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划人治店|商业利润的100%来自商业企划 | ||||||
| 作者:慕献军;出处:《店长》2007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单看这个标题,难免会有哗众取宠和噱头的嫌疑。但是,若非如此,不足以表达从业以来对职业的感悟和行业的认知。 对商业企划实质的再认识 理解企划概念,我们很多时候直观地以为分类到商业企划就是这个概念下的实操——美工、设计、策划,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企划不是这样的。实操中的这三块是商业经营外延在企划思想指导下,商业经营内涵无法涵盖的部分。具体的讲,就是说传统商业经营活动中,包括美工、设计、策划这三个部分没有办法归类于传统的商业组织架构;再说得白一些,在传统的商业企业中,美工、设计、策划这样三种在市场竞争中辅助企业攻城略地的有效手段,其职业属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经营类型,无法归入商业企业的组织架构中,所以归口进入了类似“不管部”的企划部门来管理。 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企划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经营观。我们说商业企划对经营活动作用的体现开始于市场经济。在以买方市场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出现后,迫使商业企业必须采用有特色的经营活动,才能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需要注意:同行、特色。同行,说明企业间可以互相取代;特色,说明企业自身要有区别于同行的个性。商业企划的作用就在于寻找这些个性元素,并把它告诉消费者。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商业行业的同质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企划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商业采购的同质化指数居高不下;软硬环境的趋同,更加大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在如此同化的环境下找到可以区别于同行的自身特点,就是企划的工作范畴了。 商品的定位,服务的定位,硬件的风格定位等,在目前的商业行业,很多企业的这些工作可能是由各职能部门来管理完成的,不是一个企划部门可以左右并统管的。于是在实操中,在组织架构下,企划就成了大家不好界定、不易把握、不好定性的一个部门了。 就本质而言,企划其实是商业企业战略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它要求企划思想贯穿整个商业的各个环节。至于企划思想派生出的实操工作:美工、设计、策划等,由于不好归口,就把它们置于企划部的直接管理之下。 在政治经济学下对商业利润的分析 商业行业对自身利润来源的认识大多认为:100%来自采购。而且这个理念被当作教科书的核心内容应用到了商业行业的培训教材里。理念本身没有对错,但是把理念放在某个角度或某个层面来看,就会发现按照这个理念驾御商业企业时,实用多于指导、经营高于战略,行动高于思想。 以经典的价值理论来看,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按照这样的概念理解,商业企业所出售的商品,属于流通领域的商业零售行业,商品的价值不会再增加。商品的价值在商品被制造成为商品的时候其价值已经既定,不会再有改变。但是商业企业的劳动价值如何体现呢? 商业企业投入的场地、设备、人员等,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这些投入要想获得回报,只有透过商品买卖,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实现投入的回收、回报,这些都需要借助商品售出所获得的利润。 商业行业的利润就是商品进出的价格差,这个价差包含了商业企业的价值所在。商品只有实现销售,商业企业的价值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商业企业的价值是附属于所售卖的商品,没有售卖的商品不会给商业企业带来价值的实现。 那么,商品的售卖就成了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为了商品售卖,商业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就得进行企划安排。选择80/20畅销商品、对商品进行特色维护、为商品售卖提供良好的展示空间、重点商品的促销拉动整体商品的销售、有特色的购物环境、优良的商品服务等等,都是围绕商品售卖也就是实现自身价值进行企划活动。这个企划活动越有特色,商品售卖就越有保证,自身价值就越能实现。所以说,没有企划就没有商业企业的利润实现。 当然,商业利润的实现很多时候还要很多技巧,但技巧是属于方法论范畴的东西,不是战略层面的经营观和运营观。 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地勾勒出一个轮廓:商业企业要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进行商品买卖,而售卖工业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是商业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要想实现商品的售卖,就要回答在哪里卖,卖什么,怎么样的卖,卖多少钱等问题,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思想来统筹这些问题,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对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无限整合,以达成企业目标。恰好,就回归到企划的学术概念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