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庞青:我就是个农民伯伯 | ||||||
| 作者:联商网-林国童;出处:《店长》2007年7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姓名:洪庞青
上初一时,在教室里翘腿吸烟、打群架,气煞老师,惊动校长,随后退学; 16岁下半年某一天,他卖菜回家骑单车的路上不慎连人带车冲进小溪,父亲对此不屑一顾,“比起我当年,这算小儿科了”; 1989年初到深圳,在亲戚的饭店里当免费洗碗工,包吃住,一张席子铺到店里,70元钱维持了整整一年生计…… 借钱开饭店,一个表弟为他卖掉了自己的摩托车…… 电器代理、服装专卖,直到2003年开始创建第一家易站便利店,他一直颠沛流离。投资30万的第一家易站便利店,跟洪庞青的预期销售差之千里,所有的家人、亲戚朋友都在观望、怀疑、反对,他执拗、坚持,那个冬天的每个寒冷夜晚,他都在自己的便利店门口看客人,守望希望…… 他很孤独,却有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坎坷,终于,易站的事业开始扬帆,几十家便利店分布深圳关外,公司的办公室也搬了四次……
我要当企业家 新办公室是去年11月11日搬进的,易站便利首店于2003年11月11日开张,公司现在的门牌号、楼层都是11,办公电话的号码尾号是四个1。看来,洪庞青很讲究“讨彩和吉利数字”。 包括加盟店,易站已经开到了八十多家连锁店(直营店占30%)。据介绍,公司将加快发展速度,四年开了几十家店-少吗?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从速度来看,是很慢,但毕竟我们是进入陌生业态,在不断积累经验,力求标准化营运等。下一部的发展目标会很明确、快速,立足珠三角,主抓深圳区域,不会学其他同行的战线宽广。易站来过一些职业经理人,他们都建议我多开一些连锁店,说是广州一些,东莞也要一些,我反对,他们就离开了。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在一条街上两百米内能开三家易站店,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摆架子呢;即使是地方品牌,做得稳健不是很好吗?!” 深圳连锁协会的几位副理事长去参观完易站便利店后回去,在协会大会上肯定了他的发展模式,虽然不是门店数最多的便利店公司,但却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在一条街400米以内开出三家连锁分店且经营良好。 据协会秘书长俞女士转诉,日本有一个超市公司在外边根本没有人知道,但在当地县却开了100多家连锁分店,绝对垄断,别人一进去就死——包括沃尔玛。 密布点,让其他品牌便利店望而却步,这是洪庞青的发展思路。龙华有三十多家,龙岗布吉也有二三十家。他对这两个区的市场信心十足,据悉,该深圳关外两区的人口数已接近湖南长沙市的人口达三百多万人。 他还坦率地指出,如果易站开店也是东一家西一家,可能早就倒闭了,创业小公司绝不能跟7-11相提并论——他们至少亏得起十年以上。 作为全球便利店龙头企业的7-11在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第一家店落户深圳,但政府有规定——外资便利店公司当时的门店得开出一家关掉另一家,严重地制约了它的发展。有相关资料显示,深圳目前较大的本土便利店公司只有万店通、百里臣便利等三家企业,全市仅有400家标准便利店,用上海现有6千家便利店的相应比例来对照深圳,可挖掘容量约有4000家便利店。 发展是动态的,有欣喜就有担忧。直营店比加盟店容易管理,这让他很头疼。加盟店的管理会逐步变形,认为这个没必要,那个也没必要,可能很快就走形了。所以,他说有战略性意义的位置坚持要开直营店。 一个月前,一直由洪庞青兼任的拓展部经理一职由外来专人接替,公司开始在龙岗、宝安两地分设办事处。他果断地告诉员工们,“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1+1=1.5就开,你想等于或大于2的时候再开可能没你的份了。” 企业一天大似一天,他开会的时候经常对员工们说,公司的制度有时就像国家法律一样,如果你不去触犯它就是一张废纸,制度是针对坏人的,公司如果罚了谁100元,其实它的损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团队建设提上日程。洪庞青面临自我调整,他感觉到了一些与之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各部门间的协调、员工管理。他说自己想要做的特色是正直的服务,告诫所有的采购人员,公司不是靠敲诈供应商也不是靠苛刻别人来发展壮大的;公司采购经理开玩笑说供应商们结账后下电梯的时候一定会偷笑。 善待供应商,鼓励供应商监督、协助公司发展。前不久开除了一个采购员,就是某供应商的真实投诉,该员工违规暗箱操作,查实后,奖励了举报人5000元。 承认自己比较好玩,乐观,下班后就去看各个门店。他说自己的心愿是从一个商人转化为一个企业家,希望把易站做成百年老店,让它陪自己到人生尽头。 他的勤奋,令人昨舌。去香港、上海等地出差,他住酒店都是在白天睡觉,因为晚上要去看各个便利店一直到凌晨,多年的习惯,“从便利店的销售比例来看,晚上占了60%;晚上会看得更加清楚,再则街上没有那么复杂,没那么多人。”
