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读《第一团队》有感
作者:铂程斋;出处:《店长》2008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一、
  有一天过马路,突然发现过去的红黄绿灯全改红绿灯了。黄灯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一个提醒,或者警告,就是说:等一下没关系。

  大伙都明白这个理儿,但都在心里惦记着:我猜一猜,赌一把,掐着该换灯了吧。哪有每次都掐得着的道理,总有几次掐在警察手里。闯黄灯要罚款啊,大家不乐意了,于是,大家都说干脆就把黄灯改红灯算了,这样省事。于是黄灯就没了。

  每天,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面,都在上演类似的一幕。往小了说:这是贪小便宜,习惯不好。往大了说: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或者说,就算有契约,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不就是个规定嘛,人定的,当然可以随便改了。

  不过,这样的契约,还算契约吗?

二、
  《第一团队•携程和如家》是一本介绍携程团队如何在互联网创业的经典案例。

  其中,最令我感慨的还是,关于这个第一团队的契约精神的建立和履行。

  四位创始人中,没有领袖,没有国王,也没有大哥。在这个团队里,不是依靠权威,而是依靠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契约精神来维系组织的稳定,并且取得了持续的成功。

  机会每个人都会遇到,有没有运气遇到,遇到机遇能不能把握。能把握机遇,能不能同舟共济,能否做到君子和而不同。这才是携程团队的难能可贵之处,值得我们细心品味和学习。

三、
  有人说: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这话一点不假。

  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龙变成了虫?

  几个哥们在一起做事业,开始的时候,可以称兄道弟,可以抛头颅撒热血,可以两肋插刀,可以共渡苦难。一旦有了利益之争、权利之争,反目成仇、鸡飞蛋打的,谁跟你是兄弟?两肋插刀?插兄弟几刀吧?!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相信管理的神话,至少在创业的团队里面或公司的高层,基于“控制”的管理思路是不恰当的。

  我宁愿相信管理或企业文化是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基于对人性的基本理解。

  人性是什么?每个人都没有理由伤害自己。每个人都在追求适合自己的定位、成功和价值观、财富观。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有他要的部分,他一般就可以自己去做,自己去追求上进,自己愿意去奉献。如果他有力气没地方用,就只好走人。如果他气愤,感到没有路的话,才会去走歪门邪道。

  与其成天惦记着怎么用摄像头监督员工,用空中楼阁忽悠伙伴,还不如简单一些,人变诚实一些:这年头,谁比谁傻啊!

  建立一种有契约的机制,比去学任何厚黑学的手腕,更轻松,也来得更持久。

  中国很多创业型的企业里面,人才是有的。老大也是非常能干的。但是,一般也是一支独秀的。一个团队或组织需要领导,需要统一思想,或拍板的人。但是,一言堂带来的是往往是恶果:溜须拍马的人团结在领导的周围,而意见相左的人开始还嚷两声,后来觉得关自己鸟事,拍屁股走人。其他的人,则噤若寒蝉。

  这就是利益搏弈的简单逻辑。没有合理的利益机制,管理也顶个屁用。

  所以说,很多中国的创业型企业,刚开始还红火,还没红透呢,就散伙了。为什么呢?

  有了钱的人想独吞,干了活的人没有了指望。这事业,还做得下去吗?

  在所有人眼里,公司是老大一个人的,其他的都是鸟人。那好,鸟人都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