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听且吟 零售业三十年
1978年 劳力士。劳力士表,中国第一批“先富起来的”的人的梦想,也是被伪造最多的品牌表。
1979年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建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1981年 美容升级。资生堂来到北京。德国威娜公司提供的洗发水威娜宝是首个国外日用品品牌。
1984年 涉外饭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4年6月6日报道, 耸立在北京市郊的长城饭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20层高楼,乍看上去,它好像与周围的环境不大协调。 长城饭店是令人瞠目的暴发户生活方式的象征,是西方物质主义时尚的一个实例。 一位来访的朋友一边在前厅品尝林茨果子牛油蛋糕,一边说道:“在这里,只有窗外的尘土是中国货。”
1984年 西式快餐。合众国际社1984年2月19日电,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开张,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除了汉堡包之外,还出售热狗、油炸食品、榨鸡、冰激淋卷、煎薄饼和份饭。
1987年 肯德基。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北京前门)的第一家餐厅开业。
1988年 宝洁。宝洁带着飘柔、舒肤佳等产品来了,它掀起了到外资公司工作的欲望。
1990年 麦当劳。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市解放路光华楼西华宫正式开业。
1990年 “传销”日盛。继雅芳后,第二年,安利和仙妮蕾德也闯进中国,传销的模式流行起来。这3种外籍品牌受到青睐。
1992年 国际顶级时尚品牌集体进入。路易威登第一家专门店在北京王府饭店开张,阿玛尼、夏奈尔和古琦、CD跟上。专卖国际中高档品牌的国贸商城开业。
1992年 洋酒。6月,轩尼斯XO再次打入中国市场。
1992年 方便面。台湾顶新集团销售康师傅方便面,这种速食食品成了家庭必备。
1994年 诺基亚接通中国第一个GSM移动电话。2003年,它挤下摩托罗拉,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供应外商。
1994年 宝马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国人“开奔驰、做宝马”的财富大梦想由此起步。现在还可以叫“别摸我”。
1994年 超市革命。3月26日,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进入中国,超市出现了。第二年,家乐福和普尔斯马特等蜂涌而至,将超市演变成国人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先是柜组式超市,然后仓储式超市。
1997年 国美。1月1日,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开始家电零售连锁经营,人们涌进国美,挑选比其他商场便宜得多的家电产品。
2000年 主题餐厅引人关注。
---------------------*******************************---------------------------
改革开放后,零售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04年放开药店开办限制后,大量外部资本进入,从而引发了跑马圈地热,其连锁反应直接导致了更加激烈的价格战。整个行业随着软硬件准入门槛的提高,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药品零售行业进入了低利润时代,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零售行业的主角不断地更新换代,零售人对如何经营,如何获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成本控制、药学服务、消费者导向、品类管理等成为了药店零售行业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最大的是近十年。在这期间,药品零售行业的运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零售人对药品零售业使命和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获利最大的还是药品零售的服务对象——广大的老百姓。我们是最先进入平价行业的零售药店,从最初的价格战到现在的管理战,我们由开始的发展第一,到现在的管理第一,已经基本完成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为适机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德威治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玉宽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零售业是其间受益程度最大的行业。30年间,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规模化趋势明显。当规模扩大到开始形成垄断性优势的时候,它就转化为强大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零售业的黄金阶段即将到来,中国的市场潜力值得期待。零售业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周期的起点;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北京奥运会等因素,刺激消费不断增长。消费崛起推动零售业走向持续繁荣。变化带来了发展契机。2009年我们公司计划持续稳定地增开十家赢利的便利店。
邓小平有一句话:发展就是硬道理。因为这句话,我有机会先富了起来。我的观点与山西省美特好大型仓储超市总裁储德群相同,商人的企业以赚钱为目的,企业家的企业以发展为目的。当然,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湖南省常德市天成爱心超市总经理 熊文专
---------------------*******************************---------------------------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零售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这期间,零售业的业态和业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种更加丰富,业态多元并存。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整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有了质的提升。零售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和从业观念。
——宁波市启路文化生活用品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建南
棋语者说:我需要怎样的店长?
