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语言学
作者:轩然;出处:《店长》2008年3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在商场上班,最大的痛苦大概就是对比商品换算自己工资的交换价值,想到一月下来挣的银子还不够买自己商场里一件衣服,那种感觉,简直像赵本山同志说的——悲哀!

  不过有时如果能发扬一下学习创新、苦中作乐的精神,另辟新径,换些角度看问题,倒也能获得一些新鲜乐趣——例如,语言学角度。

  那天早上巡场,看到货架上摆的花花绿绿、款式各样的女包,颇感慨制造商为时尚女性的精心细作——用范伟先生的话,就是“煞费苦心”。忽然想起一个词,“手包”。前晚刚在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的那本《在语词的密林里》里读到这个词条,说是英语“handbag” 的意译,因为简明,逐渐悄悄导入人们的生活——原先称作“手提包”。“手包”确实比“手提包”简明,不过我感觉更含着一些时尚。“手提包”我怎么都觉得像 小时候村里大队干部去乡里开会时自行车把上挂的皮包——该是人造革的,哪能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时尚“手包”一回事呢?

  在陈原先生这本有趣的书里我还知道了“曲奇”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香港人把丹麦的cookie饼译作“曲奇”,是广州音,后来传到北方,就成“曲奇”了——原来如此!当初见到这个词时觉得怪怪的,这下明白了。不过我得看看超市卖的是不是丹麦货!

  商场倒也是个学英语的好地方。以前上过一个单词记忆班,老师讲海信的“hisense”,hi是前缀,表示“高”,sense是“感觉”,“hisense”就表示高敏感,表示科技先进。还有飘柔“rejoice”,re是前缀,表示“再”, joice表示“愉悦,快乐”,“rejoice”就有再次快乐或者双重快乐的意思。挺有道理,也挺有意思。相比之下,QS之类的就太简单了。

  有回和同事讨论矿泉水瓶上的净重“net weight”,忽然想起住单身那阵,一个夏天的晚上,同事阿民见到我,兴冲冲地说,我刚在宿舍称了,150了——“是净重!”他嘿嘿笑道。我看到他腿上茁壮的汗毛,说,应该是“毛重”吧。

  最近我们商场新引进了运动品牌“New Balance”,翻译过来应是新平衡,店员说是“新百伦”。这是半音译半意译,就像“goldlion”的“金利来”——按陈原先生的说法,是“土洋结合”。如果完全音译,该叫“牛百伦”,让我想起在重庆上学时喜欢吃的火锅里的牛百叶。这也倒没什么,看到专柜大大的“NB”简写标志,我感觉有些眼熟,稍一想明白了,这牌子确实牛!

  有段时间,我暗自喜欢上了一个女同事,她是负责商品质量、计量的,名字拼音简写是cm,正好是“厘米”。不过这个单位计量工作用不太到。有段时间,我们规范计量单位,要求ml、ML必须注意大小写。同事说,ml、mL都是可以的,唯独ML不可。看到ML,我忽然想到一个很不好的词,然后立刻在心里检讨:亲爱的cm,我可不是有意往那上面想啊!——想起《三联生活周刊》上一篇文章说的,北京的复兴大酒店,有人打算按汉语拼音读音翻译,被专家制止,因为fuxing也有ML的意思,让老外看了还不吓着!——唉,事情就怕琢磨!

  “3C”认证中有个“C”,表示的是强制的意思,有次想到这,不禁又想到那位同事。感情问题,不能强求,更无法强制,因此还是埋藏于心、暗自喜欢吧——想到胡适先生的一句诗:“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让人好生伤感!

  品名中, 也有不少有诗意的, 例如爱慕内衣的“Aimer”,我就觉得很美。“aim”是目标的意思,“-er”该是一个后缀,“爱慕”和“Aimer”,音义相谐,令人生出无限美丽的遐想。有次在卖场走着,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站在这五颜六色风情无限的女士内衣专柜拍张照片,发到同学录上去,岂不让我那几个在清静校园工作的同学羡慕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