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还未进入2007年,敏感的人们已经嗅到物价上涨的气息: 由于国际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上扬,运输成本提高,而导致国内各大食用油品牌相继提价,涨幅10%以上,甚至引发抢购风潮; 股市节节攀升,于2006年12月14日,突破2245.44点,再创历史很高,并且上扬速度越来越快; 2006年12月,尽管房地产调控日益趋紧,全国房价依然涨势不止。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售价继续攀高,同比上涨6.3%; …… 进入2007年以后,人们发现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人们疑虑接下来是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商品涨价? 进入2007年以后,人们见面之后的问候语已经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今天你的股票涨了多少?”股市的疯涨势头扫荡了广大股民心头仅有的一点清醒,比如卖车/卖房炒股者有之,借钱抵押贷款炒股者有之。 进入2007年以后,再讨论房价是升或降,好像变成了“多此一举”的事情。尽管国家一再出台相关政策,呼吁调控“发烧期”的房价。但各主要调控城市的房价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涨势惊人。有人惊呼,莫非中国真的进入了“房疯时代”? 房价与股价的竞相攀升,让一度疯狂的人们不禁陷入了两难:究竟该炒房还是炒股? 物价疯狂上涨,也让更多的人思考:我的收入是否跑赢了CPI(居民消费指数)?面对疯狂的股票和基金市场,疯狂的物价上涨,我该如何理财,才能够真正跑赢CPI。 在全国上下的一片“涨”声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工商之间的博弈也在寻找新的平衡。面对机全国上下“涨”声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