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李红梅:永争第一创佳绩
作者:王震;出处:《店长》2008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商界,李红梅无人不知,除连续五年担任宏运商厦总经理及筹备新开宏运百货(葫芦岛)公司外,还有诸多社会身份及荣誉,如连山区人大常委、葫芦岛市劳动模范、辽宁省知名企业家等。

  葫芦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渤海湾畔的一座新兴城市,截止到2007年底,人口280万,被称为“关外第一市”、“北京的后花园”。1999年,宏运集团并购国有商场并组建了葫芦岛宏运商厦有限公司。2000年5月18日开业纳客至今,经过八年努力,宏运商厦已成为年营业额超过4.6亿元,固定资产达5亿元,员工1300名,营业面积1.5万平米的综合性百货店,成为当地百货业龙头。

  宏运百货(葫芦岛)公司更是拉开全国招商帷幕,经营面积四万多平米,预计将于08年12月底隆重开张。

永不服输
  初入职场,李红梅是一个事业单位的会计,享受着朝八晚五的固定生活模式。生性不服输的性格始终让她不甘心耽于安逸。

  她小试水性,自己下海做起了买卖。头脑敏锐,并善于捕捉商机,很快让她在商海站稳脚跟,并小有成就。但很快,她开始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高档舒适的购物环境情有独钟,自强、自信的她,决定投身当时的本市最好百货商场——宏运商厦,从销售经理的岗位开始逐梦之旅。

  2003年,时任公司百货总监助理的李红梅接到董事会通知,她要当宏运商厦的掌舵人了。她感到身上的担子骤然增加,但一股更大的动力和责任感让她迅速进入工作角色。遇上非典,当时有人恶意中伤商厦信誉,使得商厦经营一时陷入低谷;李红梅毫不胆怯,积极应对市场,主打诚信牌,带领宏运商厦全体员工锐意改革、不断进取,迅速扭转被动局面。

  2004年,商厦获得“全省商业战线抗非典先进单位”和全市唯一一家“绿色商场”称号。

  李红梅接手宏运商厦时,商场品牌定位不清,经营理念不明确,供应商更是人心浮动。她静心分析,发现商厦并不缺乏人气,也没有资金问题,而是没有明确的企业定位,没有清晰、坚定的经营思路。

  李红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践行“温馨、舒适、时尚、实惠”的经营理念。她率先引入国际知名运动品牌addidas、NIKE等,引进周大福、六福等珠宝品牌,首先做到品牌升级,满足了中高端消费阶层的需求。甚至,在沈阳、大连等一类城市才能看到的新品牌,也有不少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在宏运商厦。

  其次,经营规模升级。从开业之初的10大类、4万余种商品到目前的10大类、15万种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高、中、低层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最后是经营业态和环境升级,为了留住顾客,让顾客在享受中购物,宏运商厦加大商场内经营环境的改造和升级。室内中庭设计、完善中央空调设备,内部装修高贵典雅化。

  李红梅不断调整商场经营结构和品牌布局,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目前,宏运商厦一层经营5000平米的综合超市及日化商品区域;二层经营鞋品、钟表珠宝、小家电及运动休闲名品;三层经营精品男装及高档女装,共有200余个国际、国内名优品牌,2万余种款式;四层经营家居及床上用品、高档内衣。经过8年运作,宏运商厦将商品定位为中、高档,锁定中高消费人群,引领葫芦岛高端消费市场。

亲情服务
  “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每一位顾客”,是宏运商厦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作为一位知性、优雅的女性,李红梅格外重视员工内在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将形象视为生命,把真诚和亲情送给顾客。宏运商厦几年来制订并推行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方案》,在营业员、收银员等岗位上开展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并注重日常培养与考核,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达标一个推荐一个。

  2003年以来,商厦将每年七月定为“亲情服务月”,通过亲情服务月活动的开展,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准。2006年评选出“服务标兵”22名,2007年评选“服务之星”26名,还开展了“收银之花”、“运动导师”等服务品牌的创建活动,并组织开展了赴外演练活动。商厦也获得了“全国诚信单位”、“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优秀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先进企业”,省、市“消费者满意单位”,“辽宁省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等殊荣。

  严管深爱,工作标准与人情相分离。李红梅说,要想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零售店,就必须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制度化,在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宏运商厦里没有供应商敢染指假货,因为一旦被发现,商厦便立即责令下柜,清除出场;“管理严格、制度第一”已然蔚然成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已形成习惯。

  李红梅对员工的管理也突出一个“爱”字,与她一起摸爬滚打的员工私底下更愿意叫“红姐”,她对下属员工的爱似春风润物无声,宏运商厦有一本厚厚的《企业规章制度手册》,里面涵盖了宏运商厦建店以来的所有规章制度,每名新入职的员工都要系统学习。她为经营管理人员每年送上一本好书,让大家在忙碌工作之余能静心思考。

团队至胜未来
  李红梅不无感慨,要想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就要有一套严细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度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但不能塑造人的性格。于是她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属下,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以诚相待。
一位老总的个人魅力可以大到什么程度?从宏运员工的回流潮能看出一些。二进商厦的办公室马主任认为,“和李总在一起工作,心里踏实,愿意实心实意地为企业做事,而且上升的空间也大。”

  出于远虑,李红梅对企业的人才梯队并不满意,“虽然近几年,从基层选拔了一批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张,人才的储备已经出现了真空,而外来人才又很少愿意到葫芦岛来,因为地域和商业的空间原因,更多的愿意到沈阳、大连等一线城市。

  据了解,葫芦岛当地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竞争也十分激烈,而且宏运集团(宏运商厦、百货公司的母公司)的商业触角更不局限于一城一池,预计将在三至五年内有大发展。我们求贤若渴,希望能有更多商业人才加盟宏运。”据李红梅透露,宏运集团的地产领域已经延伸到了沈阳、大连、阜新、朝阳、铁岭等地,甚至在新疆也有宏运产业的足迹;宏运商业集团也将于年内正式组建,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三级市场的“本地虎”宏运商厦战胜了不少外来“连锁大鳄”。在那些连锁大鳄的眼里,葫芦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沛的消费能量,是人人得而食之的“大蛋糕”。面对外来竞争压力,很多人对宏运商厦的经营前景一度看衰,但李红梅信心十足,“我就喜欢这样多店并举的竞争态势,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时刻清醒,不进步就意味着倒退,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我希望外来商业进驻葫芦岛能够带来一种全新冲击,同时也逼迫我们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事实证明,在葫芦岛地区风起云涌的持续商业竞争中,进一步立稳脚跟的,恰恰是李红梅所带领的年轻宏运人。


特别链接:
李红梅,出生于1963年5月3日,1993年毕业于刊授党校经济管理专业。
1981年~1990年,滨海大影院任出纳员;
1990年~1995年,滨海大影院任会计;
1995年~1999年,下海经营服装;
1999年9月至今,历任宏运商厦部门经理、百货总监助理、业务部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经理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