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作者:frank 海潮;出处:《店长》2008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佩服老王
frank/文

  王石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最初的佩服来自于两点,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能去登山,说明他比一般的企业管理者要好,因为工作不是他的全部。另外也表明他的企业经营得很正规化,离了谁公司都照样转。央视还播过一个他拍的摩托罗拉手机代言广告……  

  看《道路与梦想》,感觉像在读小说,尤其是讲到“君万之争”时,感觉很紧张、刺激。还有一些人、事,比较真实、好玩。像他在后记里提到的,写这本书是放到一个时代浪潮的背景下,来描述万科的发展。
  
  给我留下深思的是万科的正规化经营。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企业的发展观是正规经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涌现了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包括行贿、受贿,有多少人因此富起来了,倒下去了?万科能做到行业第一,正规化经营,这是一个不是奇迹胜似奇迹的事迹。王石对万科企业文化的定位也不能不提,文化指导着万科的前进
  
  也有两个遗憾,老王在这本书里没有跟大家分享他怎么能抵抗身边的诱惑。另外,相对于杰克韦尔奇的《赢》,这本书显得过于叙事,而没有将老王管理企业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个地产人带给我的震动
                  海潮/文

            

  一本书翻来覆去看几遍没什么稀奇,但是对于一本自传,能让我看这么多遍的,王石是第一人。
  
  超过25%的利润不做——利润狂潮下的冷静 ;“3•30”,君万之争揭幕——危机当头的从容……
  
  在国内的企业界,王石和珠峰是一种高度。他和大多数企业家不同,不仅敏锐地抓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还很懂得放弃一般人不愿放弃的,游刃有余地在名利之间穿梭而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中国并非缺少商业奇才,但做到他这个位置,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能如此优雅的享受生活的企业家实在是稀缺。
这几天我读了两遍《道路与梦想》,也看了波士堂里关于王石的那集。我是万科的业主,这几年我也一直住在万科的物业。万科的服务的确很贴心,虽然在我所住过的物业里,万科并不是最杰出的,但是万科的确为他的客户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抱怨一下,万科不像王石说的那么完美。几年前我购买万科物业的时候,销售人员就示意我贿赂他们才能在申购时排到队伍的前面。对于几十万的物业来说,我当然愿意花上千元来买到一个好位置,其实我也无从选择,如果不接受万科销售的建议,我可能要排两天的队还未必能买到称意的位置。当我付好“排队费”到申购的那天,我如愿地排到第三。但是还没有开盘,我发现最好的位置已经被万科“内部消化”,还美其名曰照顾员工。我这一期开盘的几套阳光房全部被万科内部消化了。我对门的那套就是“阳光房”,等我装修好房子住进来以后却发现对门的阳光房频繁地有人来参观,等我入住将近一年以后这套房子才被卖掉,价格当然是比开盘时高了很多。不知道是这套房子被内部和谐以后转卖还是被万科留下等升值以后才卖。

  王石可是说过万科只赚25%的利润,但是很显然,万科还是有蛀虫的,而且看起来像是一批。入住以后发现我们物业的班车费用是旁边小区的一倍,我挺能理解万科的物业管理质量好所以物业费比别人高。但是万科的班车没有别人好,收费还是比别人高。也许万科的物业管理认为他们的班车可以提供我们除了坐车以外其他的价值(事实上我经常没有座位,因为太挤了)。
  
  这些肯定不是王石的意愿,万科毕竟是上市公司,市盈率也非常高,万科要为他的股东负责。我相信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愿意放弃唾手可得股权的人是很伟大的。让我很感动的是王石在波士堂的采访中最后的一段话,“万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的,希望大家原谅”。我说出我对万科的一些感受,但是我不希望万科的对手断章取义地去攻击他,我希望万科能做得更好。毕竟万科在中国是为数不多让我感觉有点Starbucks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