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遵法: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
作者:方献礼;出处:《店长》2006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姓名:赵遵法

年龄:26

籍贯:马鞍山

职位:台州华联黄岩分公司经理

地址:浙江台州黄岩小东门路68

业态:卖场化标超

开业时间:20051218

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初认赵遵法,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台州华联黄岩分公司的负责人,今年刚刚26岁,并且已经有六年的店长资历。与赵遵法交流,总是不自觉的被他那爽朗的笑声,自信的语气,以及果敢刚毅的姿态所引导。在世纪之初的2000年底,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赵遵法加入台州华联,两个月的理货员经历,被提为店长助理,分管现场管理,店长不在门店,代为主持工作。直到最近从和老总们一次聚餐的机会才知道,自己刚进入公司,就被老总看上了,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朝气,有冲劲,是很好的苗子,应该重点培养。在以后的六年时间里,从店助到区域经理,从市内门店到市外门店,赵遵法为公司的发展开疆拓土,立下汉马功劳。事实证明,老总的眼光是非常正确的。

 

椒江店·成长

2000年,对于台州这样的二级市场而言,超市行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超市员工,都对超市怀着新奇和兴奋的心情。初任店助的赵遵法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年轻,刚入行没有资历而感到吃力。在大家的眼里,刚当上店助的这个小伙子,比以前更加能够吃苦,干活更加卖力,也没有一点架子。只有一个组长,也就是他进入公司的师傅有点不舒服,赵遵法给她说,“你是我的师傅,我现在被提为店助,也是师傅你的成绩啊。我做好了,师傅你的脸上也有光彩的。”赵遵法朴实的言辞和诚恳的态度最终打动了自己的师傅,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得她更大的支持。回顾过去,赵遵法这样说,“以前的超市人比现在要单纯,那个时候超市行业刚兴起,比较吸引人,大家的冲劲都比较足。况且当时椒江店仅仅有40多人,生意也比较好,大家都忙着生意,其他事情相对少一点。”

 

三门店·调整

一年之后,赵遵法调任路桥店任副店长。

20023月份去调任三门店做店长。三门店时在年前开业的,适逢销售高峰期,各项准备工作较多,时间较紧,所以,有些工作不是很到位。赵遵法做店长,正好是年后的销售淡季,也是门店重新调整的好时机。

赵遵法首先是人员调整,重新明确分工。人员调整到位,明确分工和职责,接着就是商品的调整,“我觉得,做卖场,商品还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在三门市场也有竞争,但不是很激烈的。商品的调整,一个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适应三门当地市场的商品。再者,就是卖场空间的重新布置,有效利用。三门店卖场面积仅有1000多平米,面积较小,所以,在调整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的空间,包括墙壁、立柱等都是要充分利用。我们店地处三门县中心位置,人力量较大,商品需要十分齐全。通过一个月的商品调整,在原有7000多单品的基础上,再次增加3000多个单品。”

和工作伙伴们一起回忆起短暂的三门店共同工作时光,大家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沙哑的声音,以及吐痰时的血丝。“那段日子,我们大家的记忆都是比较深刻。当时,早上是我开门,晚上是我关门。”

 

路桥店·生鲜

20024月下旬,路桥店店长离职,赵遵法奉命调回路桥,主持门店工作。路桥店是台州华联第一个引进生鲜经营的门店,但是经营状况不是十分理想。在公司总部楼下做店长,赵遵法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压力,更多是看到总部给予的支持。

“这个店就在总部楼下,是总部做为形象店来改造的。在总部楼下,我觉得收到的关注更多,其他地方的店,可能还没有这个优势。通过七天的关门调整,除了生鲜之外,其他品类的调整力度也是非常大。并且以‘打造群众放心的菜篮子工程’为主题,做了很多的宣传。五一重新开业,当天销售额30万。”


  温岭店·筹备

200310月份,调任温岭店筹备新店。台州华联第一家两层楼的卖场,2000方米,10月份筹备,111装货价,1112开业。五年的发展,在卖场设计方面,公司还要做一个全新的突破!担子就在赵遵法的身上,又要开始拼命了!

