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管理之一——组织与流程 | ||||||
| 作者:文/黄静;出处:《店长》2014年7月号 总第34期 | ||||||
|
||||||
|
零售企业在成长初期,努力打造企业品牌的过程中势必面临价格竞争,但接踵而来的毛利问题经常让企业乱了阵脚,而好的价格政策(这个好的定义是包含了清楚的经营战略、企业实力及最贴近市场的价格资讯)可以帮助企业在面对竞争者时,在最节省毛利的情况下,建立较高的顾客价格形象满意度。 当我们开始讨论价格时,必须先理解清楚我们所提供给顾客的是价值(Value)而不是单一的价格(Price)。这就包含了顾客满意度所涉及的企业形象、店铺形象、商品形象、服务形象、价格形象及促销形象的综合体。简单地说,整体价格包含了商品的价格、消费所需的时间及消费满足感。 尽管很多人都在诟病价格战,都在抱怨玩价格很麻烦很辛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对价格的关注依然是消费者最为重要的决策要素之一,尽管比拼价格是很初级的经营管理方式,但消费者为王,卖场也只能先迎合消费者的低级的刚性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引领和改善顾客对性价比的认知。所以,当下卖场的经营原则就是便宜的价格,超值的商品,对价格的追逐可以说是卖场采购的核心工作,保证价格有竞争力是门店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优良的零售企业,从企业、店铺、商品、服务形象等顾客满意度都远超过竞争对手,建立了良好的价值品牌,就可以弱化单一价格的竞争,以提供顾客在商品价格之外的综合价值为经营目标。但零售企业如果在上述各方面的形象与竞争者差异无几或更弱者,除需建立顾客印象深刻的商品价格印象外,更需要建立良好的促销形象才能暂时在竞争中求取空间。 零售企业在成长初期,努力打造企业品牌的过程中势必面临价格竞争,但接踵而来的毛利问题经常让企业乱了阵脚,而好的价格政策(这个好的定义是包含了清楚的经营战略、企业实力及最贴近市场的价格资讯)可以帮助企业在面对竞争者时,在最节省毛利的情况下,建立较高的顾客价格形象满意度。 我们先来看看价格政策的管理基础——建立适当的组织与流程。 1.价格政策管理委员会:由经营管理的最高主管当主任(通常是营运区总或者领航店长),建立一个常置管理小组,并加上财务主管、营运及商品采购最高主管所组成。职责: (1)依据公司之经营预算及品类战略,分析市场价格资讯,定期制定价格政策之相关指标。 (2)定期召开价格政策会议,检讨价格政策执行成效并依据市场状况修正战略。 (3)监督考核各部门执行价格政策的成效。 2.常置管理部门——价格政策管理小组 其具体职责包括: (1)定期组织市场调查,获取市场价格资讯; (2)定期组织价格政策委员会会议,以确定并修正商品敏感分级及跟价指数; (3)对各品类毛利预算进行监控,并分析执行价格政策后对毛利结构产生的变化; (4)指导、监督考核并组织训练市调小组正确执行市调及市调结果反馈; (5)对市调的结果,依据已决定的价格政策,对定价部门(采购)提出变价(以下所指变价皆包含升价及降价)建议,并追踪变价执行的结果; (6)追踪采购部门对变价后应采取之行动(如供应商谈判等); (7)搜集、分析市场竞争者价格变化趋势,提报委员会会议采取对应策略。 3.市调小组:由各区域(指以各门店营业人员兼职组成) 职责: (1)依据价格政策市调周期,正确执行地区竞争者价格市调; (2)汇整市调资讯,经营运最高主管审核后提报价格政策管理小组。 4.营运部门最高主管 职责: (1)组织、训练及考核市调小组及市调之正确性; (2)提供市场竞争资讯,以作为委员会决策依据; (3)监督变价结果并回馈成效。 5.采购部门最高主管 职责: (1)依据预算及品类战略,制定各品类之定价; (2)监督各品类采购对价格政策管理小组所提出之变价建议时,采购是否依据供应商对市场价格管理策略、品类的毛利预算及价格政策规定,执行变价并审核,对无法执行之变价,需提报委员会主席核定; (3)监督各品类采购对变价后应执行之供应商谈判(如重新议价、促销、搭赠、活动、竞争者回价、增加其他收入等)、品类内商品结构调整、品类战术操作修正等措施,以达到品类内及品类间毛利结构平衡的结果,并达成经营预算。 (4)依据经营战略及经营预算,主动带领各品类采购,制定并执行品类战术,积极取得市场价格之主控权。 价格政策执行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