坏小孩 潮州揭阳的一个贫困山村里,古灵精怪的洪庞青不是个乖小孩。 小时候,家里人多地少,吃的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每到收割季节的那两个月是他们家乃至全村人最开心的时候,他家也就开始陆续送还给别人一些之前借来的粮食了——基本上就少了一半。 他是14岁上完初一那年退学的。不爱读书,成绩差,不尊重老师,不听讲,吸烟,打架。全班个子最小的人却要求安排到跟全班最高大的同学一起坐到教室最后角落,所有的作业都是同桌代劳,任课老师对他无可奈何,抛下“你玩你的,我教我的书”就基本上放弃了他,他变本加厉在凳子上躺了下去,点上烟,老师就去校长那儿告了他一状。校长一共训过他三次,他只是觉得无聊、没趣和不爱读书,第二年就不上学了。 整个村子都很穷,贫瘠到重商轻文以至越来越穷,洪庞青是一直不想下地干活的为数不多游手好闲的人之一,他父亲总是诅咒,“你不好好学种田,你会饿死的。”他依然我行我素。 很大程度上,当时的潮州人普遍不重视教育,洪庞青的厌学尤为突出——也许跟父亲的不停打骂有关。只是他还记得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唯一一位留他在自己家里吃过饭并到他家家访过的老师。 执意不肯种田,却似乎有些萌芽的商业头脑,他开始当小卖贩了,那年16岁,因为个子矮小,屁股够不到车的坐垫,索性趴着单车扭在一边骑。卖一些蔬菜、水果,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从另一个地方拉到这个地方。一天大概能赚两元钱,路上口渴了就找点水喝,遇上雨天就只好淋雨,太阳猛烈的时候只好被暴晒。 不久,他连人带车掉进了路边的小溪里,幸亏他会游泳……
洗碗工里出老板 踩完两年单车,他开始跟堂叔合办了一个种蘑菇的加工厂。一年后偷跑到了深圳。本来打算去珠海,买好的汽车票被母亲去汽车站退掉,父母不同意,怎么办?这一次,他到了深圳才跟家里说自己出来了。父亲修书一封,把他奚落得体无完肤并扬言断绝父子关系。 没有个人背景、文化水平、技能技术,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他到深圳能做什么? 有,到亲戚的小饭馆里打杂,洗碗、拖地,没有一分钱工资,勉强包吃住。这一年,他19岁,是1989年,许多人笑话他不男不女。 谁也没有想到,半年后,饭店厨师因为身体原因而被卫生局要求离开后,他开始掌勺了,从来没有碰过菜刀的洗碗工,仿佛《天龙八部》里少林扫地神僧般神奇地把菜烧得比之前的专业厨师更好。事后回忆,他说自己一直暗暗决心要好好学东西,跟许多不求上进的打工老乡有本质的区别,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工资升到300元,但一直没有拿到,阴历三月初三到年底总共用了70元,最奢侈的一次购物是生日那天花11元买的衬衣。 过完年,他从家里借了钱出来,盘了亲戚的店,三万元买下所有的东西,自己当老板。 两年前笑话他的那些老乡还是老样子,现在开始投奔而来。太讲义气,最夸张的时候一下子养着二十几个赋闲的人,坐吃山空,店面只好以8千元的价格转卖给了别人,自己带着家伙走人。 新饭店没有开张,因为搬来的东西基本报废了。于是准备做废品回收。他父亲也来了深圳,毕竟担心。 在宝安,废品回收业务不温不火,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来了四五个黑社会分子在他父亲的头上砍了5刀,他马上卖掉了这块业务。 在大洋湾核电站附近开了一家饭店。 很快,到了1992年。他和表叔合资开了一家一百多平米叫葵花的超市,但很快发现自己和表叔无法合作,老人家论资排辈,但实质上包括装修、进货等都是洪庞青一手操办,他不干了,他把店都让给了表叔一个人,所有的贷款也都先支持表叔了。 1993年离开深圳去了东莞,身上只有900元。在当地找了个老乡借来单车,到处找店面,人家要1000元定金,游说后答应先交500元。动身去佛山、珠海一带的所有亲戚家借钱,一个表弟把自己的摩托车卖掉了兑2000元借给他,他为之一振、信心大增,硬着头皮去了两次珠海找舅舅终于借到了5000元,有个堂妹也借给他两三千元,差不多凑了一万元就买下了那个店。 必须成功,他告诉自己。 第一二个月已经不亏本了,晚上做宵夜到凌晨两三点钟,早上五六点钟骑单车去三公里外买菜——雨伞都没有,他一个人做了三个人的事情,炒菜、买菜、端菜、洗碗、扫地,只雇了一个伙计(目前在易站供职)。 两年后,饭店转让。洪庞青赚到了一笔钱,回潮州结婚,半年后又把房子卖掉。27岁,重新来到深圳。这一次,开始做五金行业,然后是代理电器(现在还在易站总部附近,叫国胜电器),两年后转让…… 1999年,他交了一笔学费给连锁商业。他代理的班尼路服装专卖店亏了,但和班尼路的集团总经理聊过一次,他记住了,连锁能做标准化,能够复制的东西就是好的。
