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公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法定放假天数由原来的10天改为11天;‘五一’3天假期调整为1天,同时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本次法定假日的调整,加重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比重,但随着‘五一’节放假天数的减少,“五一黄金周”也不复存在。众所周知,所谓“五一”、“十一”黄金周,是各商家利用假日经济,大打促销牌,以充分实现商品销售最大化的黄金季节。以往有关黄金周内各大商场销售再破历史大关的报道比比皆是,那么今年五一长假的取消究竟对零售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商家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我们不妨来小议一下。
一 法定假日调整对零售企业的影响甚微 从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方案可以看出,尽管取消了一个7天 “五一”黄金周,却增加了三个3天假期,明显人们公休的时间增加了,上街购物的时间自然也就增加了,这是其一;第二,原来不少上班族均利用七天长假外出旅游,但如果只有3天的假期,大多数只能放弃旅游,那么逛街购物则成了一种不错的休闲放松方式,这反而留住了部分外出旅行购物的潜在消费者,将这部分原本流失的消费留在了本地;第三,原来的五一黄金周生意也不是天天火爆,七天的时间总会有跌宕起伏、潮涨潮落,笔者通过对2005至2007年的数据统计,五一黄金周每天的销售比重分别是:30.84%、18.99%、14.39%、9.47%、7.32%、8.13%和10.86%;分别是年日均销售的453%、271%、235%、153%、136%、144%、和168%;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销售的重点在前三天,约占64.22%,而后四天的销售只占到35.78%,后四天的销售也仅仅是年日均销售的150%左右。说明了消费者不可能七天时间天天都耗在商场里,最多有一天的时间(往往集中在第一天),所有的购物计划就完全能够实现,而现在的3天小假完全够用,唯一不同的是把7日消费变得更加集中了。况且说实在的7天长假促销的营运成本远比3天要大得多,商家完全可以把这部分节约下来的费用直接回馈给消费者,让广大顾客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商家也会获得更大的销售回报。所以,节日的调整对零售企业不会有多大影响,可能还会提高经济效益。
二 法定假日的调整为零售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法定节假日调整之后,五一假期缩短了,但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而且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放假制度分布更加均衡了,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休闲的需求都有可能增加,这些都将会成为“假日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让平日里忙碌的上班族们多了和亲人团聚的机会,多了孝敬老人的机会,多了走亲访友的机会,团圆、孝敬长辈、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吧,礼品消费则必然有所上升。这就给了我们新的商机,就需要商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推广,提高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宣传,在营销策划上作进一步的挖潜。如清明节的怀“旧”文化营销、端午节的地方民风营销、中秋节的饮食文化营销等等。这些方面的营销策略,笔者虽然以前做了一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做透具体内涵,也未得到消费者的重视,与黄金周等法定假日销售和影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个人认为随着传统节日放假制度出台,这些节日必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假日经济也会越来越明显,只要我们早作准备,将全年的营销方案作系统的调整,将新的节日作为今年的营销重点提前宣传、加大宣传、强化宣传。另外,在宣传新节日的同时加大对社会道德和美德的教育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一来,我们的宣传更趋人性化,消费者更易接受。从目前反馈的信息看,有不少人表示传统节日更应该选择留在家中,带着一颗关爱的心,带着一份小礼,陪陪父母。也有人希望在温馨的传统节日里,陪老人逛街购物。综上所述,节日的调整对零售企业定会带来新的商机,但要注意适合、适时和适度,让消费者适应。
三 法定假日的调整为消费者假日消费更趋于理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趋于理性。有数据表明,2002、2003、2004年五一黄金周的年销售上升幅度均在40%左右;2004、2005、2006年的上升幅度降至10%—20%之间,已和全年年增长率相差无几了;到了2006和2007年的年增长率已不及正常的增长幅度了,说明消费市场已逐步走向正常,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客观实际,因此日常消费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消费者表示只会因需而买,再不会因商场的打折而趋之若鹜。许多消费者反映以前看到商场里摆出3折、4折的商品总是经不住诱惑,不管需要与否统统搜刮回家,现在则会坚持抵制诱惑,理智理智再理智。
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商家特别是百货业态的商家正在走商品定位时尚化和品牌化、服务水平个性化和价值化、营销策划差异化和内涵化的道路,营销手段也从一味的打折促销改为文化推广和形象推广,通过发行会员卡、VIP优惠卡等锁住目标消费群体,让特定的消费群体可以随时随地凭卡购买到更多优惠的商品,这样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节假日购物拥挤、排队等候的困难。引导了消费者的理性消费。
四 法定假日的调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以往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对公路、铁路、民航、旅游、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当然也包括商业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适当分散法定节假日密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只有在正常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这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开展各种与节日主题内容相符的活动,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让传统节日“回归”。让社会更加和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新的法定假日制定就这样定下来,而且已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了,余下来的事情就是看你如何应对,看你应对的招数是否高明。
机会留给那些早作准备,改变技术方法,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的人。都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有积极面对、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最终的胜利。
愿法定节日的调整能给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个质的提高,能给我们的零售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增长点,能为更好地拉动内需、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