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老美食林”
作者:李燕君;出处:《店长》2008年5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美食林”三字,是美食林创始人从爱新觉罗·溥杰(清朝宣统皇帝之弟)处求得。溥杰的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更重要的是,他在饮食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1992年,第一家美食林建成开业,76名职工平均年龄不满22.5岁。

  一“老”一“少”,就从那三个字开始,走过了16个春秋。今天,我们与其中两位店长面对面。

  河北邯郸市美食林永安店 连金燕经理(以下简称“连”)
  河北邯郸市美食林千鹤店 马秀亭经理(以下简称“马”)

  开幕式 场外独白

  6年马拉松仍将延续

  美食林永安店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是一个社区店,主要服务周边三个纺织厂的家属区。近几年纺织厂的效益不太好,超市的形势开始变得严峻。永安店在这条街上,被小商小贩看作“眼中钉”。永安店和“小商贩”的战争从6年前都开始了,今天仍然未分胜负。

  连经理在2007年11月任职店长,天降大任于斯人。

  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2003年,千鹤店开业了。在这个山坳坳里,再喧闹的鞭炮也不能掩饰“它”的“寂寞”。出租车司机曾经感慨:“等在你家店门口,我只会饿死。”

  如今,千鹤店俨然是该区域内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早晨,扭秧歌的老太太们比太阳起的还早;午饭过后,店门口晒太阳的人们,慵懒而惬意;晚上,安静的人儿躲在一个角落看看闪烁的霓虹灯,吵闹的三五成群在广场追逐嬉戏;在某个幸福的日子,这里是婚车队伍的集散地。

  千鹤超市筹建之初,马经理就在这里。她说: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第一幕 明虾·天津人·物价

  “ 我的店没有什么是优势的。”——连金燕经理

  “ 呵呵! 你的鱼档那么赚钱的。”——马秀亭经理

  说起鱼档,马经理嘴角有那么一丝苦笑。永安店有两层,6年来,二层一楼始终人气低迷,鲜无人踪。“我们店就指着一楼卖钱呢!”而一楼经营最好的是鱼档,鱼档中卖得最好的又当属明虾。

  永安店周边社区多天津人,爱吃会吃水产的天津人成了门店的常客。很快,这个喜好营造了一种氛围。是天津人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永安店是小店,比营业额,肯定无法与众多大店抗衡的,但是要说明虾的销售,在整个美食林集团,他要排第一。

  2007年,一个多事之秋。你快乐么?那是因为你在股市中是收获的一个。你悲伤么?那是因为你眼巴巴地看着房价飙升。永安店无疑属于不幸中的一个,由于物价上涨,明虾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做特价卖9块8了,现在的价格是16-18元。将近一倍的高额差价吓走了多少老客户,恐怕不忍统计。

  面点·勤快人·鱼档

  “门里出身,自贵三分”

  “我父亲是开饭店的。”马经理初中毕业,父亲安排她去清真寺做包饺工,之后被分配到工厂酿造酱醋、腌制咸菜。后来的后来,她从美食林一名“站柜台”的服务员升级为店长。

  大卫·奥格威,如果没有当年挨家挨户推销商品的经历就不会有今天的奥美。

  我们深信,生命中每一个点滴都饱含深意。

  马经理门店的面点不仅闻名于美食林集团,还在整个邯郸市西区拥有一大批忠实“Fans”。透明的橱窗,热气腾腾的馒头,焦急等待的人群,这在千鹤店是一种常态。

  “现在的人开始注重食品安全,而且也越来越懒惰,不想自己做。就蒸馒头来说,需要煤气和电费,计算了一下,还不如买超市的划算。”

  千鹤店的面点不但样子好看、味道好,推陈出新的速度也很快。新品是马经理和面点房的余师傅一起“琢磨”出来的。“我们每次去外面的饭店吃饭,吃到好吃的面点都拿回来,自己尝试着做。”

  蔬菜丸子,是马经理在一家叫老槐树的饭店学来的。经过反复尝试,还是不能做出“那个味儿”,不知是第几次光顾那家饭店的时候,那个丸子师傅已经“不知所踪”。只能耸耸肩,说一句“what a pity!”(真遗憾)

  给它第二次生命

  “超市活是生鲜活,生鲜活是蔬果活。蔬菜水果不新鲜不好看了,就没有人气,如果把这个做好了,你的超市就做成功了。”

  马经理经营蔬菜的秘诀是:数量少品种多。“在蔬菜下架之前,我们就已经把它做成东西售卖了。”面点房和蔬菜组密切配合。

  在不得要领的时候,蔬菜的每天销售额是200元,现在即使是淡季也能卖到3000元。天气不好或者周一的时候,也能达到1000多元。

  “我的店小,产生的销售额肯定没有他们多,但是从毛利和坪效来说,我的数据还是很漂亮的。我觉得我很自信,敢说这个话。”

  鱼档组“起死回生”记

  鱼档组即使放在超市中央也无人问津。

  “鱼死得很快,鱼档组的卫生状况差,要支付三个员工的工资……”“结果好不容易挣的钱都被鱼档赔光了。”

  千鹤店处于城乡结合处,当地的人们吃自产的粮食,买自己熟悉的蔬菜。人们不认识水产,不知道怎么吃,所以根本不会买。

  鱼档组拆小……鱼档组迁移到墙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鱼档组的经理换了好几届,这些都不解决问题。

  “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们就在卖场和顾客聊天,‘大姐,你买这个花蛤怎么做啊?你买一斤几个人吃呢?’一转身,我们就又把这些‘经验’告诉站在鱼缸前徘徊观望的人们,他们开始尝试了。”

  也有热心的顾客主动找马经理聊天,“我按照你上次告诉我的方法做了,味儿真不错。后来我在里面加了XX,味道也很好。”这些“秘诀”也很快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第二幕 刘勇董事长二三事

  连经理:一个麻团引发的询问

  有一次我做值班经理,快结束的时候,刘总来巡店,他径直走进大厨房,然后翻看垃圾桶。当时有一个麻团扔在里面。

  “这个麻团为什么要扔掉?”

  “这个卖相不好,而且已经是剩的了,不能卖了。”

  “可以。”

  我们老总一直在给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宁可不卖,也不能卖有质量问题的商品,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我们的宗旨就是商品一流、质量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

  马经理:老总会和员工一起扛货箱

  我和他年纪差不多,但是我特别敬佩他。光明路美食林开业的时候,没有电梯,刘总和员工一样,扛着箱子搬货。他也经常检查,员工卫生间有没有卫生纸,检查你对员工是否关心。

第三幕 店长推荐

  连经理:永安店的明虾是最好的
  马经理:来千鹤店一定要品尝余师傅做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