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迈凯乐大连商场的日式营销想到的 | ||||||
| 作者:王震(自由撰稿人,现居辽宁抚顺);出处:《店长》2007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笔者时任某集团营销本部长时,曾在一年里的集团营销工作会上重点学习了迈凯乐的营销方法,感触颇多。对照我们的营销理念及手段,显然日本人更加超前和精细一些。下面将迈凯乐营销的特点与我们的传统营销手段加以对比,谨以抛砖引玉。 一、营销时间的超前及商品的组织 日本人做营销往往讲究提前量,一项大的促销活动出台,几乎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了,包括方案的策划和商品的组织。这样就为活动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商品支持。做营销的都知道,一年中分淡、旺季,在淡季时商家往往会进行清仓甩货,以赚取流动资金;在旺季时商品热销时,货源就会显得相对紧张。而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就有利于组织好营销活动,只有把握了商品的特点,才能让活动有足够的底气支撑。日本人正是通过在淡季时积极与供应商谈判,为旺季的到来组织好商品,同时为大型促销活动的谋划赚取足够的时间,从而把握了营销中的主动与先机。 相对于日本人的“谋于前”,我们的一些促销活动就显得被动与仓促了。往往是商机到来才临时抱彿脚,“点子正”时还可撞撞大运,赶上“背运”,就会落得个“狼狈不堪”。 启示:常常要应付这些临时、突击的促销活动,往往搞得疲惫不堪。殊不知这样脱离商品的盲目促销行为,最终收获的只是表面的繁荣与热闹,真正算起账来,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建议对于竞争对手,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还要对一年的贩促活动“谋划在前”,并提早做好商品货源的组织。 二、营销部门的作用及职责划分 日本人的营销部作用是我们想像不到的,相对于我们的附属与协助作用,他们却在商场中起到了大脑和枢纽的作用。它不仅有营销企划的作用,还肩负着商流统计、销售分析和合同管理等商品及业务部门的职责。可以说营销与商品的有机结合,让营销部的地位与作用凸现,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我们的营销或企划部门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却难以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究其原因正在于其在商场中的地位还难以达到核心和主力的境界。传统的思维方式还认为企划或者营销部门只是“出出点子、想想法子、装装样子”的“花拳绣腿”,尚不能“登堂入室”,与商品、财务等部门不可同日而语。在迈凯乐的营销部无论是市场调研、会员管理、还是营销企划都配备专人负责,一项活动的出台要经过详细、周密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趋势分析,同时结合卖场的具体品牌和商品结构进行由下至上的活动分解,由于营销部所处的核心作用,紧密联系商品来制订促销计划,所以能得到各品牌供应商的鼎力支持,从而保证了活动的实际效果。 启示:从笔者所接触的从事企划工作的朋友中,我了解到他(她)们的很多困惑与无奈。很好的创意囿于成本和费用而被无限期地搁浅;决策者往往是需要搞活动时才想到还有这么一个部门存在,而缺乏整体和全盘考虑。而这些朋友都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无论是人生经历还是社会经验都尚属初级阶段,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更谈不上对商品的了解。在他(她)们的头脑中,一个好的促销活动无非是场面轰轰烈烈,形式热热闹闹而已。商品知识的匮乏及对现场统控的能力不足成为了成功营销活动的短肋与致命缺陷。 三、营销内容的细化及16张表格 日本人的严细体现在营销上尤为真切,迈凯乐的日式营销让笔者真正领略了这种精神。在迈凯乐有16张营销表格,是日常必须填写的,从中可以看到营销部工作范围的递伸和扩延。而这些表格之于营销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还得结合本商场的具体工作来执行。比如:各品牌的单日销售额的获知由于我们商场营销和商品部门的分离运作,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而每日天气情况却是可以通过气象部门获得的数据,这也为商场把握商机提供了前瞻性的依据。日本人对营销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倾力投入是我们目前的商场难以企及的,我们目前要做的只能是学其精髓,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提炼、总结,为我所用。 启示:我们现在的营销部平常使用几张表格?大概不会超过5张,甚至更少。有几家商场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数据?也许有人会说,实战性要远比理论来得强,但缺乏数据和理论的支撑,实战又能有几多胜算?也许我们可以给自己找些借口,中国尚未成熟的市场又能有多少可以理智的营销行为呢?盲目的跟风炒作、铺天盖地的价格战,让营销部门成为了一个实战平台,哪还有时间做理论?但如果从长期考虑,营销部的作用不只是促销策划,还应该担当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