北京德威治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玉宽
门店店长在公司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零售行业是一个一切均要在终端实现的行业。店长是终端的直接管理者和战略目标的最直接执行者,店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门店的运营水平。
店长是一个终端的领导者,要有领导者的特质。零售业是一个高密度人群的行业,最终的工作要靠人来实现,所以领导者要能以德服人,做到让部下追随,而不仅仅是跟随或者被领导。零售是服务行业,一线人员压力又很大。所以,从业的人员受到委屈是常态,如果没有认同感,打造一个精诚团结,战斗力很强的团队很难。
店长是一个经营者,应该懂经营的技术。零售是高密度商品的行业,面对成千上万的商品,必须要懂一定的经营技术才能掌控。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售是高科技的企业,经营什么?不经营什么?什么时候经营什么?什么地理位置经营什么?都需要店长熟练掌握。店长要了解市场的数据,积累竞争对手的数据,还要学会收集和应用自己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准营销。
我们公司有一个店长,是从门店系统管理员岗位上成长起来的。因为系统管理员负责业务系统的维护和商品分析工作,所以,他对数据分析和应用别有心得。他做店长后,首先根据所在门店的商圈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对本店经营的商品进行了品类梳理。结果可想而知,门店的营业额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同时整体库存的资金占用却下降了,近效期商品也没有了,店员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店长还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店长在单体店中的角色很厚重,在连锁药店中,虽然许多管理工作是由总部来统筹的,但店长仍然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管理人员、商品、流程?如何控制成本,提高业绩?如何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升企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是管理范围的内容。
我们公司的店长培养是以人才储备库为基础的,门店店长从基层柜组长或优秀的总部员工中进行选拨,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实际门店的实习。如有需要,再由有经验的老店长在试用期间传帮带上任。
我们对店长的选拔,第一看个人品德,第二看责任心,最后看实际能力。因为前两项是一个人自身性质的体现,基本无法改进和提高。而实际的工作能力,却可以通过培训和规范的流程来提高。
新晋店长还要进行长期“培训”,从思想上让其认同公司的文化,理解战略的意义。在业务上,我们有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手册。在规定的大前提下,店长在自已的店内有足够的管理权和机动权。
---------------------*******************************---------------------------
湖南省常德市天成爱心超市总经理 熊文专
店长做为门店的最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信息传递的纽带,是公司销售政策的执行者,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店长应在经营者的立场上,综合地、科学地分析店铺营运情况,全力贯彻执行公司的经营方针,执行公司的品牌策略,全力发挥店长的职能即执行力,领导力和创新力。
我们公司主要是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来任命店长。我们对店长的要求是:能鼓励人,有决策力,执行力的店长。公司欢迎热爱零售行业并与公司志同道合的人的加盟。优秀店长经常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如今年公司一行五人参加了2008年联商网举办的“责任于心,畅想零售未来”的专题报告会。
在管理店长上,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管理思想,了解店长的满意度,顺畅的沟通,恰当的激励,正确看待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注意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奖与罚都以业绩考核为依据,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并确立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
天成爱心超市共有七个门店,其中女性店长5位,男性店长2位,每个店长都很优秀,区别仅在于经营门店的大小和管理方式的差异。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天成爱心超市东门店店长盛卫,我记得她是2005年8月1日加盟天成爱心超市的,到本超市之前,曾在某超市常德武陵店生鲜部门做过四年的生鲜主管,她的特点是:管理能力强,善于激励团队,目标指向明确。
每月财务部会根据年度目标制定出月度任务,再根据各门店实际情况和财务指标系数等多种因素进行调整。每个店必须要做到以盈利为目的,这是超市经营的保障。东门店每月的任务指标是最高的,但是从2006年至2008年,她带领的团队经常超额完成销售任务和毛利指标,员工每月都拿销售奖金。
她在进入零售行业之前曾是一名人民教师,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让她能抓住一切机会来为基层员工、主管培训。培训分为业务技能上的培训与心态上的培训,在员工心态培训上,她表现得尤为出色,即便是每天晨会上的十分钟她也会紧紧把握。和她勾通交流工作时,她经常提到:“一位主管如果想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已的管理天赋,就要学会巧妙地切换自已的领导方式,寻求有弹性的管理风格。”
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等工作时,她总是给我提供激励方案。2008年的春节,常德市零售业竞争日益激烈,冰雪灾难天气对超市的供货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她接到2月销售任务指标后,连夜加班拟定出一份“关于2008年春节激励理货员、收银员的奖励” 方案和一份申请奖励基金的报告。在报告中,她写道:“提高收银速度,保障卖场人流的通畅。以最快的收银速度,在第一时间内分散顾客排队的购物群,以此提升门店销售。”并详细写明了奖惩机制,尽一切可能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最大可能的让各部门主管与基层员工之间彼此合作、减少冲突。结果,2008年春节,天成爱心超市东门店是全公司完成任务指标最高的门店,也是对比2007年效益增长幅度最大的门店。
---------------------*******************************--------------------------- 宁波市启路文化生活用品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建南
门店店长在公司发展战略中应该是一个执行者和门店经营者,相当于一个链条中“扣”的角色,一个店长一个扣,把整个公司的连锁链链接起来。目前,启路的店长,大多数都由应届毕业生到门店基层,然后一步步做到店长这个位置。对店长的管理除了按照公司规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外,发挥店长主观能动性较多。店长处于第一线,很多地方需要临时应变;但并不是说任由店长发挥,而是对店长提供的想法和做法给予一些参考意见。
良好的执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店长必备的,一个优秀的店长还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要有积极的心态,做事要有耐心;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准确的顾客和销售分析能力。
你,为什么能不被忘怀?
