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他:浙江供销超市店长
作者:联商网—— 李燕君 赵珺;出处:《店长》2007年10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编者按920日下午的“海鼎·2007浙江省连锁业优秀店长论坛”上,浙江省供销超市的10位获奖店长在公司董事长叶耀庭的带领下悉数到场,欢声笑语。有567岁的大爷店长,有223的女青年店长,清一色地道绍兴人,带着绍县小城居民特有的朴素、腼腆,不经意间流露出在超市多年历练的特有气场——自信、商业、谨慎、乐观、勤恳。以下是对其中5位代表店长的简单描述。

徐小龙:平凡的人做平常的事

          
    在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推荐的10名优秀店长中,徐小龙的年纪排第二。56岁的他已经在这个企业度过了11年的岁月,徐小龙把这11年的沉淀归结为一句话:平凡的人做平常的事。

    老一辈的绍兴人一定还记得见龙商厦,98年之前,徐小龙就是这个商厦的经理。98年之后,随着绍兴县供销社的改制,这个商厦变身为浙江供销超市的一个加盟店,四层的商厦如今只有一层还在做卖场经营,其他三层调整为仓库和办公室,徐小龙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开始了他的店长生涯。

    在徐小龙看来,从商厦经理到超市店长的转身,反而变得容易了许多。他从此不再担心商品的品质,一个传真就可以解决问题,也不再为采购进货而东奔西跑,浙江供销超市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徐小龙感叹,现在的商品真的是越来越丰富了。两个身份,同时也是两个时代。

    相对于浙江供销超市的其他门店,徐小龙认为自己的门店最特别,特别的是员工。他的门店有员工25人,其中18个是以前供销社的下岗职工,同时也是徐小龙当年的同事,超市开业的时候,他们曾经一起梦想“我们一起,干到退休”。到现在为止,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陆续有6个人辞职离开了。徐小龙认为,安置下岗职工是他做为这个超市店长的最大贡献。徐小龙从来不为管理员工发愁,因为他觉得,这些下岗职工,这些和他一起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同事“觉悟很高,干的很好”。

    这个有4万多人口的小镇上,除了徐小龙的超市,还有一家上海华联的加盟店和多家批发店。徐小龙认为和他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尤其是那家华联超市,他们一起磨合了5年。他认为自己在经营管理上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握农村市场顾客的消费心理,他很怕这个优势会变成他的缺点,“经验丰富了,年纪大了,就很容易自以为是。”

    和徐小龙谈话的时候,他拿出了一个牛皮纸的小本,很怀旧的颜色,上面记录了他要和我说的话。他觉得,认真踏实,是自己最优秀的品质,也是被提名的原因。认真的品质造就了不凡的业绩。

尉昌泉:从农民到生意人

 

    尉昌泉的小店是浙江供销超市的第一家放心店(即农村市场的加盟店),也是“万村千乡工程”开展以来,全国的第一家农家店。

    今天的采访,我们没有见到尉先生,尉夫人作为特别发言人和优秀员工,协助我们完成了此次访谈。

   
从农民到生意人,完全是基于对政府工程和供销超市品牌的信任。“我的小店只用了3天就开起来了!”说起4年前开店的情景,尉夫人兴奋的比划着,据说当时有好多电视台的记者来捧场,而供销超市带来的鞭炮也把这个村子里面的人从四面八方吸引了过来。尉夫人相信,鞭炮声给她的小店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运气。


    尉家的店面是自家的房子,4年前这栋楼还是新房,一楼开辟出来做超市,二楼是家人的住所。经过供销超市开店小组的专业指点,他们家把沙发茶几从一楼撤走,放上货架和商品,这个店就成了。开店总共花费了他们23000元,开店之后,镇政府拨给他们2000元的补助。这家店不在街上,位置不好。但是,现在这个48平米的小店,每年有60多万元的营业额。这让浙江供销超市的董事长叶耀庭也刮目相看。尉夫人说,丈夫现在被提名为优秀店长了,他们要更加努力。

    小店生意好,但是也不能在家等生意。现在,尉夫人会定期在菜场发布小店商品的广告,广告内容通常包括近期特价商品和新进商品信息。尉夫人告诉我们,小店的生意红火了,去店里考察的人也越来越多,邻村的人考察回去之后也开起了放心店,本村批发店的老张头看过之后向供销超市打了好几次开店报告,都没有通过。因为按照规定,一个村只允许开一家。

