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红楼月 | ||||||
| 作者:林国童;出处:《店长》2007年10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贾府外,甄家院落。蜗居附近寺庙的穷书生贾雨村仍旧没有找到工作,今日中秋,甄士隐惜贫,让伙计去叫他来院子里划拳赏月。 一穷二白,又念过几年书,从书中后段来看,贾雨村乃一等势力人,年轻时便刻意包装自己,如新兴互联网企业忽悠风险投资一般。“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此谓暗示、摆谱,说自己是潜力股;“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扯上月亮姐姐了,走煽情路线;抖抖破衣裳,沉默了三四分钟,眼神忧郁。 觥筹交错间,老员外甄士隐总算看出来了,面前的年青人绝非等闲之辈,他日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拿出一百两纹银,打发贾雨村上路了。 上京赶考,考中进士,这是国家公务员系统行政司的标准路线。贾雨村乐了,诸君请看,饱暖思淫欲,另据心理学家考证——贾雨村当年穷困潦倒时对异性的目光那是相当的在乎,具体的说,那是相当的,在,乎。他想到甄府一丫环,正是《红楼梦》里“偶因一回头,便成人上人”的那位,贾雨村认为她巨眼识英豪,一想起当时两人的目光交错就心头鹿跳。 天大的误会,那丫环其实曾是个香港过气童星,她一边羞涩偷眼,一边在心里暗骂:甄老头居然送钱给这个小混混,既没款又没型而且左眼有白内障,给本姑娘倒马桶还差不多! 美丽的误会像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丫环成了夫人,她当然不会傻到让当年的“脉脉含情”现出原形。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很多哥们,他们的发家史保守估计都有109种,为什么?今非昔比啊,他们怕——人家好怕嘛。 贾雨村这辈子最无良的几件事都跟贾宝玉有关系,一是伪善地当宝玉的甜心林黛玉的私塾老师,当然没教好;二是若即若离地当宝玉的父亲贾政的客卿,贾府得势自然近些;三是貌合神离地当宝玉的师兄甄士隐的朋友,顺便忘恩负义;四是明哲保身地错判宝玉慑于薛霸王恨平时不得近身的香菱案,祭出官官相护。 贾宝玉再柔弱,再爱泡妞,却也很有正义感,数落贾雨村一干人等,“为了一两件玩物,就弄得人家家破人亡,那也不算本事。”这话当着他老子贾政的面说,大概约等于现在的小办事处职员对公司老板大发雷霆说老子不干了不干了老子。 元妃是宝玉的大姐,嫁入皇门有点像中国企业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样子。这个太监小总管来借钱,那个太监中总管来要保护费,贾家的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要打字。我就不多说贾府当时开设在联商网的官方博客了,整一装*犯——据说,日常更新是薛宝钗在主持,怪不得。 薛宝钗也看月亮的。废话,李白也看,她凭啥不看!李白看着看着,心里不太有滋味,羡慕与美女嫦娥形影相吊的吴刚,甚至玉兔,他们每天砍完树捣完药就和嫦娥睡了,一并连猪八戒也嫉妒——谁让这高老庄的猪后来出了本书叫《我和嫦娥不得不说的故事》赚尽港澳台三地娱记狗血。诗人李白觉得,生气是感性的,而书柜里的佛经上说了,感性后的第2层境界是理性,他觉得自己也许是个牛人,想通了,接着上悟性,他就琢磨,二琢磨三琢磨,有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抽屉文学的鼻祖是薛宝钗,我准备都说了。其实她写了至少9999首诗,关于月亮,比陆游的《剑南诗稿》还多了两首。可是她认为,“我们女子,……” 聊斋先生蒲松龄在遭遇寂寞和贫穷的时候,用狐仙的故事自慰;而贾雨村这厮却一面朗诵着莎士比亚的台词“生活啊,你欺骗了我”,一边偷偷练《红与黑》中的“于连大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我想,我们要诚实面对生活。该看月亮的时候,别三心二意交头接耳闲逛嗑瓜子吟诗作对流哈喇。 妙玉看月,她喝茶吗?喝断林黛玉和史湘云“寒潭渡鹤影”句的时候,俨然仙风道骨。
编辑部的故事【群博】:http://blog.linkshop.com.cn/group.asp?gid=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