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促销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 | ||||||||
| 作者:范文茂;出处:《店长》2007年1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当今零售商家的促销活动已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商家的促销活动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促销如何影响消费者?消费者如何接受促销?促销活动效果如何?如何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这些都是每一个超市经营管理人员想要知道的。 1.样品或试用; 2.抽奖、摸彩; 3.赠送赠品或纪念品; 4.特卖位陈列; 5.直接降价; 6.优惠包装; …… 下面从理论方面来解释超市促销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 促销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两种结果: 1.促销后消费者再购买率低于无促销的再购率。 2.促销后可提高消费者的再购买率。这是所有商家想要达到的目的。本人有多年的超市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影响深有体会。虽说厂家为了取悦消费者费尽心机做促销活动,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促销对消费者的影响不是由厂家所能左右的。 本人借助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em的自我知觉理论(1972年)、Helson的价格知觉理论(1964年),来分析探讨促销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依次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五类(如下图所示):
2.安全需求型消费者——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这类消费者既可能是高收入者也可能是低收入者,可以是年轻人也可以是老年人,同一类商品在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其会选择质量较好的商品。 3.社交需求型消费者——消费者关注“产品对于交际的影响”。如此类产品是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人,其产品有助提高消费者的交际形象。此类商品的促销对消费影响不大。 4.尊重需求型消费者——消费者关注的是别人的认可,产品对其而言只是为了标明自己的身份,他们对价格不关注,而对产品能否提升自己的身份、档次相当关注。甚至包括最高的价格都是其选择的理由,如在中国出售的美国产悍马吉普车,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此类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几乎是不考虑的,对商品的功能几乎是不考虑的。 5.自我实现型消费者——此类消费者是对精神的需求,如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其对与时代相关的产品是有怀旧情结的。如根据梁晓声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年轮》,让许多人的思绪又回到当年,又回到了北大仓。为此我在一期活动策划里,活动主题定为“怀旧”,选择在当时商品紧缺年代的大白兔奶糖,在超市促销时我当时打了一个2米×2米的大堆头,放着《年轮》的主题歌。虽说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连外国的糖都随处可买,但仍能引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回忆。人们买大白兔奶糖不再是为了吃,只是想起当年的一段回忆。 从五种类型来看,1、2两种类型人,容易受到超市促销活动的影响。 二、从自我知觉理论看促销如何影响消费者 贝姆对这个自我归因过程作了好几个限定。(1)自愿选择。自愿选择是模型中的重要变量。贝姆认为,要通过行为推断态度,必须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外在诱导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自己选择决定的)发生的。只有行为是自动发生的,一个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2)当内在线索是模糊或者微弱的时候,才可以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3)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源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依据自我感觉理论,消费都不太可能将其购买的真正原因归于真正喜爱该品牌,反而会因他的行为是基于一种想利用某一品牌促销活动达到购买。一旦促销活动结束,消费者会因为刺激其购买行为的重要诱因已不复存在,因而再购买该品牌的行为被大大降低了。 超市促销在使消费购买的同时也产生了副作用: 1.降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2.增加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3.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认可; 4.导致厂商间恶性竞争。 如果消费者在促销活动期间购买某一品牌,促销活动需要消费付出少的话,如果厂家提供的经济诱惑也低的话(如直接降价),促销活动的取消会造成消费者对这一品牌忠诚度的降低,但仍会大于无促销时的状况。相反,如果促销活动令消费者付出的心力较大,且提供的诱因又大,则促销反而能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三、从价格知觉理论来看促销如何影响消费者 促销活动中价格促销是许多厂家经常采用的促销方式,当促销活动涉及到降价时,消费者的知觉过程便可能成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超市促销活动会影响到促销活动结束后的平均购买率,其购买率会低于无促销活动状况下的平均再购率。在超市促销活动中有部分商品的促销形式是特价(超低价),而且有相当部分商品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称为A类商品或形象商品,如食用盐、米面油),促销活动导致消费者在促销期间从事囤积特价商品行为,加之商品固有的产品消费周期(这里所指的产品消费周期,本人定义为: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后至下次进店再购买的时间段),以致于促销活动结束,消费者必须消化囤积的商品,而延长其购买行为的。如2004年5月4日河南省焦作市某大型超市店庆,其中鸡蛋、盐是以印花价的形式出售的。
就价格促销对消费者再购买行为的影响而言。主要指价格促销的力度,如果说某一品牌在促销活动期间的价格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消费者为此付出的钞票少。消费者当然是要购买的。当促销活动结束价格回复原价后,消费者会因为该品牌的价格高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以致不再购买。本人在河南焦作做店长时,就看到这样一位供应商,其主要是经营调味品,其经营思路是将一个单品价位定的较高,一旦做活动时就将其价位降到50%还要多,一个5000平方的超市能在3天之内售出5000多袋。一旦活动结束一个月也就是卖出不到50包,我试着问过顾客,顾客告诉我价格太高。做促销活动时价格比这低多了。 促销活动不仅可以扮演习惯瓦解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扮演习惯形成的角色。所以习惯的形成,就是一种学习。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长期的促销活动改变了消费者行路习惯,当然也就促成了再次购物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