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论笺|自我诞生的艰难
作者:陈志华;出处:《店长》2007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龙骑士》中的最后一颗龙蛋,为等待骑士的见面,历经千年,才听到相互之间的心声,于是孵化成龙,开创一个新的神话。另一部电影《魔兽武士》,借拥有功夫的中国大厨说出一个精彩的比喻,他为等待破茧而出的蛾撕破束缚,没有经历艰难破茧过程的蛾冲天而起,但随即落地而死。
  自然总是如此奥妙,一件伟大的作品之诞生总是要经历众多磨难,婴儿的出生需要母亲经历巨大的阵痛,绝妙的陶艺要经过洪炉的烧烤,宝剑的出现要经过火炉、冰水、锤打等多道工艺,辉煌的生命总是在艰难历程之后诞生。
  最近几年总是不断应约前往众多二级城市洽谈项目,在各个城市间游走,从深圳出发,到福建,到江苏,到山东,到陕西,到四川,那些城市不乏颇有实力的发展商,他们渴望在当地建设并发展购物中心项目,甚至组建自己的商业运营团队,而他们也曾经考察过一些国外项目和国内项目,并从更多途径了解到关于购物中心的运作情况,他们认为,借鉴一下这些模式,应该就可以获得成功。
  从地产的角度来考虑投资与回报的问题,我认为他们或许可以在项目完成之后顺利出手,于是顺利回收资金,获得利润,那就是成功了,这也是他们的重要观念。

但要是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很难讲他们是否可以成功,因为商业的成功要经历更长久的过程,持续稳健地运营,做深做透满足消费需求,直至租金收益逐年升高,实现一铺难求的局面。运营商业,从财务核算角度,很多大型商业项目需要六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这样漫长的历程,对于习惯于短线运做的开发商来说,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折磨,回笼资金的缓慢无时不刻地煎熬他们。
  这样的历程,那些运营过百货公司或超市、家电商场所的零售企业所亲身历练过的苦痛与艰辛,并非擅长资本运作的发展商所体验过的。
  近段时间,一直在深圳的一些购物中心中充当体验者角色,04年开业的万象城、年前开业的COCOPARK,五一前开业的中心城,这些购物中心的前生今世我都非常之熟悉,万象城刚动工之时便已经在关注其一行一动,因为,对于他们的定位,我非常清楚。而现在,我在这些购物中心中,餐厅、影院、超市、百货公司、娱乐、店铺,大部分角落都留下我的关注,关注范围主要在品类组合、商品组成以及营销表现,通过这些观察,来推定该购物中心各部类适合的消费群。
  而更多的时候,我选择一个最适合观察人流的位置,来观察这个购物中心的消费人流组成和人流走向,观察进出人流的表情和衣着,揣摩他们的消费心态,并注意他们的消费情况。这样的观察,并非一两天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个长期行为,每一个观测周期会持续三天左右,包括周末和工作日,包括午市和晚市,多个周期的观察,便可以顺利地掌握该购物中心的变化,不断更新我对他们的综合评估。
  在这些观察过程中,我曾经关注到万象城涅磐的痛苦:芮欧百货的逐步调整,OLE超市的直接改变,有些未招出去的面积如伤疤一样,还有一些似乎显得寂清的商铺,或是不经意间发现店铺更换了主人。这些痛苦过程都已经过去,伴随GUCCI最大旗舰店在万象城的奢华开业,和在国内多个城市的模式复制,我们在感叹其辉煌灿烂之时,不可忘记曾经的痛。
  那些正在思考如何直接借鉴成功购物中心运营模式的开发商,也该思考如何经历这些阵痛。而在五一前后,我和中心城购物中心的众多发展商管理人员或管理团队的运营人员有过的交流之中,没有一次不谈到要正视未来长期运营之艰辛,不可沉迷于已经开业的自我虚荣之中,目前阶段或许可以比喻为破壳成雏,但要飞翔,还有长路要走。

正如如今城市里的婚育男女之深深感叹:养一个孩子比生一个孩子难多了。这一声叹息,应该让那些沉浸在自我蓝图描绘的发展商们听一听,以清醒地等待最后的收获。而我,在未来的城市间行走之时,还将不断给予那些与我有见面之缘的发展商来自商业运营的忠告,为这过热的商业地产经济泼点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