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店长是企业管理的执行者和被执行者 通常在连锁模式下,店长是连锁集团公司在店面的总负责,承担四大管理职责。
首先是人员的管理。包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工作,进行员工业务、岗位培训等。
其次是商品的管理。一是对商品的自身进行管理;另一个就是关于商品的外延的管理,包括20商品的动态管理和调整、商品价格的及时掌控等。
然后是店面资产的管理。作为专业零售公司,很多设备通常交由门店来管理和维护,折旧指标分摊在店面运行成本内。店长被视作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最后是资金的管理。少则十多万多则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销售款如何和银行衔接?怎样保证营业款顺利流通?店长都要作出决策。
从店面的员工角度来看,店长是代表公司来对店面实行管理的具体人员。
首先,公司对于店面的考核的落实是通过店面的店长来实行的,店长代表公司来对店面人员来进行薪酬激励管理。
其次,按照管理的分层原则,店长的责任就是要为店面争取到最大的政策,为店面员工争取最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说,店长本身是联结公司总部和店面的点,所有的信息都是由这个点完成上下传递。
二、店长是行业随波者和推动者
零售业本质属性是实践,店长是第一个理解管理方法和理论并且具体执行的岗位。这就决定店长必须了解行业的特点和方法,这是接受行业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店长也要对管理方法和理论进行思考,辨证地加以接受。这个思辨的过程,加上特定岗位的特点,给予了店长改进管理方法和思想的便利。
当店长把自己的思辨结果形成创新的思想,并且总结成有逻辑的案例后,就将行业属性赋予这些思辨结果,个人的思想定论已经成为行业的共享资源,推动着行业在新的平台上迈进一大步。
因而,店长是行业进步的思辩者,更是行业进步的推动者,这又是一个双重身份。
三、店长是社会形象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
当开放的意识和思想进入到社会末梢,一个组织将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单元而存在。离开行业进入社会,首先做到的是思想上的开放,其次就是对自身和归属组织对社会的态度。
在众多的社会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对企业所属店面的管理上,最直接、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店面的店长对话。店面作为一个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就是店长。从具体的运行过程来说,店长接触到的是最广泛的社会管理,因此店长的作为是社会作为的一个组成。
店长的X状态决定了该岗位是接触社会最为广泛的。店长的职责特点就是每个点都是开放的,面对社会、面对内部,更多的是外部,外界对于店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处于岗位上的店长也将是最先接受社会改变的一个点。这个影响将通过这个点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形象。
四、店长是文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商业的发展最早就是由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来完成业态架构的,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是社会责任感最为强烈的一批志士仁人。生活质量的物质保障,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而是整个社会。由此来看,商业的定义应该是大众的社会的,商业的出现使整个经济的交流得到了实现,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大分工。因此,店长这个岗位本身也是商业文明的受益者。
现代商业本质上是工业文明介入传统商业的结果,尤其是计算机的介入,大幅度提高了商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信息工业介入商业,对整个社会的信息技术运用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推动了信息工业全社会的推广。店长作为未来商场的实际受益人,在工业文明深度介入商业的进程中起带的作用将是无可替代的,没有店长的努力,现代的信息技术不可能这么快的运用到商业领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文明的推动者就是文明的得益人,而在行业内部,最大的力量就来自于X位置的交叉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