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国:要做全能型的管理者
作者:联商网——林国童/采访 郎天舒/文;出处:《店长》2007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妙手回春 提升自我

    《店长》:你来的时候,海逸百货的总店濒临倒闭,它的弊端有哪些?

    张燕国(以下简称“张”):第一,形象不突出,品牌力体现不出来;第二,企业文化不健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本,是神经,没有企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第三,企划力不够,营销手段欠缺;第四,最重要的一点,零售业是人服务于人的行业,所以说人是最关键的,但是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造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失;第五,规模不同,在对手的夹击之下,对手的规模比它大,做的比它好,竞争是不对称的;第六,管理不善,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认识不足,所以服务不到位。

    《店长》:为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你如何对症下药?

    张:首先,要明白、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不是虚幻的大道理,这是问题的本质所在,重新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企业的决策者才能接受一系列的改变,如果你不能尽最大能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消费需求,那么这个企业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消费者不会接受你。

    了解了这样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改变我们的服务,重建我们的顾客服务体系,取信于民,这里边的内容就很多了,我们要严格的保证我的上货渠道,保证商品的质量,满足顾客。服务体系的建立,这个很关键,从商品的质量保证来取信于民。接下来是提升我们的营销能力,这涉及到营销手段的问题,多让利,和顾客分享利润,顾客购物会得到额外的惊喜。这样,服务就增值了,那么顾客购物就会信赖你。这里边就有一个方法,利润分享机制,你如果想在一个地方赚钱,你首先要想到满足这个地方消费者的需求,首先要奉献,我们不能先想着赚顾客多少,而是能为顾客服务多少,做多少。顾客可以选择你也可以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你做的比别人好,顾客信赖你了,自然就会选择你,我们作为零售业所要做的就是巩固这个信任,创造许多的条件,不断地巩固这个信任,使顾客的忠诚度不断的上升。

    《店长》:你对企业的整改遇到了哪些压力?

    张:第一点,让一个企业的所有者能接受你的思想,你不可能强制他,这时用一个词,叫“影响”,用你的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去说服你的老板,只有企业的所有者转变了,后边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第二点,光说不练也不行,必须用你的强而有力、有效的策略和举措,让他立竿见影地看到一些东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扭转他的思想,让他去信任你。老板不一定信任你这个人,他信任的是你这个人做出来的东西,说是一方面,实践也很重要。第三点,和老板一起商讨,由量变到质变,他可以放手给你去做的时候,意味着你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然后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开展工作了,重建企业架构。

    《店长》:不容易,怎样才能做到影响老板并能施展手脚?

    张: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副总,我觉得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做到这点。第一点,领导力,做好团队的建设。第二点,企划力。第三点,决策力,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即使老板不同意,你也要坚持。第四,执行力。第五,学习力,社会、民主,都要学习,我们现在零售业不太注重学习,没有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后没有思考。所以说别人是去做零售业,我则是研究零售业,我认为做好零售业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综合能力,也就是说,要用心去做零售业,要做专家型、学者型、全能型的人才。

    《店长》:全能,很难吧?

    张:因为不容易,所以我才要塑造、培养这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才会提高,我们经常看到某些老总和店长,要么不懂这块,要么不懂那块,这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很多倒掉的零售企业都是机制不完善,我们没有听说过沃尔玛、家乐福的企业文化不发达,我们所看到国内零售业里做的好的企业如华润万家、茂业、新一佳等,哪家不是企业文化很完善?我提倡,一个真正的零售业管理者,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者,目标是全能型的。

    三进三出 学到精髓

    《店长》:你曾在深圳百佳华工作多年?

    张:我在百佳华三进三出,断断续续做了五年,在这之前我在第二制造业某企业工作了八年——主要是产品设计、营销、人事、质量等。

    《店长》:百佳华对你意味着什么?

    张:它是我在零售业的母亲,我在里边熏陶、成长,作为一个孩子,我为她也有付出,直到企划部副总监。三进三出,百佳华是认可我的。

    《店长》:不同职位的更迭,分别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张:有两点。第一,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第二,扩大了我的知识面,做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比如说我们做商品,我们知道哪个商品好不好卖,这个涉及到很多问题,我们谈这个商品的价格策略、价格定位、成本及上游的成本、流通的成本等,如果对制造链比较熟悉,供应商、生产商、厂家、商家之间的衔接就会好很多,换句话说,零售业的功夫在零售业之外。

    认清环境 作好定位

    《店长》: 请你介绍一下整个东莞的商业概况

    张:东莞的零售业受深圳零售业的影响,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但东莞的市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城市中心的购物中心、商场,它们的经营效益比较好;二来东莞是制造业基地,所以在工业区里又有一类即超市加强型百货,也可以形成区域购物中心,但是它的区域购买力和城市中心的购买力不能比,工业区的消费结构相对比较单一,顾客大多是收入有限的打工阶层,所以工业区的业态还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店长》:海逸百货的三家店属于哪个区域,互相有什么差别?

:基本上都属于工业区。彼此定位会根据工业区周围的居民区而略有差异,主要是商品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在经营布局上有所偏重。

    感悟生活 修炼内心

    《店长》:你觉得零售从业者对家庭是否都有些亏欠?

    张:是有些,我太太在深圳工作,每个周末都来我这里洗衣服,确实有亏欠。但是,我不是讲大话,站在一个崇高的义务上,我没有办法,要和沃尔玛、家乐福面对,必须要这样,没有办法,现在的时间很紧迫,我们这个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前进,不能被抛在后边。

    《店长》:你的朋友丁贤华说你很喜欢喝茶?

    张:是的,高节奏的生活,必须找一个平衡点,内部讲究个人修为,外部得大刀阔斧地做事,一张一弛,要能忍受寂寞、落寞,要坦然面对一切事情。有时候帮助别人很多,得到的却少,有时候帮了别人却被他挤兑。我曾经也被挤兑,现在我理解他们、谅解他们,他们也是生存需要,我自己心态要好,不管别人怎么样,生命短暂,自己要活得有意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在于一种禅,管理者要修炼内心。

特别链接:

乌沙社区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中部,毗邻深圳,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蔡屋、陈屋、李屋、江贝四个居民小组,本地人口 3500多人,外来员工8万多人。
   

左一为张燕国,右一为深圳百佳华内刊主编丁贤华,中为本刊编辑林国童


张燕国作答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内心宁静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武术

3.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方案失败

4.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胡锦涛

5.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6.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尽善尽美

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政治家之梦

8.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蛮不在乎

9.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家庭

10.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一碗毛氏红烧肉

11.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2.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您好

13.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宽容

14.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15.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妻子

16.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工作中殉职

17. 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方案成功

18.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