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
作者:郑卫东;出处:《店长》2007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好久没有即兴发挥写写文章了,怕已思想生锈烂掉。故捏一主题,尽刻几字,以慰心情也。

  在零售策划江湖里淋泡十余载,零星散集的“旁门邪说”、“阔论高谈”、“斧头帮主”、“江湖告急”言语片片实在是不少。此等凝集散论对于初道门生仿佛有点小用。但对于处于立说进阶者无非是毒药。

  一、先谈“旁门邪说”

  有一个零售策划界的前辈,逢人便说,我出身“豪门大院”,我振荡零售企业的时候,你还在奶娘胸前饮奶冲饥呢。言其张扬不足为过,言其目中无人,我认为这实属是一个典型。

  话说二零零七年三月份的一个下午,天凉气爽间,几个好友相聚一休闲酒吧,谈话间这位前辈便“按捺”不住自己的那份本已被“判了死刑”的性格。说,我们聊聊促销战役的创新如何?言论中他套用了一句这样的典故。兵法说“战则虚实兼际,不战则撤虚击实”。我当时是晕了,那个晕劲我现在也无法再次回味。我说,您讲一个案例帮我们解释一下此句如何?他说,卫东同志你自个儿品去吧。

  我则茫然无言了。

  试问,“旁门邪说”存在的必要性何在?试问“旁门邪说”存在重要性何在?再次试问“旁门邪说”所处的时代不同,他的曲意为何不白话直诉?真是可笑了。按我“市调”的结果,那个所谓的前辈,其真实文凭无非只是初中生而已嘛。搞得那个神秘为什么?自古为人著学之道:“行其善,言其正,品端行”,劝劝那些研究“旁门邪说”的同志们,放下手中那把“杀人杀企”的屠刀吧。深入研究一下企业之实际,研究一下客之所需吧!别折腾了。你累不,一个先天不足的人,唯有后来的实战修炼得出的白话片片才是真实的。

  故我之言“旁门邪说”是毒不可轻服。

  二、再谈“阔论高谈”

  “阔论高谈”我定其为毒,是因为我痛贬那些爱巧言迷众的家伙别再站在洁然天纯的讲台上,大谈你们的那些“阔论高谈”了。真有实战本事,现场拉出去实战实战不比什么强,你以为你是什么运筹帷幄的高神吗?这个时代培训讲究的是一个纯天然的实战拉练,不是奉行“阔论高谈”的善言能辩。中国式的企业需要特色化的真实物料,而非是靠一字一句便可点缀成精的。故我之定位,“阔论高谈”是毒不可轻服。

  三、紧谈“斧头帮主”

  这一类别的家伙可真的靠实战练就了一身真功夫。在某个地区有帮主之说。他的策划风格自成一系。见其作便可识其人。首先我是认可这号帮主的。我只是忧天般的担心,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市场,策之风格过于驱于一统。是否侧面可以杀死创意呢。因为过多的人在奉行帮主之风,而略去已之长处。我认为这何曾不是专业性的自杀呢?言言片片,这是XXX的风格,我学之,你能将我何办?你还不能认可吗?你否定我可以,其实非我之风,心中暗想,哈哈哈,XXX帮主的风格也有淘汰之时。那个时候你如果非有真材,我看你咋办?别来撕我的这个文章,我可有言在先了。

  故我之论“斧头帮主”之风是毒药不可服。

  四、后论“江湖告急”

  “江湖告急”是当今业界风气所致。动不动我的企业缺人才。真恨不得普天下传达英雄贴。

  心想在高薪阔位的诱导下会有一些人上当受骗。我说,你们省省吧。有品质的企业是不会缺人才的,更何况胸有大材的那些大贤们也不会轻易来投的。因为你之虚也。

  只有那些不够流的企业才会花钱买胶水,到处张贴英雄贴。“江湖告急”是业界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前阵子听说XXX也从XXX悄然而去了。真搞不懂了,这等企业人才也可流失。哎!痛得我实在无法子了,本来我还计划降低身份,再次充入这个企业,混个文凭什么的。看来,这笔“学费”是实实在在的帮我省下了。我一直认为,让我瞩目向往的企业是业界新秀,是可以让自己“撑强长胖”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成就百年品牌才是现实的。奉劝那些不重视人才储蓄的企业,别再利用“江湖告急”的招术来“焚书坑儒”了。故我之论“江湖告急”是毒药不可服。

  文章结尾之时,又颇像是我历来文章的风格,晕晕糊糊,不知写些什么。但愿我的这几行碎字能为那些企业们,业界朋友上个闹钟。还想再“睡”一会儿的机会我想不会再有了。


  转载请注明联商网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