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百货行销企划的细节化管理
作者:刘晖(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处:《店长》2007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近年来,百货业态经营竞争日趋白热化。在管理方面体现为由旧有的粗放式管理向细节化、
系统化管理转变。而百货企划管理表现得尤为突出。

  众所周知,百货企划管理一直是百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不做企划活动,业绩无法提升;
做了企划活动,往往得不偿失。”这个现象产生的根源就是管
理细节化程度不够,它具体由3大核心组成:


  一、顾客管理细节化

  在从前的百货行销中,我们对于顾客的管理是十分简单的。他们被人为地用年龄、性别和
收入等显性指标进行了市场区隔。忽略了顾客的生活方式、消费趋势、品牌好恶、消费心理等
重要环节。在部分商场里虽然建立了VIP体系却没有进行深化挖掘,仅仅存有VIP顾客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等简要资料,对VIP的消费档案没有给予重视,致使开业若干年仍不能把握品牌调整的
重点和市场的流行趋势,更不要提VIP个性化服务或度身定制式消费了。这里我举一个案例:“
某百货公司在建立之初就开发了一套VIP管理系统,对VIP顾客的消费进行跟踪管理,经过两年
的不断努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VIP档案。这套资料里涵盖了每一个VIP顾客的消费时间、购买商
品的品牌和价格,以及使用抵用券和参与折扣的状况。根据这套资料,企划部很容易地制定了
第二年全年的企划活动。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百货公司并没有独享这套资料,而是将其向所有品
牌专柜开放,使得所有供应商可以根据这套系统及时调整自身的货品和促销节奏,起到了意想
不到的多赢效果。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它直接体现了购物的便捷性和消费满意度提升。”


  二、供应商管理细节化

  在现有的百货管理体制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企划和楼面被分割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里
了,直接导致企划案和现实经营脱节。楼面对企划部怨声载道,企划部则埋怨楼面的执行力差。
这就出现了供应商对企划活动的非理性抵制。诚然,后台部门的企划部是很难对供应商进行直接
管理的,但放任自流也肯定不行。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使得企划案可以高效
执行,笔者认为应当至少从以下三点着手:

  企划案在乙方专柜导购员环节的坚决、彻底贯彻。由于乙方导购员的工资一般由供应商发放,
致使乙方导购员管理变得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企划案对外宣讲方面都以本专柜利益为主导,往往
改变了企划的初衷,使得顾客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引发客诉。因此在企划案贯彻中应发扬“和
尚念经”的不懈精神,宣讲和考核相结合,提高贯彻渗透度。

  专柜商品管理。由于现今百货企业大多采用联营的模式。使得百货公司的MD控制权在专柜一
方,商场的商品控制变得相对困难。这就出现了企划案引得客潮汹涌,销售额却没见多大提升的现
象。本人比较赞赏南京金鹰的货品控制办法,他们通过柜组主管管理、联营货品的办法将最畅销的
货品死死地锁定在自己的卖场,即便他的对手作再大力度的折扣活动仍无法撼动其稳定的销售。

  供应商专柜促销与企划案整体促销的节奏匹配。我们都知道一个企划案的成功直接取决于供应
商的配合程度,供应商参与率越高商场的业绩越好。但是使用强制参加的办法往往就出现了专柜将
畅销货转移,将沉底货放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企划部对楼面各个品牌的销售节奏有所掌
握。举个例子:“某上海女装品牌的上市周转期为90天,在前15天是市场导入期,主要销售对象是
忠实客户,一般以vip卡折扣销售,之后的30天属于正常销售期,一般参与8折以上的企划活动,在
此之后是强销期,重要是将库存消耗掉,目前厂家可以参与5折左右的活动,最后15天一般进行扫
尾2~3折居多,以花车特买形式为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90天的周转结构。如果企划案
是按这个节奏来作往往就会得到供应商的大力支持。”


  三、企划案的细节化制定

  我的很多学员反映他们做的企划活动很热闹,销售也提升了,可是做完活动发现赔了很多钱。
另一种现象则是,企划案很好可是没理想的效果,作与不作没有多大区别。根源于两个问题。

  其一,是企划活动的预算精算,也就是说预算的细节化管理。例如,一个百货在进行一次企划
活动之前应对企划案涉及的细节进行逐一列表。这里除了正常的平面印刷、媒体广告、卖场装点等
显性费用外还应当注意当期企划的销售成本等非可准确预估的成本,这就需要企划经理对本商场的
业务核算了如指掌。不仅可以大致算出销售额,还要算出结算额和实际毛利。只有这样才可保证自
己的活动不赔钱。

  其二,对主顾客的实际认知。企划活动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它需要根据顾客的实际状况进行
针对性比较强的实施和处理。企划活动的失效往往是由于主顾客群的反应冷淡造成的。因此在实际
的设计中,关注他们的消费心理就很重要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