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年9月26日开始营业至今,上海瑞鑫百货走过了近九年里程。新晋副总经理费荣林踌躇满志,向笔者讲述瑞鑫百货的管理格局,社区百货大有可为。
蛙鸣声中的起航之路 1999年,上海烟草集团金山烟草糖酒有限公司出资创办了瑞鑫百货。总公司从下属部门调来了不少精兵良将,另一方面聘请了天山百货负责管理,输送百货运营经验,以确保瑞鑫百货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当时的金山石化还是一处稻田连绵的“乡下地方”, 青蛙在傍晚的田间齐声欢唱,瑞鑫百货的几位元老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甩开膀子说干就干,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005年下半年,瑞鑫百货一改前五年略亏保本的经营状况,盈利额逐步提升。毫无疑问,随着上海城市规划速度的加快,原来的稻田被高楼所取代,石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居民住宅,商圈也在转移。
作为社区百货,瑞鑫百货主要面对的顾客群体是石化城区的居民、股份公司的职工等,顾客源比较稳定。05年开始瑞鑫百货就逐年调整自己的商品结构,使其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来自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使瑞鑫百货为创造良好、舒适购物环境而更加努力,在品牌结构上调整得更到位。良性循环的结果是顾客满意了,营业额涨上去了,企业荣誉也多起来了,瑞鑫成为金山区百货业的一面旗帜。 变化是百货永恒的主题 社区百货是目前传统百货中抗风险能力最弱的分支业态。大多数社区百货普遍存在千店一面、商品数量增长大于内涵增长、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百货行业竞争激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掌握市场脉搏,变化是百货永恒的主题。”针对社区百货的众多弊病,费荣林提出了自己观点。
那么,瑞鑫百货又如何在“变”字上做文章呢?
“瑞鑫百货目前的品牌构成是国内品牌占60%,国际品牌占20-30%左右,余下是常规品牌部分。我们每年4、8月各做一次市场调查,调查参与者包括本市区、周边区县和大的零售商,看看品牌接受程度和市场占有率,调查目标主要研究分析石化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习惯。在得到充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品牌调整和引进。比如以前黄金柜台和化妆品柜台销售占商场销售比例不到10%并逐年上升。3楼的男装和2楼的女装是优势项目,我们会继续保持;此外还有童品,经过07年调整后大大提升了档次。”费荣林解释的颇为详尽,在商品结构和品类上做足文章,这正是瑞鑫百货脱颖而出的一件利器。
因为热爱,所以珍惜 07年被派驻到瑞鑫百货的费荣林之前没有百货业的工作经验,但是他和零售业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结下不解之缘。
“可以说,除了会计和企划,所有零售业岗位我都待过。”谈起第一份职业,还有一段趣闻:“当时我个子高,看起来很强壮,上头就有人说了,这小伙身架不错,去面点部揉面正合适,所以我就稀里糊涂到面点部报道去了。”1975年,刚毕业的费荣林被分配到酒店,后来又做过厨师、面点师、采购等一系列工作。
尽管是零售服务业的老兵,但费荣林谦虚地称自己为百货新丁,也需要努力学习行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他认为百货业是一个有规范管理标准但又需要创新思维的行业,这和他之前从事的餐饮酒店业有不同也有互通。“各自的服务理念是相似的,我在瑞鑫百货主要是从事楼面管理,当然会涉及到服务这块内容。对酒店人来说‘菜肴是灵魂’,那么对百货人而言,‘商品是灵魂’。要经营好百货,就要保证商品质量,提高服务品质。”
瑞鑫百货在08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就是“如何进行管理精细化”。要求企业上下都要抓细节。管理细节化是个模糊的概念,简单用十六字概括,就是“规范管理从我做起,夯实基础小事做起。”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百货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再加上大卖场,建材、家居等专卖店不断涌现,这都给瑞鑫带来了压力。
压力也能转化成动力,费荣林和他的团队对瑞鑫百货的未来充满信心。
瑞鑫有完善的员工招聘、培训制度。新员工首先要过三道门:健康证、学历证、初级营业资格证。试用期的第一天是岗前培训,大致学习瑞鑫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新人在之后一月会被分配到各个楼层,由柜台当班或者熟练员工帮带,试用期满则由楼面经理评估小结,决定去留。
“瑞鑫百货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原有的烟草公司背景在未来必然有所改变,我们将直面竞争大潮的考验。对我们来说这又是一次机遇,再加上杭州湾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和浙江的来往会更便利,金山地区的地理优势也会进一步凸现。所以我相信作为社区百货,瑞鑫的未来是有曙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