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员角色理论述评
作者:刘文瑞 蒲晓晔;出处:《店长》2007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在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中,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它是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的。明茨伯格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
   根据明茨伯格的观察和研究,概括起来,可以用一组数字来描述经理角色学派,即六大特点,十种角色,八个类型。这是管理学史上第一次从实证角度来全面分析经理的活动。
    
     一、六大特点
  1.工作的紧张和繁重。
  经理的工作正如我们中国人调侃的那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几乎没有一点空闲,不得不面对频繁的干扰,而且在脑子里还会同时考虑差别极大的不同事务,连吃饭的时候也会突然想到某件事情而出神。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经理不能说“我的职责已经完成”——其他工作都有完成标志,如工程师完成设计,律师的案件宣判,而经理必须全神贯注永远前进。
   2.工作的简短、多样和琐碎。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都是向专业化、单一化发展,基本趋势是合理化、重复性、不间断,而经理工作则不然。经理们很少有保持不受干扰半个小时以上的,“连点支烟都来不及”。这种工作的中断往往是经理自己主动的,是他们主动结束会晤或中断电话,也是他们不时中断文牍处理而打电话让部下到他那里来一下。
   3.把现实活动放在优先地位。
   明茨伯格对CEO处理书面信息的情况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只有那些所含信息是活跃的、涉及具体的和大家关注的问题,才能引起重视,而不太关注例行报告和定期刊物。越是新的信息越有优先权。经理的活动都是涉及具体问题而不是抽象问题,他们几乎不参加抽象讨论和全面计划。可以说,经理工作是“务实不务虚”、“赶紧不赶要”。
   4.爱用口头交谈方式。
  经理在多数时间都在与人交谈。明茨伯格的统计为:交谈在经理的工作时间中占78%,在活动次数中占67%。对书面邮件,则处理非常粗略,多数是一瞥而过。电话和临时会晤则要重要得多,其占用时间一般都比较简短,平均为6至12分钟,但却占总经理口头联系总时间的2/3。包括总经理的部下,也喜欢与上司面谈而不是使用电话。很有意思的是,即便是正式会晤,往往也会穿插一些“顺便提起”的事务和信息,而这些“顺便”的信息可能比正式主题更重要。
   5.处于组织和外界联系网络的“瓶颈”。
   明茨伯格把它称为“沙漏之颈”。经理与三个方面进行联系,一是上级(总经理的上级指董事),二是外人,三是下属。明茨伯格对总经理的统计数据是:联系时间分布为与董事联系占7%,与部下占48%,与外人占44%;文字数量分布为给董事发出2%,收到1%,给部下发出55%,收到39%,给外人发出43%。收到60%。
   6.权力和责任混合一体。
  卡尔森曾很形象地说,人们往往把总经理看成是乐队的指挥,实际上总经理更像木偶,好几百人拉线,牵着他这样或那样行动。明茨伯格的调查表明,经理的被动活动占42%,主动活动占31%,既不主动也不被动的活动占27%。但是,经理具有两个重要的自主权,一是他可以做出许多初步决定,二是他可以通过控制或信息联系贯彻自己的意志。
     
