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当“关店潮”来袭
作者:文/端木清言;出处:《店长》2015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084月时,在一篇编译日本家电量贩业动态的文章中,我首次使用了“关店潮”一词。当时,着实没想到,关店潮会在我国大陆出现。

但是,今年以来,“关店潮”这个词频频出现在报刊、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充斥着我们的眼帘。

关多少店,少多少位店长。或许,事情并不是那么悲观,有些店长并未因所在的门店关闭,而失去店长的岗位,“换一个店,继续当店长”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但,这恰恰是我们问题的所在。我的一位从事连锁零售企业店长教练工作的朋友说:“很多店长都是打工心态。做得好,向上爬(升职);做不好,向外爬(跳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店长大有人在。”

“在欧美,很多店长都能做到十年,甚至更久。”他说。

我回答道:“是的。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同一家店,或者同一间公司做到17年,2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店长都有。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不过,我相信在我们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也会出现做了几十年店长,一辈子店长的资深店长,终身店长。”

但,另外一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实体店的价值,店的生命上来。以前有句话:“店的位置,决定店的生命。”现在,则是“店的生命,决定店长的前途和未来。”

当关店潮来袭,当实体店的价值被质疑,被否定。我们的店长,有两种人,一种是考虑转型,一种是考虑转行,而后者可能居多。

台湾籍家电卖场专家蔡松基老师说:“店长强,门店强;门店强,公司强。店长是门店的灵魂人物,是承载买卖企业销售和服务的主力军,是带领团队创造千万业绩的超级干将,是一线集客、接客、创客的执行长。

蔡老师也常常讲:“店长既是兵,又是将。店长是肩上扛花的将,手里握枪的兵,既要会管理,又要会经营。人、货、场是店长工作的三个落脚点。经营、管理、销售、服务是店长工作的四大核心内容。

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很多店长还仅仅是销售和服务型的店长,还不是“左手销售服务,右手经营,管理”的店长。还仅仅是“干活吃饭,挣钱养家”的打工型店长,距离“以店为家,以店为道场”,把自己当作“店主,店老板,店总经理”的事业经理人心态还很远。

这就是为什么关店潮背景下,伴随着店长“跳槽潮”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再回到店长的职责是什么?这个核心的根本的问题上来。

朋友说:“(店长的职责是)降费用,抢销售,保利润,带团队,创品牌,赢市场。”

我回答道:“所言极是。降费用即是提高利润,抢销售即是占领顾客的心,带团队即是带未来,赢市场即是赢将来!”

但是,在互联网零售这个充满“邪恶”的诱惑的“小苹果”面前,我们店长的一切的美好愿望,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随着80%的努力获得120%的业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110%的努力只能换来90%的业绩的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店长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更好地在“传统”这个风雨中飘摇的破旧的舞台上跳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互联网零售大潮中生存下来的问题。

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家门店,一个公司的问题,也不可能是店长们能够回答和解决得了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一个时代的问题。

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们一定要清楚,作为零售业中的核心人群,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门店的活水源泉在哪里?

我的观点是:顾客在哪里,我们的根就在哪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希望。

作为店长的我们,一定要清楚,只要我们把应该做的做好,只要我们把让顾客方便,使顾客满意作为门店经营的最高原则;只要我们永远不抛弃顾客,顾客就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顾客就会支持我们,关注我们,喜爱我们,成为我们的用户,我们的粉丝,我们忠实的拥趸者,坚定的爱护者和坚强的后盾!

需求但在,零售不死;顾客若在,门店永生。作为店长的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店会不会关,而是顾客会不会来?会不会再来?(根据本人(微信号:CHEACA)系列微信《松基研修塾》整理。本文原发表于《店长》杂志2015年1月刊,平面媒体如需转载,须征得本著作权人及该杂志社联合授权。)

蔡松基:台湾3C店铺营销大师,拥有近40年家电流通服务经验,现为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特聘专家。

端木清言:原名吴咸建,现任职于中国家电商业协会,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及海外情报编译及家电流通企业经营辅导等工作。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o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