尽管赵遵法说自己运气比较好,但是笔者更加相信“天道酬勤”这句话。全新的课题,全新的尝试,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当时,我们公司已经发展了五年多了,想要寻求一个突破。于是,就选择了温岭店作为试点,无论是店面的VI形象设计,还是硬件设施,以及商品陈列等,都做了较大改进。首先,我们在陈列上,突破传统化陈列,引进专业道具,多做形象化陈列。墙壁和柱子,在色彩方面统一使用企业VI形象。靠街边都是中空玻璃,晚上看上去很漂亮。”开业当天,人流量远远超出公司预计,不得不采用“只出不进”的策略,同事请来温岭防暴大队,以维护现场秩序和群众安全。

开业当天30万的销售额打了一个漂亮仗。回顾过去,赵遵法不仅仅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也说了其中的不足,为以后的开店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开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整个公司的事情。开店之前,制定流程,明确分工,采用项目制,分管副总挂帅,充分减轻了店长的压力,明确了店长的职责。再者,开店前的营销非常重要。这个店是我们和当地供销社合作,开业的时候邀请了温岭市各个领导,多家媒体现场报道,开业之前,我们通过电台,报纸,DM海报,会员卡派送等形式,把信息充分传达给温岭的每一个市民。再者,就是商品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五天之后,销售回归正常,但是我们发现门店的商品不够卖了。很多会员进来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我们又跟采购部联系,紧急调货,虽然后来通过活动弥补,但还是造成了不下的损失。”

 

物流·服务

“做超市,物流是关键。”赵遵法开篇名义,“无论是商品流,还是资金流都是通过物流系统实现的。物流功能齐全,配送及时的话,你的压力就是非常轻的。”

四年的门店管理生涯,让曾经激情飞扬的赵遵法感到一丝疲累,想要到公司职能部门锻练。公司轮岗,赵遵法选择了自己也曾经抱怨过的配送中心,希望通过换位体验,增加相互服务态度,同时,也是刺激自己新的感观。

2004年度,是台州华联“强化管理,成本节约”年。任职配送中心,赵遵法做了以下改进:油耗统计,车辆维护、出入登记,杜绝公车私用;通过考核淘汰落后员工,提高人效;,建立定期抽查制度,做到“账实相符”;重点商品重点维护,避免上下车破损;降低商品发货差错率;每周巡查,建立商品保质期报警制度;合理设计线路,避免无谓浪费……

通过强化管理,一年时间大大提高了配送中心的管理水平。

 

黄岩店·竞争

经过一年的休整,思考,赵遵法重整激情,再次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杀回门店前线,主持黄岩店的开业筹备和经营工作。与以往的台州华联超市相比,这个店又做了新的突破,2层楼3500方的经营面积,定位卖场化标超,引进新华书店、服装鞋帽等新品。

40万的开业当天销售额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更大的竞争对手是隔壁不到100远的面积达7000方的世纪联华。世纪联华为浙江省连锁超市的龙头老大,台州华联是典型的区域“地头蛇”。一番激烈竞争,就此拉开序幕。

“在我们没有进来之前,他们的生意就不是很好,我们进来之后,他们更是雪上加霜,当然,我们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现在天天是价格战,今天他这个商品做特价,明天我另外一个商品做特价。相对他们,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机制灵活,本地本店数量多,供应商资源多。他们是杭州过来的,本地供应商资源较少,在管理体制上,收到总部的制约较多。”

生鲜是超市竞争的根本之一。在黄岩店,台州华联的生鲜销售整体占比约为24%,但是利润较低,还是以吸引人气为主。对赵遵法而言,在生鲜方面,他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世纪联华,还有附近的菜场。

“在生鲜经营方面,我们充分发挥自己本土化优势,做到‘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配送’。

“做好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采购到好的商品,是降低损耗的最好方法;做好单品化管理,把握叫货量;关注菜场的商品和价格变化,重点跟踪;每天充分准备,做好每天早晨第一拨生意。”

 

品类管理·实用

超市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朝着精细化发展,品类管理是每家超市都无法忽视的。同样,对台州华联而言,也在大力实施品类管理。

“我们公司也在做品类管理。品类管理是一个超市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怎么把一个品种做精的过程。简单说就是用多少空间,陈列多少品种,陈列哪些品种,都需要有一个流程。以前所谓的品类管理都是经验型,现在的品类管理不仅仅是经验型,更是技术型的。根据区域的不同,门店的不同,决定你门店的商品配置。”

    品类管理,必须要面对的就是各个区域的门店如何平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在商品的品类方面,公司制定ABCD四个分类商品。 A类商品是公司的共性商品,无论店的面积大小,都是要有的;B类是根据你经营面积来陈列。对于大型的门店,A类和B类商品陈列完了,还有剩余面积,就需要陈列C类商品,就是差异化商品,单店的特色商品。通过贡献度排名,来确定我的C类商品。根据我的货价陈列空间不同,我需要多少商品,我来选择。D类是新品,是无条件引进的。”

 

未来·飞扬

对于黄岩当地市场的竞争格局,赵遵法还是有清醒的认识。对门店未来的调整,更是有着清晰的思路。

“把好的做好,通过不断调整,做强食品品类。一楼要大力调整,加强食品和生鲜,二楼引进新的品项,通过招商,挖掘新的潜力……做活一楼,带动二楼……做好营销策划,加深台州华联的良好形象……”

给我一双坚硬的翅膀,让我长空翱翔!

因为年轻,我们还可以创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