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零售︱回归营销本质 | ||||||
| 作者:周勇;出处:《店长》2008年7月号 总第34期 | ||||||
|
||||||
|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居然让大学老师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很震惊,更感到惭愧! 最近在日本福冈机场购物,他们的促销形式与国内的许多商场区别很大。以抵用券为例,第一,抵用券可购买任何商品;第二,多张抵用券可合并使用;第三,抵用券使用期限为一年。这样的营销方案不仅方便了顾客,而且促进多次循环购买,扩大了销售。 我们常常到百货公司去,电梯设计的改变也体现其营销理念的变化。日本百货公司的上下自动扶梯都在一个方向,这样顾客上下楼层就十分方便。国内百货店的楼梯往往是上下不在同一面,顾客要转一个弯才能上下楼梯。有专家认为,这是为了让顾客多逛多看多卖。多楼层的超市以前也强制要求顾客先上三楼,然后逐层购物,如今很多超市已经改变这样的设计,让顾客自由进入,这是一种进步。 如果以顾客不方便为代价,从营销观念角度来看,那仍然是“内部导向”的营销模式。这样的营销模式很难真正获得顾客的认同。 中国古人经商有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不言利而利自生!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对顾客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营销的关键是要从细节入手做好服务工作。在日本百货公司,试衣间备有皮带,供顾客使用。在日本宾馆,大堂服务台前放置了一个小矮凳,顾客无须弯腰就可以把小件行李放置在小小矮凳上。在中国台湾的7-11便利店备有在雨天供顾客免费取用的餐巾纸。在北京的7-11,我也获得过他们的优良服务:我在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要求便利店服务员给我加热,服务员始终带着微笑为我服务,加热以后再给我套上一个杯子,并双手将加热好的水递给我。这个“加热+加杯”的动作很令人感动! 有一次我去看望我的大学老师,老师向我申诉:她回家的时候正好下雨,就在家门口的那家便利店躲雨,没想到不一会儿,店里的服务员就不耐烦:“你不买东西老是站在这里,影响我们生意!”我老师已经80多岁了!我在这个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居然让大学老师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很震惊,更感到惭愧!点滴小事,反映出一个公司的经营理念。细节要符合顾客的核心需求,如经济型酒店,顾客的核心需求是:热水澡、睡好觉、发邮件。所以,卫生间、床、宽带是核心需求所要求的设施,如果其他设施齐全而这三样设施出问题,就不是令人舒适的经济型酒店。 回归营销本质,关键不在前端,而在后端。营销这东西,常常忽悠人。有人研究了过去120多年来30多个行业中的150种策略,大多数企业以价格竞争为本位。营销理念的宣传虽然已经从红海进入了蓝海,但在实践行动中,人文营销仍然很难做到,面临很多障碍。为什么?因为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人文关怀链”,所以,人文营销只能停留在理念和口头上。如果职业经理没有人格尊严,辱骂将成为管理的基本方法;如果服务人员没有职业荣誉感,怠慢将成为服务的基本状态。 人文营销首先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员工(感恩员工);其次要对社区做出贡献(回报社区);再次要让顾客感受快乐(善待顾客);最后还要主动面向公众(接受挑战)。 要建立起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善意传递形式:关心员工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是前提,结果是形成帮助顾客的服务态度;使员工了解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情是前提,结果是由于熟悉业务能为顾客提供有效帮助;树立整体观念增强员工责任心是前提,结果是热爱本职工作设法为顾客解决问题;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员工是前提,结果是把顾客作为自己的亲人对待;向员工授权支持员工作出决定是前提,结果是员工能够灵活应对和处理服务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说,公司的事,说大也不大;家中的事,说小也不小;员工说,家中的事,说大也不大;公司的事,说小也不小;员工行动:诚心诚意服务好每一位顾客;顾客感受:处处令人愉快舒适,想起来好,看起来好,感觉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