  二、十种角色
  1.挂名首脑
  由于组织的正式权威,经理必须履行一些形式上的职责,如礼仪活动,例行公事,签署文件,参加鼓舞人心的仪式等。
  2.领导者
  领导者角色是管理文献中谈得最多的,其内涵是引导和激励,决定着组织的工作气氛。领导者角色首先是人事工作,包括雇佣、训练、评价、报酬、提升、解雇等等,其次是诱导和激励,再次是对下属的探究和干预。领导者角色的本质,是把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最能体现经理的权力。
  3.联络者
  联络者角色不包括组织的垂直联系,而是指组织的横向联系,具体内容就是建立经理与组织之外的个人和团体维持关系的网络。
  4.监听者
  所谓监听者,就是信息的接收加工者、经理人员所能接收的信息,包括内部业务、外部事件、分析报告、各种意见和倾向、压力五大类。
   5.传播者
  经理所处的位置,使他能够把外部信息传递给组织内部,把内部信息由一个部下传播给另一个部下。这种信息既包括关于事实的信息,也包括关于价值的信息。
  6.发言人
  传播者角色是面对组织内部,发言人角色是面对组织外部。经理必须把信息传递给两个集团,一是对组织有重要影响的人群(如董事会或中层经理的上级),二是组织外部的公众(如顾客、同行、政府、媒体等等)。
  7.企业家
  企业家角色要求经理成为他的组织中大多数可控变化的发起者和设计者。这一角色的本质是利用一切机会,解决各种非急迫的问题。企业家开始于对组织的视察,发现问题并寻找机会,进行决策设计,采用改进性方案。
  8.故障排除者
  故障排除者同企业家恰恰相反,他要处理的是非自愿或非预期的变化。企业家是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故障排除者是努力去克服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在处理故障上,经理更多地不是深思熟虑,而是快刀斩乱麻。
      9.资源分配者
  组织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誉等等。经理的主要做法包括安排时间、安排工作、批准组织中其他人做出的决定。
   10.谈判者
  谈判者要处理的是组织与个人、这个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谈判的实质是现场资源交易。
     
  三、八个类型
  1.联系人
  联系人类型的经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组织之外,关键的角色是联络者和挂名首脑。许多销售经理、服务行业的总经理就属于这种类型。
  2.政治经理
  这种类型也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组织外部,不过他们的关键角色是发言人和谈判者。
  3.企业家
   这种类型的重点在于寻找机会并在企业中推行改革,他们的关键角色是企业家,同时还在谈判者角色上花费较多时间。
  4.内当家
  这种类型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组织内部业务平稳运行,时间主要花在建立机构、培训部下、监督业务活动等方面,他们的关键角色是资源分配者。
  5.实时经理
  这种类型与内当家相似,主要任务也是维持内部运行,但其时间尺度和问题指向不同,他们着眼于具体业务而不是运行规范,其关键角色是故障排除者。
   6.协调经理
  这种类型也是面向内部,但主要关注内部的协作和团结,其关键角色是领导者,往往出现在高技术专家协作的地方。
  7.专家经理
  这种类型是经理和专家的混合体,主要任务是搜集和发布专业信息,在非直线关系中发挥作用,如对其他经理提出工作建议,在专业问题上提供咨询,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其关键角色是监听者和发言人,常见于参谋部门的首脑。
  8.新经理
  指刚刚担任新职务的经理,主要任务是建立联系网络和信息基地,关键角色是联络者和监听者。
     
  四、明茨伯格的研究结论
   1.经理们的职务是极为相似的。
  2.经理工作确实存在着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排斥共同角色和共同特点。
  3.经理工作具有挑战性和非计划性,但每位经理都有正常的一般工作,尤其是传递信息和保持地位。经理从事的工作,甚至是一些明显看来“不属于管理”的工作,最终都会涉及到他们作为经理的角色。
  4.经理既是通才又是专家。对他所在的组织而言,他是信息中枢和处理纷乱的中心,是通才;对经理岗位而言,他在具体角色中需要技巧,是专家。
  5.经理的权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掌握的信息,有些信息是他独占的,但相当多的信息是口头的并缺乏有效的传递方法,所以,他必须对本单位的战略制定承担全面责任。
  6.经理的工作过于繁重,时间过于仓促,因而多数问题的处理都流于肤浅。
  7.经理的工作没有科学,他们依赖于口头信息和直觉处理问题。管理学家迄今对经理工作方式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8.经理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职务的压力使他难以接受管理学家的帮助,使自己的工作流于肤浅,这又反过来导致了更大的压力,大机构的高层经理压力更大。
  9.管理学家可以帮助经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但需要学者们理解经理的工作并能接近经理的口头信息基地。管理学家对经理的帮助主要在制定战略和信息处理方面。
  10.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比管理学文献中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切忌满足于用一个简单处方来解决困难,只有在对管理有明确理解后才有可能做出重要改进。
     
  五、经理角色理论述评
  要提高经理人的工作效率,明茨伯格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下属共享信息。
  2. 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
  3. 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
  4. 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
  5. 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
  6. 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度为重点。
  7. 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
  8. 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