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永春:淡定立足 热心发展
作者:李燕君;出处:《店长》2007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姓名:苗永春

年龄:34

职务:兰州宜家乐综合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兰州,提到超市,人们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华联、家世界,但未必是宜家乐。这就是现在的宜家乐。一如它的掌门人苗永春,低调、淡定、有梦想。

 

创业,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专注于一项事情

《店长》:谈谈您的创业经历?

总经理苗永春(以下简称苗):创业,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专注于一项事情,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宜家乐人因为共同的梦想凝聚在一起,一个年轻的团队,有激情、创造力。在兰州,超市业,很长时间以来它都属于配角,现在已经扭转了,它的重要性被人们重新认识。虽然地处西北内陆,但兰州的消费者同样有高、低不同的消费需求。经常在外面跑的人都知道,兰州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本土零售品牌,这是我们当初建立宜家乐的初衷,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宜家乐在创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坚持品牌化运作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论从管理理念,还是购物环境,都给兰州的消费者甚至本地同行一个良好的体验。

 

《店长》:兰州为什么没有一个很强的本土企业?

苗:兰州和西安可能有三到五年的差距,西安和成都又有三到五年的差距,成都和北京、上海又有几年的差距,如果把这些差距累加起来,兰州就和这些发达城市有很大的差距。这只是一个比方,但是很理性。为什么兰州没有一个强势的本土企业?这也和当年国有企业的转型有一定的关系,国有企业的转型没有很好的跟进,造成之后的被动。从兰州的商业区来看,兰州的商圈非常密集,就拿西关这个商圈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百货、超市等都挤在这里;再看东方红广场,有国芳百盛、华联、国美、苏宁,可以说是扎堆的,市场空间就这么大,大家都挤成一堆。现在对兰州商业影响力比较大的还是浙商,像国芳百盛,东部市场,义乌批发商城等等。原因在哪?一方面,他们在做商业的时候思维比较灵活,另一方面,他们有一个相对优越的商业环境,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当时也刚好赶上兰州商业发展条件比较好的那几年,就是19961997年。

 

《店长》:在宜家乐发展的过程中,您和您的企业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苗:一个本土民营企业,干任何事情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做零售-做超市。原因在什么地方呢?零售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要融资,需要银行贷款;要拓展,需要人才支持。在兰州,我们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西关商圈有亚欧超市,西单也有超市,往远处看,兰州还有西太华、华联、家世界,甚至一直对西部虎视眈眈的外资巨头,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我们潜在的风险。从超市本身的发展状况来看,零售业已经是一个薄利行业了,以前供应商和零售商都有很高的利润,可以支持他们在卖场里做一些活动,但是现在来看,价格体系越来越透明,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从地域来讲,作为西部城市兰州,这方面的压力更大。商业环境、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等都是制约因素。从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兰州市民在超市的消费投入相对偏低。从客单价来看,南方的二三线城市平均客单价能达到四五十元左右,但在这儿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超过这个数字,平时的客单价维持在三十元上下。

怎样让一个企业有一个好的、持续性的发展,我认为,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清晰定位。我经常对管理人员讲,宜家乐人要务实,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根据市场的变化去做一些调整。其次,在管理方面要创新,包括卖场陈列、营销策略、人员管理。主要是想让消费者对卖场产生浓厚的兴趣,顾客在消费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良好的购物体验。

 

2006年是宜家乐的品牌年,宜家乐人用特价语录诠释商品概念。2007年是阳光服务年,宜家乐人又和兰州企业强强联合形成策略联盟,会员服务因独享而尊贵。

 

《店长》:07年是宜家乐阳光服务年,宜家乐将提供给顾客怎样的服务、体验?

