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零售|靠吃苦与经验立足社会 | ||||||
| 作者:周勇;出处:《店长》2007年9月号 总第34期 | ||||||
|
||||||
|
我于今年5月份离开公司,来到上海商学院做老本行。一切安顿好了以后,迎来了10年来的第一个长假,期间去了两次浙江奉化老家看望父母与百岁老外婆,回到上海家中就整理以前记录下来的一些文字,偶尔看到有一篇两年前记录的发言稿,那是我在公司期间对29期强训班学员结业那天说的话:
昨天是我结婚登记20周年纪念日。本来是想回家吃饭的,但与大家一起聚餐,所以就不回家了。以前从来不关注这个日子,最近在整理书橱的时候发现了两张结婚证书,才知道这个日子。20年是瓷婚,有些人说很危险,因为瓷器很脆,很容易碎。也有人说,很贵很坚硬,因为经历了20年的时间磨合,一切都已趋于平和。我说,很偶然很难得很不容易,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已经很偶然,而且还偶然生育,连孩子也满19岁上大学了,所以,要珍惜下一个20年。我离开公司回归学校,也是从珍惜生命、家庭、朋友、亲近、友爱等生活的本质来考虑的。 儿子今年考大学,因为迷恋网络游戏,成绩不是很稳定。我与儿子约定,如果没有上一本,就去外地。结果正是这样,他也没有话好说,去了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杭州。我一直对杭州有特别的情感,也许是自己读书在杭州的缘故。小儿刚到杭州读书,11月份就假借自己生日溜回来了,但那个晚上我也没有回家吃饭,因为被老板叫住要写一个应急的新闻稿。人在公司,身不由已,一切以公司与老板为上,最微不足道的是自己与家庭。家中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很想去看看儿子就读的学校,就向老板请假,想星期天开车送儿子回学校。老板怕我开长途不安全,叫我请司机开,我很感激,谢过以后还是没有去麻烦司机。因为司机也很辛苦,他们一周休息一天也难以保证。在自己学开车前,有司机专门为我开车,我们通常到很晚才能回家,实在太晚了就睡在公司专门为我们安排的客房里。有一次我已经睡着了,接到司机的电话,问我回不回家。我们没有回家,司机就这样在小车班看着电视或打着瞌睡等着我们。这么多年来,为我们专职开车的司机,早晚为我们开车,白天还有出车任务,这么多年来实在是辛苦与劳累,实在是不好意思!后来自己开车了,再晚也没有关系,但如果太晚了也不能回家,怕影响家人休息。要尊重司机,尊重和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有些店长、区长把司机当作“机器”,怎么能得人心! 那大学,依山傍水,是读书的好地方。但是,宿舍却很脏,好像好久没有人住了。我觉得,应该叫女同学去检查男同学,这样也许会有促进。 我觉得现在的人与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已经有很大的差异。20年以前我结婚的时候是需要单位开证明的,我年纪小,没有达到晚婚的年龄,按道理是不能结婚的,但是,我太太的年龄比我大几岁,已经超过了晚婚的年龄,只要两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达到50岁就算晚婚了。我们俩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符合晚婚条件,所以就可以结婚了。那时候她在杭州工作,我在上海教书,她开了单位的证明来上海办手续。听人家说,结婚是需要两个人合拍一张照片的,我觉得这也合情合理,也就相信了,于是就到铜仁路安源路菜场边上的一个照相馆拍了合照。那时候好像还不是十分流行拍婚纱照,即使有,我们也没有钱拍照。拿着证明与照片去北京西路常德路口的一个登记处办理,结果人家说不要合影,只要单人的照片。我说剪开不就得了!但被告知:不行!于是再拍单人照。第二次去是下午,这次有点荒谬,被告知:下午是办理离婚的。第三次去,还是没法办,因为还缺婚检。第四次总算可以办了,却问我结婚证书要哪一种?我说,这东西也有贵贱之分?!对方说:好点的就贵一点。我说,最便宜的要多少钱?5毛!我说,我就要5毛一张的,来两张。我们就这样结婚了,那是在1985年。那时候我到上海工作才两年。我们结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但毫无顾虑,勇往直前。但我记得到四川路上的一家食品店买了一些糖果以及印有“龙凤图样”的喜糖袋,买来以后回到我工作的学校,同事帮我包装,每袋8颗花色糖,用订书机封口,每人发送两袋,不收礼不吃饭,实实在在。那时候我住集体宿舍,没有房子但照样结婚。她也住集体宿舍,她的室友也已经结婚,我回杭州,就把房子让给我们,她便住到她先生的集体宿舍去。她先生也是我同学,所以,他特别希望我多回杭州。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虽然穷困,但有着精神的向往与心灵的期盼。 现在曾经想去补拍一张结婚照,但听人说,这样做不是很好,所以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前那个时候我们学商业,毕业以后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张“分配通知书”决定你的命运。这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不仅决定着你的家庭成份是“贫农”、“中农”、“下中农”、“富农”、“地主”、“历史反革命”或“现行反革命”如此各等级,还决定着你是“农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人,要实现“农转非”唯一的出路是考大学。我们这一代60后的人的成长发展赶上了好时代,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有了一点所谓的“专业”与“知识”。但是,现在有专业、有知识、有学历的人多如牛毛。现在想要立足社会,最重要的是:吃苦与经验。吃苦既能培养意志力,又能学到实践经验,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手中的粮就是“吃苦与经验”。经验这东西是不可以复制与传承的,经验只可以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才最真切最有用;如果经验被作为一种“教条”或上升为“约定”,那是危险的,因为任何经验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只适用于特殊环境;经验只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的经验。这是我对经验的认识。 我对即将到基层去的学员说:到了基层门店,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好心态、好心情开始。我们进入社会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遇到新的100个问题,所以,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就更多。但这并不是为你不学习提供依据,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学习不适应而活得好好的。我们一定不要把社会看得黑黑的,用望远镜看社会越看越有动力,越看越有希望。千万不要用显微镜看社会,否则你看到的全是细菌。 我觉得,大家学习了两个月,要与从前的你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个差异,那你还不具备做店长的基本条件。第一是目标:你们的首要目标是做店长。第二是思维方式:不仅要跳出领班、柜组的概念,角色变换了,目光就应该更广阔一点,从关心顾客出发,不仅要关注门店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还要关心公司的总体利益。第三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更多一点,我们要抱着改进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关键是有效地解决问题。只发现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不是一个好店长,现代管理要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办法与想法比较,办法更重要! 在门店,我觉得有三点要特别注意:第一,学习要虚心。不要以为自己是强训班毕业的就有多么了不起,这仅仅是一个起点,两个月的学习不是给大家一个“资格”,而是给大家一个“支点”,我们的企业也需要发展的“支点”,希望大家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成为推动我们企业发展的“支点”。但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凭真本领做出来。第二,做事要勤快。你们到店铺以后,员工往往把你们看作是管理干部,但是,你实际上还是一个学徒,是店长的徒儿。像过去学生意那样,师傅放下了筷子,徒弟就不能再吃了。这是过去的一种规矩。现在虽然不讲究这样的规矩,但是,“尊重”与“感恩”这两条永远不会改变,用什么尊重与感恩?勤快地做事情!有些人一点不懂规矩,自己有了一点成绩,就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不知道感恩师傅,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第三,微笑待客。要学会面对顾客,我们做服务工作这一行业,应该笑脸常挂,微笑、微笑、再微笑!早上要有开心的笑,遇人要有温馨的笑,做事要有充实的笑,晚上要有安心的笑。虚心、勤快、微笑,我与大家一起共勉!(上海商学院流通学院院长、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