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讨论: 传统零售业有金九银十的说法,现在对零售业来说金九银十是否在弱化、消退呢? | ||||||
| 作者:整理/李春宝;出处:《店长》2014年10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观点讨论: 传统零售业有金九银十的说法,现在对零售业来说金九银十是否在弱化、消退呢? ——《店长》杂志
【胡春才老师观点】在上海的话,“金九银十”已经不是很明显了。主要是节日效应,作为超市,与平日相比,也只是增长10%~30%,很难得有大幅度的提升了,当然我指的是超市一块。百货的金九银十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是在中西部地区,中秋这几天就有可能是平常的2~3倍,节日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中秋节和国庆节、还有开学这几个节假日的带动下,金九银十的效应还是在保持着的。
【黄静老师观点】传统的“金九银十”说法好像不局限于一般零售业,貌似房产交易、汽车销售也有这么一说…… 之所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是跟季节/节日消费有关的。这两个月集中了中秋、国庆、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而且有很多假期,另外秋季秋高气爽,跟酷热的夏季相比,的确更适宜出行选购。这些都确实为消费购买带来了很多理由,相比夏季的销售,不管是人气还是销售业绩都有增长(当然,不同品类的成长幅度不同,要看具体数据)。 不过近来随着电商的崛起,对购买的限制性条件弱化(如:天气、温度、地域、时节、物流,等等),很多消费行为其实没有什么集中性和突发性了,成为了习惯性的例行行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随手一点就可购物,本小姐已经几个月没有逛商店了……)。所以,在这个更多元的时代,消费行为也会更多元,更普及,传统的集中、爆发性购买的确会消减弱化,零售商要重视每一天的销售,关注如何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在服务质量、顾客体验上做更多的功课,比单纯的期待季节时令带来销售高峰更现实。
【《店长》作者胡贤桂】“金九银十”是一个时间观念,也是讲销售的黄金时间点。反映的最明显的是楼市,也最准确,楼市也是在九月份出现大量的可卖房地产。对于可装修的房屋,九月份买房,一个月后装修,再通风一个多月,春节前搬进新房。时间上也是最恰当的。对于还不能马上装修的房屋,九月份买房价格也是最优惠的。传统零售业销售最旺的主要是两节,一个是中秋节,一个是春节,这是零售业的两个大节。但这两个大节也是在九月开始,九月后就是国庆节,零售业的金九银十主要是讲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活动和销售。“金九”是指中秋节,“银十”主要是指国庆节。中秋节比国庆节销售时间要长,销售量要多。在这两个节庆中,顾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相比其他时间是最明显和突出。但现在由于:一是,有网购这一消费形式的冲击,传统零售业也受到冲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不仅是单一在节假日进行消费,平时也进行可行性消费。这样就使传统零售业的金九银十发生了消退和淡化。
【论坛网友:aslove】今年的金九银十可能做不到了,大环境的疲软对终端的影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从前半年的数据来看,这个态势估计还会延续下去。 【论坛网友:天色已晚】我觉得不但金九银十的说法在慢慢消退,而且其他传统旺季也在慢慢弱势下去。可能是大家现在购物比较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另外节假日对日常用品的消费慢慢降低,因为旅游消费慢慢的占主要了。自己的一点小见解。 【论坛网友:饕餮金玉】对零售业来说“金九银十”已是昨日黄花了,“金九银十”现在已经名不副实了,要想做到“铜九铁十”,还是很有希望的。
【论坛网友:Airhuman】原来存在所谓“金九银十”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换季,特别是冬装价格相对高; 2.气候好,适宜购物; 3.有节日,有假期,辛苦半年了。 从现在形势来看,这三条其实都是在逐渐淡化。 由于空调使用逐渐增多,实际上,在大城市,换季和气候越发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冬天穿皮裙,实际上并不少见。人对于服饰的需求实际上在从遮体保暖再到美观装饰在过渡。 节日上,我小时候,所有的消费,一般是以春节、国庆为节点的,但在这几年,随着经济的整体上升,已经没有任何节日的支出了。数年没有在春节换衣服,更别说国庆,节味不足,这个是生活水平上升后的必然结局。 自10余年前开始工作后,每年2节(原来是3节),都会对市场重点企业进行监控,看到的节日销售额相对日常销售额的比例,是一直在降低的,也侧面证明了此点。 最后,我的观点是,所谓零售金九银十,必然是一个逐步趋淡的过程。 【论坛网友:恁捏撅不】 第一,“金九银十”针对于运动、童装、黄金等业态还是有一定的提升; 第二,对于其他业态提升有限就连房地产市场都是一片冷清; 第三,招聘市场“金九银十”一说还是依然如昨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