店长不应该是“消防队员”
联商网友H/文
零售7年,曾经有两个店长让我印象深刻。在此化名为X店长与Y店长。
X店长是不怒而威的那种人,这可能和他曾经做海军教官的经历有关。
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店长”应该算得上一个封官进爵的王。王的思维的高度,决定了“封地”的繁荣程度。
那家超市1.7万平米,在当地算是最大的超市了。开业不到40天,日均客流1.4万左右,竞争对手原来的三层卖场,调整为一层了。 做零售就是做细节,大道理太空洞。 曾经有某超市的金龙鱼食用油(二代5L)比我们门店的便宜0.5元,当时,如果我们调整为同等价格,就要负毛利5%。一般店长的做法是:和竞争对手商品价格持平或者略低,他很快做了这样的决定:
1.比对手超市商品便宜一元; 2.商品仍然摆放在货架,把排面缩小; 3.商品做正常售价而非特价商品售卖。
因为排面上的东西是不出量的,卖完就补货,给顾客造成的错觉就是:我们门店正常售卖的东西比其他超市的特价商品还便宜。即减少了毛利率的损失,又树立了价格形象。 他经常对我们讲,作为一个店长,一定要在员工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威从何来?店长自己首先要非常专业,熟悉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运作,善于合理分配工作量,这样部下才会“服”。 和大多数零售小兵一样,他也是从基层做起的,他做过理货员、防损员、财务、收货、收银、企划、电工、物价员……几乎涉及超市工作的所有岗位。一开始,我很惊讶,他对我们企划部门的色标都很熟悉,所以我一点也不敢造次。我想,所有的员工应该和我的想法相同。
每个月他还会至少安排三次与团队成员单独谈心的机会,了解我们的想法。再厉害的明星球员也不能决定整个球队的命运,门店店长应该是一个领袖,可以把员工凝聚到一起,可以激发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要让自己的团队整体能力不断提升,培训很重要,当然这不仅仅指枯燥的企业文化培训,既然不能给员工加薪,至少也要让为自己打拼的人日后有加薪的资本。团队每个环节的能力提升了,店长分管事物也就得心应手了。 因此,他只需要每天上午花费一小时的时间给各部门经理签字,下午有两个小时做工作进度报告会议,除此之外,在门店基本上看不到他。他一般在附近消遣,泡酒吧、茶馆、或者在与政府部门公关。但是什么工作该提前,哪个部门滞后了,他都了如指掌。当然不是说他很会偷懒,而是善于利用手中的资源,懂得集权、懂得放权。店长不应该是消防队员,一天到晚在卖场救火。一收一放,集权与放权,这就是管理之妙。
现在想来,能做到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心态问题。他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也让我们有一种归属感。
Y店长曾今是沃尔玛某店的非食副总,做门店店长也是临危受命。他来之前,2.3万平米的卖场(深圳),一天销售额只有三万多,人力成本都挣不回来。倒不是前任店长能力不济,只因这家店在非典时期被检查出疑似病例患者。非典事件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的门店。 Y店长到门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一系列公关,拿到政府的相关证明文件。他还在在入口和员工通道处设置体温测量仪,确保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全体员工工作时间必须戴双重棉布口罩。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事件危机逐渐平息。 从管理风格来看,他属于“强硬派”。离开那家门店多年,但我仍然记得他讲的三句话:
1.“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你的,不该花的钱你一分也别想。”当时,我在向他申请活动的费用。长期以来,门店经营困难,我们平时都很节省,因此,我的初稿很寒碜。给他看时,他觉得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后来活动费用增加了好几倍,他居然很爽快的签字了。 这就是典型的沃尔玛式管理,小事情抠门,大事情阔气。他的观念是:小活动频次多,大活动几个月才会有一次,要做就做得很有影响力,只是平衡点要找准。 2.“你能不能给我画一张?” 为了扩大卖场经营面积,我们将原来的仓库区域也纳入了规划。在卖场,他问我装饰费用。粗略算了一下,然后,他问:能不能画一张,帮我省一点?当时我哭笑不得 3.“做人要像球一样。”这也是他的智慧所在。
台湾人,我的第一个上司 冯玉华/文
04年,南昌百货业刚刚起步。04年,我的职业生涯也才刚刚开始。