2003年的冬天 易站商标的内涵之丰富,不禁让笔者有些意外,连初中二年级都没有上过的洪庞青竟然取了这么一个好名字,更重要的是他能说得出这个名字的前世今生,“易站,便利店强调容易方便,方便——站,再一个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古代的驿站即落脚点,还有现代及将来的‘e’,包含了古代、现代、未来。” 理想连锁大计开始有了个好名字,随之而来的却是他的人生最低谷。从国外、香港、上海等地考察及翻看众多资料后,洪庞青觉得便利店是今后的一个商业必然趋势,2003年春天,投资30万开出了第1家易站便利店,预期每天能进账三四千元的想法被现实无情击碎,每天的实际营业额只有700元左右,他有些着急了。 洪庞青有些感喟,“当时没看到阳光出来的那八个月,每一天都是茫然的,以后会怎样,非常漫长。我2003年冬天的每一个晚上都在这个店门口渡过,少得可怜的消费者,但我要在那儿陪伴我的员工,天气很冷。有一个顾客进去后出来,我留心观察了店里的一些细节,进去给店员做分析,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今后的服务更令人满意。” 2004年初,易站无法突围,所有的亲戚、老乡开始反对。洪庞青有倔脾气,他不相信自己真的会像别人说的那样是走火入魔,他不相信自己认定的便利店没有希望。他对代表家族来跟他谈判的表叔的话至今记忆犹新,总之成了孤家寡人,但他咬牙挺住了。他把手机关掉,决心一定要做好,不然完蛋。 出险棋,4月28日开出了第2家便利店,地段更好,租金比第一家店高出一倍,总计费用40万左右。“我死也要跳到大海里死,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家店仍然令人揪心,第一个月就不亏本,碰上5.1黄金周,但第二、三月就亏本了,到第五个月却赢利了——七八月份。第1家店的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他才知道,卖冰淇淋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等到2004年7月24日开出第3家门店,第三天开始赢利。他知道,自己的连锁事业是有出路的,他长舒了一口气…… 洪庞青的父母如今以他为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个人通往成功的路都是艰辛的,成功绝非偶然,你必须要付出,从梦想到实现,是一个很漫长而且艰辛的过程。” 深圳市易站便利店策划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11日。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全资公司。现公司店铺已达80多家,分布深圳各区大街小巷。公司秉承“顾客满意度”为服务工作宗旨,全天候为当地居民提供24小时最优质、最便利的服务。同时,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零售管理精英团队,和先进、科学规范的POS管理系统。通过与厂商、代理商及加盟商合作双赢的战略伙伴,致力于共同打造国内第一品牌便利店。 公司计划五年内在深圳周边地区开设500家店铺,区域网络做到最大、最强,将“易站便利”的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4.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5.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6.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8.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9.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0.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1.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2.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未答) 13.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4.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15.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16.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17. 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18.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联商网出处,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