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创业需要持久的激情
作者:联商网——郎天舒;出处:《店长》2007年10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姓名:于洋

年龄:39

籍贯:杭州

职位:至爱婚纱工作室总经理

地址:杭州市建国北路281

业态:专业店

开业时间:20064

营业面积:80平方米


    和许多从90年代初就开始创业的人相比,于洋并不算显赫,但从他17年的创业历程和多行业的转换,乃至从未做过一起赔本生意来看,于洋无疑是成功的。

    见到于洋的第一感受就是“怎么会这样年轻!”,他的相貌与实际年龄及丰富经历并不相符,从他脸上丝毫看不出沧桑,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经历过这么多年创业风雨的人能保持如此年轻,我带着这种好奇心和于洋聊了起来。

“搞关系”>“做生意”?

    1990年,当绝大多数人还在国营企业吃“大锅饭”的时候,22岁的于洋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做小五金和机电设备的生意;1992年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让个体的设备生意不好做了,于洋迅速做出判断,1993年改做个体家电,以空调零售为主,当时的电器零售业刚起步,生意比较好做;到了1995年,于洋的一个亲戚介绍说河南的饭店都是川菜、豫菜为主,还没有杭邦菜,于洋又果断的离开家电零售业,孤身一人来到了河南平顶山市,在当地开了一家杭邦菜饭店……

    说起在平顶山开饭店的经历,于洋至今记忆犹新。初到河南时,于洋在当地人生地不熟,饭店的规模在当地算是档次高的,可是想打进当地的餐饮市场却并不简单。

    “刚开始的头一年根本不是在做饭店,而是在搞关系!”一次,卫生防疫部门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来检查卫生,在厨房的下水处发现一个菜叶,说要罚款5000元,罚款条文上边说的是“卫生不好,将根据情节轻重酌情处以1005000元的罚款”,于洋很气愤,“如果有顾客食物中毒,你罚我5000元我无话可说,只是这么一个菜叶就要罚我5000元,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吗?”心里这么想,精明的于洋嘴上却没有这么说,他一边笑脸承认错误,一边还跟那个工作人员说着好话。事后于洋又去找那个工作人员,请他吃饭,让他提意见,“其实我心里都明白,罚款是假,想让我请他吃饭是真,别的都是扯淡。”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于洋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饭店做好。

    一年的卧薪尝胆后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于洋在当地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饭店周围的政府领导也总喜欢来这种高档的饭店吃饭。于洋和这些政府领导关系处理的很好,其他的监督检查部门也就不再难为他了,“以前是我要拍他们的马屁,怕他们给我使坏,饭店做不下去,后来是他们拍我马屁,希望我给他们在领导面前说好话。”

    在于洋经营过的所有生意中,他觉得经营饭店是最累的,“做饭店最难最累,但是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做的,我喜欢餐饮业。”

浓浓思乡情

    “我们杭州人都特别恋家,在外地干一段时间后特别想家,想念杭州。”1999年,饭店生意做的正红火时,想家的于洋把饭店转让给了一个河南的朋友,回到了杭州。可是刚回来一年,那个河南的朋友就求于洋回去,说饭店出现了危机,顾客越来越少。考虑到这位河南的朋友曾经帮助过自己,于洋很讲义气的回到了平顶山的饭店。回去后,于洋发现饭店的菜谱和自己一年之前走时没什么变化,而一般来说每半年要换一次菜谱的,一年多了还没什么新菜,而且菜的质量也大不如前。于洋干脆把厨师全部换了,“他们骗那河南老板,他不懂杭邦菜,我懂,他们骗不了我,一个饭店最主要的就是菜的质量,菜不行,饭店的形象就完了。”

    到了2003年,饭店走向正轨后,于洋再次回到杭州。这次回来,于洋忽然发现,自己的思维有些跟不上杭州的商业形势了,杭州的生活节奏要比河南快许多。发现自己思想的落后以后,于洋并没有急于去做新的事业,而是休养生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杭州当前的商业形势,寻找新的、更有前途的商机。在20064月,通过一个台湾朋友的介绍,结识了欧妮莎品牌婚纱的老板,并成为欧妮莎在大陆的总代理。

产品好不怕没人买!

    于洋的主要销售方式是靠网络传播,在百度上做推广;在杭州一些热门的论坛上发帖介绍;并且自己有独立的网站,每天都有专门人员在网络上接待询问的顾客。这种网络宣传的方式很适合婚纱的销售和推广,因为年轻人更关注网络,也更能接受这种传播方式,而且婚纱的销售对象也就是年轻人。

    现在,这家婚纱工作室的空间已经满足不了顾客需要,于洋在考虑换一个更大的经营空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欧妮莎在浙江省内开始小有名气,现在义乌、萧山、绍兴、天台等地也常有顾客跑来杭州看婚纱,并且已经有外地的客户在考虑加盟。

    在杭州有几十家同类婚纱工作室,谈到市场竞争,于洋认为,顾客现在买婚纱不是货比三家,都是货比六家或者更多。消费者很理性,所以很多顾客看完试过很多婚纱以后没买就走了,“我们并不急于要求他购买我的婚纱,货好不怕比的!很多顾客走了以后又转回来买我的婚纱,觉得还是我们的好。”

    婚纱和普通的衣服不一样,要求很高,腰围差一点点就可能穿起来就不合适。大多数顾客来的时候都是头一次接触婚纱,试了45件要是还不合适,就不太想再试了,这时,于洋会给顾客一个意见,帮顾客参考。“好几次顾客以为我是设计师,我给他们推荐的婚纱,他们都很喜欢,感觉很适合自己,我说我不是设计师,我平时总想着这些,爱好这个,看这个人的面相,气质,感觉适合哪种婚纱。”

    对于婚纱行业,于洋很看好它的前景,“至少最近五年婚纱业肯定还会很好,我要把欧妮莎的品牌知名度提上去,从杭州开始,逐渐走向浙江,最后走向全国,我有信心,因为我有好的产品,不怕没人买!”

    于洋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开阔的思路,“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从来不怕困难,创业要的就是持久的激情,勇于挑战,坚持住,就会成功!”同时他的果敢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