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宣东:我想周游世界
作者:联商网——林国童;出处:《店长》2007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姓名:沈宣东
年龄:40
籍贯:江苏
职位:杭州灶丰年间餐饮有限公司合伙人、中钞国鼎杭州直营店经销商
地址:杭州


    古龙说,没有喝过酒的朋友怎么能算朋友呢?他给“酒肉朋友”立了个碑。沈宣东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快意、随性、江湖,“‘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是很少的,也未必开心;能喝酒,也抽烟,玩的好,就是朋友嘛。”

    今年5月开张的“灶丰年间”凝聚了沈宣东和邓、钱两位伙伴的庄严理想,和朋友闲聊的时候却给这家店取过两个滑稽的名字:小嫂儿闷骚馆、猛男煎熬馆。

    都是不惑之年的男人了,个个经历颇丰,刚刚还半眯着眼嘲弄自己不够成功的他一提到开店宗旨就High了,“我们希望这个店,年轻人觉得是时尚的,老年人觉得是怀旧的,外国人觉得是中国的。”

    原来,他在讲终极归宿。灶丰年间开店之初最大的特点诉求就是有亲和力,感召人性回归,沈宣东认为,“达到人的一种终极目标,很多人为赚钱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我的理想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一些没有终极目标的人来这边感觉到了某种温暖记忆的苏醒,就像回到了外婆家,但实际上外婆家不一定有这些东西,比方说在瓦片、连环画、雕花木窗、茅草等物件中少哪几样,但一定会有零星的记忆在里边。”

    “灶丰年间”是记忆里的外婆家

    手写牛皮纸菜单、蓝白瓷餐具、黄色土墙、清式木雕屏风、老连环画……

    古朴,有品质,明清院落、全木结构。

    烧的是民间菜,摒弃杭粤川菜系之别,“妈妈的味道”一统餐馆,三位老板都是服装设计师出身,有的是随意和灵性,厨师的菜便成了天马行空——随便怎么烧都行,标准只有一个:好吃,吃好了,就稳定口味成为保留菜。

    门前的三口大缸非常抢眼,还是店里主打菜“瓦罐煨汤”的道具。每天固定煨一百个小罐分量的汤,几百度的温度烤上5小时左右。

    设计师开店最好玩的是他们的理念,“我们想要的”。不做商圈调查,不过问日常经营(只看数据),却对半年装修的档期盯得很紧。装修工人都怕了他们,沈宣东笑称,“我们像王家卫拍电影一样,没有剧本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很显然,顾客挺买账,开店一个月后,店里就热闹了,口口相传,大多是些回头客。沈宣东很欣慰,“赚钱只是我们的附带目标,最主要的是融入了很多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

    希望今年能继续在杭州开出4家连锁店,这是沈宣东的经营目标,也是他心目中为普及心灵回归的更大努力、舞台。


    中钞国鼎·巴乔中国行杭州站

    沈宣东和另一拨朋友,在杭州中山中路上做起了中钞国鼎(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杭州直营店的经销商,销售奥运金币等贵重金属。

    829,前世界足球先生、意大利著名球星罗伯特·巴乔将应中钞国鼎之邀作为“历届奥运会徽、吉祥物金银大全套”产品的宣传大使抵达中国,进行为期6天,途经北京、杭州、广州三地的“世纪巨星,世纪珍藏”——中钞国鼎·巴乔中国行活动。

    杭州站的活动安排自然是沈宣东等几个人安排,从没做过类似大活动,难免有点疲惫,也很高兴,“安保、宾馆、新闻发布会等落地费预计近百万。这个活动很大。”

    活动相关页面称:如果你球技一般却是巴乔的铁杆粉丝,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偶像:822日起,凡在中山中路411号中钞国鼎杭州直营店购买中钞国鼎的奥运贵金属特许商品者,均可获得91杭州花式足球表演赛入场门票……

    造势、突围,盈利,这是他们的憧憬,和开餐饮连锁的理想一样,他们希望能在温州等地某商场开出三家中钞国鼎的专柜,当然,杭州直营店的经营非常重要,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不羁的天空

    早在17年前,沈宣东就来到了杭州,在丝绸工学院就读大学,学设计。毕业后在校办企业当了两个月不快乐的VI设计人员——因为觉得部门领导没有作品实施的概念和高度,只停留在平面设计的层面,于是去了不赚钱又很苦的销售部,随即半年后辞职。

    创业吧,沈宣东心想,至少我自己能设计,先试试。跑马场路上一家农民房里放了7台缝纫机,7个工人,没客户,只好找大店代卖。

    几万元的启动资金亏剩至5千元的时候,他开始有点慌了:拖欠的工人工资就要一万元,怎么办?犹豫了一阵,他决定把最后的5千元全部用于买布料,要是再亏,就借钱付掉工资然后关门。奇迹出现,卖疯了,赚钱了,员工开始加班加点,过年前三天还每晚12点煮宵夜慰劳他们。

    同时把货放到那家代卖店的5个人发现他们总是能经常碰到,原来都是来催款的,代卖店老板动辄拖欠货款。5人一拍即合,联手吧,自己开店去。

    5个人的公司,最高峰的时候能把自己的牌子做成杭派服饰销售前5强,可是问题又来了:开始不齐心。没办法,分。又是一个转型,蜕变,沈宣东承认,既痛苦又无奈。

    “做服装,活得太痛苦,喜欢的东西没人买,好卖的东西不喜欢。当然……我也不够坚持。”沈宣东若有所思,时隔数年,他多少有些后悔,“当初要是先到大型服装公司历练一下就好了,或许能把自己的服装事业做得更好。”

    服装公司有钱赚却没意思,索性关门大吉。通过朋友介绍,他到江苏常州和台商合作搞开发区招商,以客观因素制约而失败告终。

    等待着陆

    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会有伤感,人一多就状态良好,朋友们都觉得他是圈子里最开心的一个。

    从常州回杭后晃晃悠悠又是三年,期间懵懵懂懂撞入影视圈-不幸铩羽而归,与朋友联合投资的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花了千把万,买来个教训:影视圈的水太深!

    炒股倒是颇有收获,“跟一个人的经历很有关系,我经历过失败,心理承受能力会好一点,手里的票也捂得牢一些,我从不相信那些股评家的高谈阔论——听说他们自己炒股都赔的,直觉最重要。”

    这家店,他很喜欢,“灶丰年间”。

    沈宣东最大的心愿是有足够的钱,喝酒、吃饭,和朋友聊天,一个人或结伴去周游世界,不需要豪华游,甚至像个背包客,但偶尔路过哪个令人心动的城市却也可以住五星级酒店、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我自己可以过朴素的日子,但朋友来了我就挥金如土,我的脾气里边有艺术的成分,我特别不喜欢那种计划性很强的由一推到二的条理化的东西。”

    于是,他现在努力做事,是奠基、跳板,朝着自有、浪漫和远行,出发,等待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