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生|店长该有的七个习惯
作者:陈继展;出处:《店长》2008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看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发现这些习惯可以给我们店长提供很多正面积极的帮助!许多店长可能已经很成功了,即使如此,这些习惯相信仍能给您带来更大的成功与进步。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近年来,“狼文化”非常流行,狼性最高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积极、主动进攻”的特质,面对门店发生的各类问题,是消极隐晦、疲于应对,还是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面对良好的市场机会,是消极怠慢,得过且过,还是积极争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可以说是衡量一名店长是否合格最关键的要素了。积极主动,即使可能让你多犯错,但他会令提提升、进步得更快。

  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也见过这样的店长,年纪不小,但担任店长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抓经营、管理工作时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开始一套想法,起步一套做法,结果不了了之,如此五次三番,耗费门店资源不说,店长的自身公信力及权威也受到极大挑战,这不能不说是店长本人和门店的双重悲哀。因此作为一名店长,紧盯你的目标,以结果为导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还有一种店长,整天看起来忙忙碌碌,给人感觉这位店长非常实干,能够身先士卒,然后事实真相是,他在处理许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时,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手忙脚乱,看起来做了许多事情,实际上却如救火队员,四处灭火。作为店长,浇灭周边的火星固然重要,但灭掉那烧到了屁股的火才是第一要事。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

  有的店长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会把供应商、员工或顾客推到竞争的对立面,好像供应商如果挣钱了,门店就得少挣了,员工工资拿太高了,企业就得亏,顾客如果占到便宜了,门店就得牺牲利润。其实“是”与“非”之间有着太大的灰色地带,企业与供应商、员工、顾客,是一种和谐共赢的“加法”概念,而非零合式的“减法”,只有整合共赢,才能产生出更大的价值,同理,这个公式还可以推演与竞争店、与社区、社会的关系等等。

  第五个习惯:推人解己

  经常看到许多店长与员工之间因“代沟”而带来的沟通问题,如小年轻店长遇到老油条的“爸妈级”员工,或是严肃的老店长遇到不服管的“80后”,不管是何种组合,似乎都给企业的“和谐氛围”带来极大的挑战,解决这类问题,除了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放外,把业绩作为员工和店长共同的敌人,才是缓和、融洽双方关系的最好良药。其间内涵,值得店长好好玩味。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在连锁体系内,店长与店长、总部之间的关系微妙而敏感,如何处理这些关系不但影响门店业绩,还影响自身未来职业走势。以总部资源争夺为例,为了本门店业绩,各店长自然都在想方设法争取总部的支持,其间的“零合”效应自然会引起诸方的不快,聪明的店长会统合综效,在不伤感情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得不留痕迹,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眼光、胸怀外,店长的综合实力及“手段”的确需要一定功力。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变是永恒的不变,成功就是将一种模式不断循环、重复的过程,这个模式就是“不断更新”。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现变并引领变这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老早就有学者大声疾呼:21世纪,中国最缺少的就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企业家。还好,当前我国的广大店长们一般都没到退休的年龄,与那些年老思衰、腿脚不便的老人家相比,我们不断更新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即使你目前可能觉得市场的变化让自己力不从心,你也要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