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好还乡
作者:何朕乔;出处:《店长》2008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二十出头少年郎,别人家还做着展翅高飞的美梦,抑或正沉醉于摇滚、艺术、运动的爱好中。有人却经历了毕业分配、工作下岗的职场挫折。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本篇受访的主人公——现任山东济宁爱客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房淼选择了创业。1998年,刚满22岁的他开始在商场搏杀,五年后爱客多引帆启航。五年又五年,创业路上的点滴,话匣一打开,如诗如歌。

有准备,无惧竞争
  “区域为王”是采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同为零售创业人,辽宁兴隆董事长李维龙的成绩让房淼相当敬佩,对其区域为王的战略要点非常认可。

  “我们的企业主要在济宁市区一带发展,已开设的门店有五家,正在洽谈签约有三家,都要在年底前开出来。从行业横向角度来看,发展速度不算快,我比较求稳,之前一直保持一年开一家门店的惯例,但是零售业的面貌日新月异,外来品牌的进驻愈来愈频繁,不变不行!”

  这句倒是大实话,一条鲶鱼可以掀动整个鱼盆。何况济宁是一座二线城市呢,本地品牌的大卖场竞争已经水深火热,爱客多就避开趟这条千尺深的“桃花潭”,将业态定位在便利店和大卖场的临界点上。“我们的门店其实是放大化的便利店,面积在1000平左右,标超是500到2000平之间。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日需品,不涉及高档的精品百货。因为当地这块市场的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小——主要是消费者还没有完全形成便利店购物思维,像7-11、快客这些外来强势便利店品牌,济宁市区目前还没有。但是压力依然存在,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网点覆盖面广,本地品牌的知名度和低成本优势——我们有自己8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外资巨头在本地一般只开设一家门店,好比是雄狮,我们是一群狼。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卖的就是实在
  景阳岗的“三碗不过岗”引来了英雄盖世的武二郎,才有了“赤手拳打猛大虫,醉眼脚踢蒋门神”的佳话。同为山东汉子,房淼的爽快憨直颇有古人之风,经商亦如是。

  “爱客多不喜欢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促销,我们就是实实在在做商品。把优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质量要保证最好,价格虽保证不了最低,但是供给绝对充足,服务肯定实在。”底气来自实力,爱客多不但有蔬菜基地,下一步也要把养殖场纳入体系;批发起家让房淼成为采购专家,分门别类的商品采购价他了然于心,和供货商的铁交情也保证了采购的低成本运作。

  济宁市区是爱客多的运作大本营,消费群体也就复杂多样,既有白领人士,也有普通工薪阶层,因此房总的下一步战略规划是发展小型便利店、社区店,作为业态补充经营,打造“济宁人民自己的连锁超市品牌”!

能者,上!
  命题:企业目前最大的困扰?
   ——资金?No!人脉?No!

  房淼愣了一下,无奈笑笑:“人才很紧缺,首先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带领不了团队。以前又太放松自己,自我感觉挺好,学习动力缺乏,所以团队建设不足。现在醒悟过来,开始有所转变,加快人才建设步伐。以前爱客多是“11原则”,一年只开一家门店,五年只开了五家,但是今年打算开4家,明年的开店计划是10家以上,店长空缺谁来补?想想就头疼。”

  爱客多开始广纳人才,也解了燃眉之急。但饮水思源,企业的振兴还得靠子弟兵!内部发掘培养才是根本之道。于是76年生人的房淼成了管理层的“老人”。

  年轻团队的优点是执行力较强,速度较快,敢想敢为,缺点就是冲动,缺乏经验。房淼强调现在决策策略就是把时间拉长,问题考虑得更清楚,手下这支年轻军若是充分打磨,有戏!

  门店作为销售终端桥头堡,店长的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对店长的管理有专门的绩效考核,但是销售指标我认为是策略而不是目的,主要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动自发地为企业创造利润。对店长最大的支持在于信任,我要求营运、采购、财务部门成为所有门店的110,店长有需要,一个电话就要及时为门店解决问题。”

  房淼谈到了企业内部选拔的典型:有一家门店的店长,来到爱客多之前完全没有行业经验。06年到门店,从基层直接做到了店长。销售额是来店时的3倍多,人流量翻了一番。伯乐相马,慧眼者也乐此不疲。“我们招聘人才,从来都不问以前的经历,是否有经验,关键看态度和学习自觉性。只要肯吃苦,肯动脑,对企业、行业充满热爱,就是我们欢迎的人才!”

成功,说难也不难
  十年前,房淼初涉零售深水,从事批发。当时他开了一家小超市,只有100余平米,精打细算,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哪知隔壁突然要开出一家1000平米的竞争超市,摆明不给活路?要生存,就要主动出击,当时资金和硬件方面不具备做标超的条件,房淼硬着头皮去做便利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命运左右手始终推动着他的人生之路,创业故事也因此迎来海阔天空。

  “以前是喜爱零售,现在是深爱。”一周七天,只有半天属于自我和家庭,房淼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学习,网络、杂志、会议、考察,陀螺似的游走于各点之间,只为了把爱客多建设得更快更好。

  “成功虽然要经历许多磕磕碰碰,但是只要下定决心,付诸行动,踏踏实实去做,要成功并不困难,可是有大部分的人就是倒在过程中,甚至就只差了一层窗户纸。”

  房淼自己曾经遇到一次痛苦抉择:开设第三家店的时候,家人朋友,员工下属都举了反对牌。门店面积接近8千平米,选址口碑很差——之前门店的老板跑了。大家一致认定盘下来经营的条件不成熟。开业以后业绩也不是很好,去年一家强势品牌在对面开出了店面。“当时我想要关门了吧,结果一年后还存活着。原因是我要求我的团队抱着虚心求教的心态,接待同行进入本地市场。学习,反而对自身是个促进。”

  柳暗花明又一村!平和朴实的心态才是竞争的最佳利器,爱客多正在应证这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