毕业之后,我在一家百货店做企划。这家百货店面积为4.2万平方米,一直是南昌最牛的百货店,直到它被百盛收购。事实上,收购是因为投资方开始把精力放在了地产行业。 当时,由于观念比较落后,我们的企划活动都是直接从台湾借鉴过来的,而指导我们做活动方案的人就是X经理。04年他的年薪已达到70万左右,他是台湾人,思维敏捷,做事有魄力,也很懂得培养下属。这些特质本来就是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但是他能同时拥有这三种,让我觉得他很特别,他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敬佩的一个经理。 因为X经理,我们商场的活动总是南昌最成功的。04年的圣诞节,我们做了一个圣诞树,树上挂满了许愿牌,最后,我们把出售许愿牌的收入全部捐赠给了SOS儿童村。我们的目标是单天营业额突破300万,出人意料的是,活动第一天就做到500多万,第二天做到600多万,商场本来规定10点半打烊的,结果到零点都关不了门,顾客赶都赶不走。这是我经历的最火爆的一次活动。活动是X经理和我们一起开会讨论的,他特别注意细节,包括商场门口的看板内容,他都要一再叮嘱。
许多高层培养下属就是力求“改变”员工,而他是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工作很忙,所以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培养我们的能力。他也会不定期的开办一些专业培训课,这些课件都是他出差台湾时搜集的。每一个活动并非都完美,对于我们的工作,他不是单纯地用“好”或者“坏”来评定。而是告知并分析我们的优秀和不足之处,甚至,我们会一起讨论改进的方法。
和X经理一起工作的经历,让我迅速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徒”成长为专业的策划人员。
2年之后,我在另外一家公司做企划部经理,但是,有些工作还在以他的标准为标准。时至今日,我也像他当年“带”我一样“带”我的下属。
我的老总:谢谢的最高级
梁慧姿/文
我的老总已经50多岁了,但身体非常好,说起话来声音很洪亮。他不高,有些胖,耳垂很肥厚,长得有些像笑佛,是个福相人。他原本酒量非常好,但是现在年纪大了,为了身体着想,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基本上都不喝酒了。
记得我刚到公司的时候,有同事并不认同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老总知道以后,很支持我。他总是鼓励我要大胆去做事,每当我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无限量的支持着我。所以我工作做出的成绩都离不开老总。
他有一次去广州出差,让我搭他的顺风车回家,他说这样可以为我节约车费。作为一个老总,他还为一个下属这样着想,真的令我很感动。
我们商场主力店招商一直都很困难。所以老总还要亲自参与主力店的招商工作,我曾经无意间听到他打电话给一个商家,才知道招商的艰难。在商场开业前的日子里,他只休息了一天。他工作认真、坚持不懈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去学习。
[ 联商论坛互动话题 ] 你理想中的店长是怎样的? http://www.linkshop.cn/club/archives/2008/327467.shtml
网友[完美天使]: 1.生活上的关心 1)生活上多点关心员工,业余生活多点了解; 2)对员工的个人兴趣要尊重; 3)对员工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帮助; 4)对员工不良的生活习惯给予纠正; 5)把员工的吃住安排好; 6)善于把生活与员工分享。
2.工作中给予提携 1)发现员工不足时给予帮助整改; 2)把工作不足点记录人事档案; 3)把个人的特长教给员工; 4)发现员工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树立榜样; 5)协调好同事关系; 6)帮助新同事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环境,杜绝排斥; 7)帮助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态。
3.对员工的情绪管理 1)当员工与你顶撞时,应冷静的对待; 2)当员工与员工之间发生冲突时,要马上停止; 3)当员工与你抱怨其他同事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哦,是吗?待会看一下); 4)当员工抱怨公司时,先查明抱怨的问题是什么,并表示会与公司的领导协调一下。
网友[吉祥星]: 我心目中,好的店长应该: 创造公平公正的平台。拥有健康的体魄、超前的思维意识、专业的工作水准。身体力行的带动,适时专业的培训。以店为家,以店为荣。
网友[H]:既然不能给员工加薪,至少也要让为自己打拼的人日后有加薪的资本。
网友[H]:店长不应该是消防队员,一天到晚在卖场救火。一收一放,集权与放权,这就是管理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