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三论笺|蜕变,新鲜活力来源 | ||||||
| 作者:陈志华;出处:《店长》2007年5月号 总第34期 | ||||||
|
||||||
|
零售商场经营中,有时候需要很好地学习蝉虫蜕壳的技巧。 常年在零售运营最前线的零售人都清楚,一个商场运营多年,尽管已经在当地辐射商圈内建立起稳固的消费群,但一些固有模式也随着日积月累变成企业负担,比如消费群定位单一化、店面形象老化、服务设施跟不上形势、品牌组合同质化等众多问题,都成为商场发展的瓶颈,如同蝉虫的硬壳,阻碍了商业企业的发展。 破局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蜕壳。因此,在零售运营中,重新装修开业是零售企业焕发更大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国内零售业运营中见到众多类似案例。 压力,竞争加剧、经营品牌同质化……对于调整装修,重庆太平洋百货店长蔡崇尧这样表示:“我们将在不抛弃原有优势的前提下,把改造后的卖场当作全新的卖场,重新塑造太平洋百货大都会店的生命力。”毫无疑问,调整是为了突破瓶颈,重塑生命力。 不过,有的时候,重新装修调整对于一个成熟商场来讲,很可能带来顾客群流失,毕竟重新装修调整不是朝夕之功,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所以,在商场面临重装调整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在装修期内如何减少消费者的流失。 2007年3月,深圳天虹商场福民店开始重装调整,这个以超市加百货为主要形式的商场,面对的是周边大型居民区,周边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在停业装修之前,该商场周末人潮涌动,丝毫不弱于大型商圈的主力百货店。此次调整方向包括环境更新、品牌、楼层结构以及一些服务设施的更新。但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为了稳固周边消费群,该商场在停业之前便规划了系列活动,利用商场门口广场举办多项活动来保证社区居民的关注,如大件生活用品电话订购送货上门服务、青春歌手大赛、社区少儿钢琴比赛、风筝放飞活动邀请等,超过14项的活动贯穿在3个月的调整过程中,而这些活动信息更通过停业前的商场店通告、停业后周边社区的宣传来赢得持续关注。 深圳天虹商场的操作方式,为担心消费群流失的零售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关注角度:调整运营期间,要多渠道地保持与原有消费群的接触,尽最大可能减少消费群流失。这些方式,不仅仅是社区互动活动、订货与送货上门,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系统,比如开通网络购物途径,保持商场与消费者的销售接触。 在零售商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零售企业的调整运营将逐渐演变出更多模式,也是未来趋势之一,笔者以为,蜕变意味着新生,每一次阵痛都预示着新生命的即将来临。一个优秀的零售管理人员,不是拒绝阵痛,而是迎接新生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