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规模连锁的信息战略、内涵和实现(上) | ||||||
| 作者:陈剑;出处:《店长》2008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引言 与此同时,当代信息技术涉及的领域也在爆发式的扩大,从软硬件环境、网络、信息系统等迅速扩大到数据仓库、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等各个领域。各类不同的技术、方法和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互操作性、柔性、对管理革新的支持,对日益需要灵活应变的各类商业策略的实现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系统的复杂性。而信息技术还需要在日益增长的商业环境中提供现代企业管理模型的变革。可以预见,各种知识的蓬勃增长是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所要面对的最严峻也是最富有激情的挑战之一。 为了企业管理的需要,我们必须近距离的研究和洞悉三件事情:管理层的战略导向;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应对快速发展过程挑战的策略。信息化的本质,是在企业一定投资规模下,尽可能的实现信息系统和企业战略导向的一致性。从业八年来,笔者近距离的观察和参与过数个超大规模企业信息化项目。这包括本土上百亿规模的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对超大规模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复杂性深有感触,借着联商网征文的机会,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超大规模企业系统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斧正。 1.超大规模连锁的信息化战略导向 例如,当我们在快速增长的市场发展时,信息系统应首先关注系统的组织结构能不能胜任规模发展的需要,系统的响应是否变慢,通讯是否通畅;当我们进行战略调整时,系统的着眼点往往在于业务系统设计的柔性和可定制性;当我们需要进行精耕细作市场时,我们更加关注数据的一致性和整合程度;当我们需要进行企业并购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战略导向的侧重不同,信息设计的要素也不尽相同。 从信息工作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工作实际上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迈进。企业战略将指导系统的设计思想。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指导思想和企业战略的吻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这个系统的成败。现代连锁企业的信息系统大都是承包给外包厂商来做的,所以作为连锁的信息从业人员而言,将企业的战略意图明确的用信息语言表达给外包方,并站在设计高度来指导系统的构建或重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超大规模的连锁企业,能够清晰的描述出这种战略意图并加以体现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对于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企业而言,能否具有跨国管理能力,在多语言多币种的换算中交换和获取综合信息,是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意图体现。 2.连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和生产型企业不同,连锁企业的进出商品,除了适当的组合促销和附加赠品外,在流通过程中只发生量的变化,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连锁作为一种渠道,是在规模优势下,通过优化供应链,获得客户认同,提供专业完整的服务。这些构成了连锁信息系统的根本需求。(当然,近年来,很多连锁也纷纷将服务作为产品来卖,典型的代表是维修、延保等)。 显然,对连锁的信息化而言,首要的目标是有一个响应速度快、操作灵活并且友好、采集数据完整的终端系统。这种终端包括和供应商对接收货的终端,门店里进行销售的终端,连锁内部进行操作和流通的终端。终端系统,实际是连锁的所有数据的入口,是信息的源头。 其次,要一套完善的流程机制,能够将终端的所有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这种业务流程,就是连锁战略的核心体现。从信息化的角度而言,流程就是系统的灵魂。 最后,当数据处理的生命周期结束后,数据将不断的积累,加上时间轴线后,构成了数据仓库的基础,对于数据仓库进行处理可以得出统计学效果,这构成了决策基本依据。 对于数据,我们需要一定的权限、审计和控制手段,保证我们信息的安全。 这些需求的汇总,仍然是需要达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此外,也要考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财务状况永远是企业的最后决定。 未完待续,本文为联商网“我看零售业信息化”征文一等奖获奖作品,作者获得3000元现金奖励及免费参加第五届联商网大会并提供住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