    在访谈的最后,尉夫人在我的小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她的名字:胡丽君。

董月珍:穿着工作服就是一种荣誉

              

    山外村,三个自然村合并之后,它的人口数量达到了2948,人均收入9414元。董月珍的放心店(浙江供销超市的农村便利店)就在这里。门店的位置非常好,靠近菜市场,为了赶菜场的早市,小店6点就开门了,人气很旺。

    董月珍原本是浙江省供销社的一名员工,在供销社有10年的工龄。之后供销社改制为浙江供销超市,现在供销超市的门店遍布绍兴的万村千乡,董月珍一直对自己的老东家保持着信任和关注。

    门店的货品由浙江供销超市总部统一配送,董月珍只要发一个传真,第二天就可以收货,方便又及时。她也会经常到总部的配送中心去看看,挑一些新货给自己的门店。从一个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到70平米门店的店长,对于董月珍来说无疑是一个飞跃。

    事情也有出乎意料的时候,有的商品卖得太好,总是等不及总部的“支援”。董月珍就自己调配,把货品充足的商品多拿一点出来补充一下货架,按照她的说法,这样至少看起来漂亮一点。现在,浙江供销超市总部也给董月珍的小店配了电脑,在公司的系统里面,可以看到全部商品的信息,哪些商品调价了,哪些商品是新面孔,一目了然。

    怎么看待荣誉?在董月珍看来,荣誉等同于嘉奖,除了此次优秀店长的推荐,还包括浙江供销超市给小店员工量身订作的工作服。

    董月珍今天就是特意穿着工作服来的,蓝白相间的条纹衬衣,干净而明亮。

章仁友:10年老店 以诚待客 

            

老门店、老员工和一颗年轻的心

    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有机会被公司推选为优秀店长候选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华清店远离市区,是家老店,员工团队中也以中年和下岗工人居多,但在工作上大家都褒有一颗年轻的心。我对他们说要忠于自己的事业尽心、尽责、尽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团结就是力量

    管理上我没有其他绝招,只是努力把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超市的事务琐碎,繁杂,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配合。大方向按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同时也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在全体员工的通力协作下,现在超市的营业额基本实现每年翻一番。

10年店长,桃李满园

    我最骄傲的是在供销超市的十余年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店长,现在他们服务于各家门店,有些甚至在竞争对手的公司谋职,但我仍然很骄傲,因为这些出色的孩子都出自我们华清店。

活到老学到老

    刚进入华清店的时候我发觉原先的那套老商业根本不能用了,就逼着自己主动接受新的理念,边工作边摸索,公司安排我参加商学院老师主讲的课程,课程内容理论结合实际,让我受益匪浅。公司董事长叶总也时常给我们这些学历不高的老员工分析解决困难的方法,传授实际操作的经验。

袁芳芳:供销超市一枝花  
                              

    眼前这位身穿长裙的女人就是曾经挽救过好几家亏损门店的袁芳芳——一位爱啃“硬骨头”的店长!

应聘时她说:“我当助理!”,经理说:“我看你将来能当经理!”

    袁芳芳从不缺乏工作激情,进入供销超市后企业为她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十年的零售生涯,从普通的员工到店长,现在已经被提拔为营运部副经理。最值得骄傲的还是当初接手日销售只有2000余元的超市,重整后销售业绩翻了5番!实现了业绩提升的同时也稳定人心,结合门店的现状制订了一系列的门店提升措施。

关注每一位员工

    关注员工的关键要让他们明白,店长非常重视他们,尤其在新员工进入门店的前期培训中,袁芳芳总是坚持亲自讲解和示范。在工作执行上保持严格、严谨的态度,但若是员工生活上有困难,就一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即使在休息时间,也积极跟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建议。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能立刻解决的也要设定一个完成期限。

学习是前进的能源

    袁芳芳说自己非常注重学习,因为竞争压力大,只有不断的吸收新知识,自我完善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平时在积极参加培训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和行业杂志了解最新的相关数据信息。

荣誉是激励也是压力

    袁芳芳认为此次优秀店长的提名是公司领导对她的认可,也是对其今后工作的鞭策。供销超市打破了传统的提升模式,给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她自豪地对记者说:“做就要做得最好!当我的工作被别人肯定时,任何的苦与付出都不算什么!”

问:您如何看待事关民生的物价上涨事件?

答:物价上涨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肉价上涨带动一系列的价格上调,但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所体现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