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问《店长》给了你什么 | ||||||
| 作者:山西读者——慕献军;出处:《店长》2007年10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从来没有敢忘记自己是个读书人! 到底这个情结什么时候产生的?什么原因导致的?思考过,也反问过,结果一直不甚确定,但内心真的以“读书人”、“书生”为荣。 从宿舍开始,当弟兄们的个人空间内有衣服、鞋子、酒、烟的时候,自己的空间内总有那么一大块被书所占据,从周易到概率,从音乐到化学,乱的可以让专门教授档案学的研究员看着都不知该如何分类,最终一句“这位同学的思想跳跃性太大”,差点给档案学挂了红灯。 该结婚了,其他家具有没有无所谓,书柜是必须的,因为历经六、七年的时间,书已经从原来的书柜里往外流了,所以要打制一组书架,两米高的五层书柜打制了一对,弄得妻的梳妆台放在了床头,当成了床头柜,尽管妻的“不求甚解假书生”言语苛刻,但心中总是窃喜不已,以“不管真假总是书生”而自慰。 到该买房了,以有无书房衡量房子的结构,有书房者可以称之“布局合理”,而在选择之列,无书房者均被斥之以“误国奸商”,而痛骂不已,最终选择了有12平米书房的房子,占用4米长,3米高的一堵墙直接打造了书厨。很是气派,站在书厨前,成就感油然而生。 妻说:这么多书,到底你从它们那儿学到了什么? 我愕然。我从来没有想过书到底给了我什么?我只是去读了,可能个别几本也是翻翻而已,连浏览也谈不上,我到底从里面得到了什么?想来这么多年虽然不敢说已破万卷,说个博览还是能说的过去的。可是真的问问自己,到底哪本书对自己起过什么作用还真是说不清楚,汗颜的是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冥思苦想,原来命题本身就是错的。 什么叫哪本书给过我什么?书能给予我东西,但是具体到一本书可能还不能说给予。最多是个帮助。 于是很释然。 想起了《店长》,在《店长》周岁的时候,曾经很有激情地给了它一份祝福,翻看其中,很多朋友把《店长》形容为是零售管理的必读。现在看来,好像有点过了。 《店长》是朋友,在身边,不经意间就是朋友了,在手头,在床头,在案头,更多的时候在自己忙起来的时候是不会记得起来的,但是闲下来,随手处总是可以拿到它。想起来臧天朔的《朋友》,“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离开我”。 《店长》是朋友,总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不会去刻意的打扰你,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一点点支持和理解,讲述零售人生,总有故事让你感动,总有故事叫你共鸣,也总有故事支持你走下去。 《店长》是朋友,当你陷入事业的困惑时,它总会给你帮助,也许方法不是最好的,也许思路不是最佳的,但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总会令你有灵光一闪的冲动,从而让你有柳暗花明的喜悦。 《店长》是朋友,当你事业成功,走向巅峰的时候,它不会向你要求什么,只是在远处注视着你,注视你的成功,为你的成功而骄傲,为你的喜悦而欢欣,当你需要倾诉的时候,它是你最忠实的听众,并把你的成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如我对书的感觉,不要问书给予了你什么,在你需要的时候,书就在你身边;不要问《店长》给予了你什么,它就是一个可以陪伴你成长进步的朋友,也许那一天你真的成长了,只要在记忆的深处有这么一位朋友,应该就够了。 《店长》,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