企划部经理刘勇:在兰州,我们宜家乐是第一家建立会员体系的超市。今年我们将在这个服务上做深层次的拓展,强调会员卡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通过策略联盟来实现。这个策略联盟将涵盖所有业态,强强联合,资源共享。这种联盟其他人也有做,但是他们在选择联盟的时候注重量,不注重质的层面把握,没有长久性和持续性。我们是在每一个业态里面只甄选一家顶级的企业进行合作,像网吧,我们选择的是联通网苑。那么在这个领域,我们就不会选其他的店了。一方面是避免他们同业态企业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旨在给我们宜家乐的会员一种超值的专业、尊贵独享的服务。推出策略联盟还不到一年,就有了12家顶级企业加盟,分别涉及餐饮、休闲、娱乐、婚纱摄影、书店等,在未来可能还会有机票打折、酒店预定等服务项目。只要我们能想得到,我们都会去尝试。

 

 

抵抗外资入侵不过是个心态问题

《店长》:您怎样看待零售业的人才流动高频率,您的企业存在这种情况?

苗:零售行业特别是超市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年纪都比较轻。人的成长有一个过程,有些人也许处于学习、适应阶段,他对工作不是很珍惜;还有一部分人经过多年的磨砺,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风格、定位,相对就比较稳定,这些人也是我们企业考察备用的重点。我们宜家乐中高层人才流动的频率不大,但基层员工,理货、收银、防损,这些人的流动性比较大,这也是零售行业普遍存在的现状。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一定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尤其是对自己的员工,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怎样把大家的智慧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对待员工要讲究一个良性的沟通,这个沟通不仅体现在日常成活中,还融合在制度里面。企业管理讲求“刚性制度,柔性管理”。

 

  《店长》:您怎样看待并应对外资入侵的危机?

苗:这样的危机从入世以来就有了,我感觉是个心态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人家进来后,你怎么去应对;不必惊慌,更不要自己先乱了阵脚,和别人的竞争说到底是自己和自己的竞争。

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它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它风格的形成、制度体系的完备必须基于一个平台,国家GDP、国民综合素质、消费观念都将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美国产生了沃尔玛,法国产生了家乐福。外资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有传承性、延续性、统一性,在保持这三样的基础上进行门店创新、策略调整。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习人家一些精髓的东西,主要在经营管理制度,流程上。不过现在这些企业的许多制度、流程,通过其企业内人员在中国本土的流动,已经不再神秘。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融会贯通。另外,长期以来,国内企业都习惯性地用一种人情化方式去处理一些问题,可现在我们要学习外资企业的管理制度。这涉及到一个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主管”必须起到榜样和带头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务实 稳健 创新

《店长》:宜家乐今后有怎样的发展规划?不断拓展,走向连锁,还是向多元化发展?

苗:连锁化和多元化,我们都会考虑。现在还谈不上做强,我们首先应该讲的是“扎根”,要立足。立足才能谈发展。当前要把现有门店的管理做好,再考虑下一步更好更良性的规划。这和我们当初计划的时间接近,两年出头已经在兰州开出了两家门店,今后几年将向更广阔的区域拓展。现在有一些好的动向,本省的天水、白银,包括河西的嘉峪关、酒泉、玉门,外省的宁夏、陕西的潼川,这些省份好多企业向我们发来了合作意向。除了连锁的拓展,我们下一步也将考虑多元化的尝试,比如说24小时便利、加盟店,加强自有品牌,管理输出、网上购物等等。经过2003年、2004年的市场大洗牌,兰州的一大批企业,包括超市企业,有一次大的换血,有的关门,有的转型。从那以后,现有的这些店就一直保持这种稳定状态。如果三到五年内有什么大的变化,那就是便利店,连锁便利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模式,可能有大的发展空间。

 

宜家乐目前有两家门店,一家是2004918开业的双城门店,7000平方米,定位大卖场。另一家是4000平方米的新世界店,定位标超店,于2006528开业。根据公司规划,宜家乐将立足兰州,辐射西北,在今后一至两年内,开设两到四家大型卖场,三到五年内,在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开设分店。宜家乐,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