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红酒现象
作者:联商网“海外视窗”编辑Toya 编译;出处:《店长》2008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尼尔森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酒精产品被贯上名人姓名或者与其他有名的人士联系在一起的现象日益普遍,其中葡萄酒产品处于领先地位。

  许多葡萄酒品牌力图从众多知名人士的名号中获得市场销售的杠杆平衡。例如电影导演Francis Ford Coppola、前NFL教练Mike Ditka、职业高尔夫球手Greg Norman,去年在杂货商店中,由这些社会名流代言的葡萄酒销售增长率将近19%,代表着总葡萄酒销售额的0.9%共计4180万美元。

  同样的在杂货店中,名人烈酒的销售也有19%的增长幅度,占总烈酒销售额的0.3%,共计750万美元。在专业酒品商店中,名人烈酒的销售量增长更为迅猛,自去年开始已达到21%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高出名人葡萄酒增长速度近13个百分点。

  “出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名人将自己的名字‘借贷’给不同的葡萄酒及烈酒商。”Richard Hurst,专责尼尔森饮料、酒精调查的高级副总裁说道:“有一些名人拥有长远的亲和力或名人效应,对于这些名字的产品目录也能被看作为其‘生活方式品牌’的延续。并与供货商合作生产销售它们。部分供货商,尤其是葡萄酒供货商,他们没有资源以发动大规模广告、促销战,但名人的名字能很快的将其产品推向消费者熟悉的认知领域。”

  尽管人们很少去专卖店,但人们总在寻找更富有特色的酒,大专卖店抓住了这个机会赢得了生存空间。然而专卖店还需要用更多的方式来扩大消费者的范围,因为超市正在积极地采取行动来巩固货源,节省成本。英国的J Sainsbury超市创立了全球葡萄酒配送网络从而站在了改革的前端。2002年末,J Sainsbury超市在南非开普敦建立了一个专门负责从南非运输葡萄酒的中心,这一举动保证了供货能力,减少了运输时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媒体多把目光投向超市出售的商业化品牌酒,因为观众对容易买到的产品更感兴趣,这也反映了消费从酒庄酒向商业化酒的变迁。消费者总喜欢买专栏作家推荐的酒,专栏作家对品牌酒的关注,使人们更坚定地相信品牌酒才是真正的好酒,当然消费者也偏好名人作代言的葡萄酒,往往显示自己不俗的品位。

  自2000年开始,名人葡萄酒就展现出稳步的增长态势,Hurst认为有几个因素带动了它的发展。
  
  首先,现有的品牌正在扩张并争取获得更多新的分销渠道。
  
  第二,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名人都推出了自己品牌或者与供货商合作推出在其名号之下的品牌。
  
  第三,精明的商人估量到“名人”效益,经由店内传播媒介、户外活动及传统的在线媒体将其延伸到市场项目中。
  
  尼尔森的研究表明,促销活动(例如店内广告能驱动销售的增长),而名人葡萄酒的促销销售则不需“零售狗仔队”的支持。
  
  50%的名人葡萄酒销售是通过其声望——在整个类别中,作为餐桌酒的品类。

  当谈及价格时,尽管消费者支付每750ml/瓶的名人葡萄酒的平均花费为8.5美元,而同类餐桌酒的平均价格为5.75美元。现有市场中,大多数名人葡萄酒的价格在12美元到15美元之间。

  来源:progressivegro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