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
作者:那国毅;出处:《店长》2007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之中。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之源来自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以下3个功能:

  1. 管理企业

  管理企业得首先回答德鲁克3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谁是我们的顾客?顾客的认知价值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并非由生产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不是靠公司名称、地位或规章来定义,而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定义。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外向内看,从顾客和市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所经营的事业。企业最高管理层首要职责就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德鲁克关于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8大领域: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得到了美国商界和媒体的认可。美国《财富》杂志在开设的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的考量都是基于德鲁克关于企业的8大目标而设定的。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率先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50多年前他所提出的概念,在8年前已成为一项新的国际标准。19978月美国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SA8000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其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人权和劳工权益问题。SA8000体系认证已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其对于企业发展、全球贸易将会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有报道说,不久前,一家中国企业在竞标法国电信的设备采购时,开始接受法国电信严格细致的考察和认证,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2.  管理管理者

  三个石匠的寓言完美地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管理者。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地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在管理管理者这一部分中,德鲁克创造性地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他把这个管理原则视作管理哲学

  3.   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在资源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惟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这是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最大的区别。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思想的清风,他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们要重新审视曼德维尔的那句私利邪恶成了公共利益的格言。100年前,曼德维尔的原则被美国全盘接受。然而,时过境迁,20世纪美国革命的真正含义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之中。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


  转载请注明联商网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