很多时候区域采购小组就直接在现有的供应商内部进行竞争采购,丧失了外部信息,长时间后会形成内部封闭循环,供应商也会相应处于“安心”的状态。

全球化采购的流程重组

  过多要求的采购流程降低了宜家的采购效率,丧失了采购机会。因此,宜家要保持采购优势,必须要改善和简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

  确定需求是采购开始的基础。对购买什么进行分析是实施战略采购方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宜家有9500多种产品,1740家供应商,了解现有产品供应状况,市场状况和供应商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采购工作。宜家提出了新的基于供应链基础下的全球采购发展流程(Purchase Development Process)。这种新的采购发展流程是基于产品种类来划分的,同样的种类产品有同样或者类似的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同样的供应商。每个种类由一个产品种类经理来确定该种类产品的发展策略。

  宜家借由这一流程对现有的采购业务进行了全面评估,确定了改善目标,然后设定每种产品的供应商应具备的供应条件,同时分析出该产品的现有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供货等状态,最后得出对于该种产品应该在哪个区域采购,供应给哪个区域,由什么样的供应商来供货,是应该采取竞争模式还是合作方式管理供应商的结论。这是基于事实上的全面分析,而不是同以前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到有的放矢,箭无虚发,提高了采购的效果和效率。

  例如,宜家在分析不锈钢产品时,发现现有供应商的数量和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宜家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在分析铝质产品时,则发现现有供应商的数量和产能是绝对足够宜家的发展的,但是需要在质量和生产工艺上提高,以达到降低产品总成本。因此这个种类的产品发展重点就不在开发新供应商上面,而在现有供应商的能力提升上。

  这一流程的实施使各类产品采购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而且使各区域采购小组对产品线有了整体清晰的认识,充分了解了采购什么,如何采购,在哪里采购,是否需要新的供应商,对现有供应商应该实施什么样的采购策略,等等。从全局上有了方向和概念,提高了采购效率。

  通过上文分析,宜家的全球化采购有两个瓶颈流程问题。瓶颈流程是因为缺乏供应商资料库,并且审核流程过长。为此,宜家在2013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供应商开发部门,专门负责针对各个业务组的需求来寻找和开发新供应商。目标是将新供应商开发的时间缩短为6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将原本采购流程中的信息搜集和供应商搜寻的工作拉出来交给专职的小组人员去做。

  采购流程被改进为两段式;一段是预备工作,由开发部门人员来执行,采购小组配合,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和物力进行有效率和效果的开发;一段是采购实施,由采购小组实施采购合同、样品、订单等后续工作。改进后的流程极大的缩短了采购时间,从原本的47周减少到了24周,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这一流程在新的采购发展评估的结果后再来确定是否需要的,做到了有必要和有效采购,避免了资源浪费。
 

  宜家大中华区总裁吉丽安曾经说过:“宜家是一个大学校,可以任你学习你想学习的东西。”可见宜家是非常重视培训的。各个职能员工都会受到相关的专业培训,如技术人员的材料专业知识,采购人员的谈判技巧等。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来选择相关的培训。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每一位员工都要参加宜家的文化培训。“团结、热情、简单、谦卑、节省,不断创新,永无止境,敢于不同,愿意承担和授权,面对现实,自我榜样”这些正是植入宜家员工的宜家文化精神。宜家文化培训会定期举行,让宜家文化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头脑里。正如一个供应商说的:宜家的员工都是一个样子。

  随着全球化采购业务的发展,宜家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需要进一步定制培训计划,加快人员的后备培养。实行有效地培训才能保证宜家文化的统一,对外形象的统一和采购的专业性,才能保持宜家全球采购的优势。

  供应商报价是按照宜家提供的报价单来报价的,报价单中详细列出了所有需要使用的原材料及其用量,是非常透明和清楚的,然后加上生产成本和供应商的管理成本和所需要的利润。其中,采购的原物料基本占到了总成本的65%~75%。采购小组会根据原料在市场上的价格来评估价格的合理性。同时,因为宜家会给工厂一年的订单的预估量。这样工厂就可以根据这些数量提前预备原材料,也可以在原料采购中凭借大量拿到更好的价格。然而,目前国际物料价格大幅度增长,而且趋势很不乐观,供应商无法控制,财力上也无法储备大量的库存。因此,宜家的产品价格和供应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宜家可以协助供应商对其下游供应商实行协同管理,并帮助供应商对大宗原物料实行集中采购,产生规模效应,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原料供应。

  同时,宜家产品中大量用到的材料和配件应该尽量标准化,减少种类,就可以提高单品的采购数量,供应商在采购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谈判能力,并且也可以由宜家帮助、协同、集中采购,从而降低采购价格。

  宜家已经开始对部分大宗产品实行统一采购,然后供应给成品供应商。比如牛皮革产品,这种产品的质量、价格等由宜家采购小组来负责。然后统一供应给需要的沙发供应商和其他需要的供应商。从价格上,宜家直接采购的价格要比供应商自行采购的价格要低10%。从供应上,因为是统一全球的数量,工厂在安排原料和生产的时候都能做到优化,就能够保证供应。同时,质量上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棉花是纺织品用的最大量的原料,然而,去年开始棉花的持续价格走高,导致供应商不敢买,也买不到。宜家的纺织品断货率延续了半年多,造成了严重的销售损失。现在,宜家正在考虑协同供应商集中购买棉花,从而稳定价格,保证供应。越来越多的原料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加快同供应商协同管理下游供应商将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保证供应和采购优势。
 

  以前,宜家所有的产品不论采购金额的大小,都是采取的同样的采购模式,对所有的供应商也是采取的同样的要求和管理方式。但是随着产品系列的发展,供应商能力的提升和外部环境竞争的加剧,同等方式的采购管理大大浪费了采购组织资源。好的供应商失去了发展与合作的动力,一般的供应商安心等待宜家的辅导和订单。因此,这种采购模式显然是对宜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战略采购认为,企业不应该使用相同的策略和方法来管理所有采购的产品,也不需要同所有的供应商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战略采购主张用差异化的策略和管理方法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这样可以通过优化管理资源的方式来管理采购品,以最低总成本建立采购和供应渠道,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宜家需要建立战略采购模型来对产品进行物料细分,并战略定位管理。以宜家中国地区的采购产品为例。中国区负责14种产品系列的采购;碳钢制品、不锈钢制品、灯具、纺织品、实木产品、椅子、铝制品、办公椅、塑料制品、板式家具、门和框架、沙发及床垫、玻璃和镜子、其他材料。每种产品系列中都有几十到几百个产品。每个产品的采购量和销售量都不一样。

  以床垫产品为例分类,宜家亚太区的床垫主要属于关键物资和一般物资类。针对这两类物资应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对于关键物资的弹簧和泡棉床垫要降低采购风险,可以采取增加新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策略来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以竞争和协作为主。一般物资的乳胶床垫、木架床垫和床垫架因其数量少和金额小,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很小。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增加采购数量,加大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则以合作为主。虽然床褥也是属于一般物资的象限内,但是它具有相当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采购业务对供应商也有吸引力,只要加大数量,则对供应商来说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大饼。

  总之,宜家大部分商品都属于关键物资类。采购数量大,在销售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却是单一的供应源,特别是区域性的单一供应源。所以以后宜家应以降低供应风险为主,寻找更多的供应商来保证采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