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剧场上演的那出戏 | ||||||
| 作者:赵珺 采访/林国童;出处:《店长》2008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生活恰如一出戏,没有导演,没有编剧。庸庸路人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一任岁月的蹉跎。商业竞争犹如一场“超级女生”,海选刷下了老弱病残,剩下的强者循环着你方唱罢我登场。 她的超市有个别具匠心的名字——武汉中百生活剧场,诗意的店名融化在武汉的航空路商圈与文化商圈内。身为生活剧场副导演(副总)的我觉得800平米的舞台汇集的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更是引领一种生活态度和消费理念。 旁白介绍: 1978年9月出生的徐莎莉是武汉人,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工人,从小接受规范教育的她生活平凡且顺利。徐莎莉在大学念的是法律专业,从事过法律相关工作,进入零售世界仅是出于突发的兴趣,而兴趣的背后是付出常人数倍的辛苦。之前曾在某外资零售企业近四年,和进口商品打交道,也兼管其他部分的经营。在武汉中百已经工作了3年。 扛着民族大旗与外资抗衡 零售商之间的战争首先体现在选址上,家乐福、好又多这些外来零售商都集中在武汉的重要商圈内,而当地零售巨头武汉中百更是占据核心地理位置。在规划上,选择长方形有利于门店的布局;其次要有配得上高档超市声誉的购物环境,欣慰的是我能从光临生活剧场的顾客眼神中感受到他们所传递的愉悦心情。 生活剧场是一个提供品质生活与梦想的场所,就如同电影剪切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片子好坏一样,超市采购经理的选择也同样关系到超市的整体档次。尽管武汉拥有几千名法国常驻老外,一千多名日本人,但目前剧场的主力消费群体还是中国人——那些具备高消费能力的公务员、外企白领、私营业主、企业高管等等,因此我们更多引进了优质的外国进口商品,目前已超过总产品50%的比例。 不是所有进口产品都只需电话订单就有货源,有些商品会受季节、经销商实力等因素的制约,除去不可抗因素外,公司尽量选择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合作,他们能及时地提供最in的海外热销商品。比如Body shop,英国生产商已经明确表明不会在中国开设工厂或设立专卖店,所以国内的商家很难直接进货,很多消费者选择去香港购买Body shop商品,虽然该产品的价格并不高,但品牌已被大家接受。 生活剧场演绎中…… 目前生活剧场的客单比较高,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700~1200人之间,日营业额在4~10万之间,我们将国外精致生活的点滴渐渐地融入武汉人的衣食住行中。 很多时候供应链限制了连锁规模扩张的速度,这是站在采购角度上的最大压力。在严格界定各部门职责的前提下,采购部还须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目前场内的商品更新速度快,门店主管和员工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市场反应,所以需要最大限度的采购支持。现在生活剧场还没有独立的市场部运作,这方面工作由采购部包揽。他们最先接触货品,所以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货品的素质,以好的活动展现它,更多的商品销售需要通过引导促进。比如在现场做清洁测试推广的某国品牌洗衣机清洁剂,他们以互动的方式来展示产品的特色功效能有效的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很多顾客评价生活剧场的陈列很到位,每次都能切合活动主题,但事实上我们在很多细节上仍然做得太马虎。是时候经行反思了,之前精心构思的营销活动、主题策划等等是不是通过有效载体真切地将想要传递的理念传递给消费者了?! 昔日的教训: 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有一位顾客走进店后问道:“为什么没有看到巧克力?”当时我们非常奇怪,超市拥有多国品牌的巧克力,为何顾客看不到?事后我站在店门口仔细观察了一番,店内确实没有一个醒目标有“巧克力”的引导牌,我们做标签时居然忽略了“情人节、巧克力”的提示牌! 灵魂构筑的“剧场” 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灵,那企业有了灵之后,还需要什么?我认为要赋予剧场生命,还要靠员工这些魂的支持,企业家背后的团队支撑着整个公司的运作。团队吸纳各方人才,灵与魂的摩擦产生了悸动的“噗通~~噗通~~”能够加入这个梦想家的团队也是每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事情。 据悉,生活剧场推崇的是酒店式服务,我们的员工被称为客户专员,一套统一制服,一口流利的英语,察言观色,与顾客低语交流。每一个客户专员进公司前都要参加内部培训,只有达到五星级的服务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自然顺畅的接待外籍顾客,悉心详尽地解读商品外文说明,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生活剧场的优雅风姿。 尊重是双向的,我们尊重每一名员工和顾客。善待员工,他们同样也会善待顾客。这种良性循环促使生活剧场的服务质量总是高于同行。传递给员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能让他们更自然的融入商品销售附加服务中,正如我先前介绍的一样,顾客消费需要引导,正确的引导要把握好火候,掌握不同个体的特性,否则将适得其反。 舞台上的梦想 目前武汉只有两家生活剧场,但公司会坚定不移走连锁发展道路。 乐于做执行者,但我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与创业梦想!我认为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用急着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先展示自己持续的行动力才最真实。工作做标准,做到位,成功自然水到渠成。70、80后的零售人想要有成就必须付出多于他人数倍的努力! 幕后的点滴 经营生活剧场需要具备极强的敏锐度和不断思考,这种辛苦不同于通宵达旦的体力操劳,更多的是精神压力。零售是24小时运营的行业,想成为长期发展的职业经理人就必须有这个意识和觉悟。 作为上司就需要成为员工的好榜样,身体力行以约束下属的生活习惯,把辛苦变成习惯就不会介意加班,我要做的是把各项工作都细分、把好检查关,这能减少下属执行不到位的几率。平时亲自管理和鉴别食品的保质期,与门店主管一起研究新品引进、货架陈列摆放等事宜,管理不细致将直接影响整个团队,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下属负责! 弦外之音 工作的辛苦与压力需要自己调节,平时多给员工加小灶,聊家常,有时间可以看书、写文章、打球、泡吧。我每天都会挤出一小时看书或浏览网站,享受这种悠闲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专业信息,写些与工作有关的文字。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是我的最爱,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被我一读再读。最近刚读了《大败局》和《一口气读完大清史》,中国不缺乏有思想的企业家,缺少的是有职业道德的经理人。我能从书中、工作当中寻求安慰感。 还是那出戏,情到深处人自醉,戏到真处情自真! 全剧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