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浙江海港超市朱晨耀、朱正耀兄弟俩来拜访联商网,交流连锁经营的一些心得,以及希望联商网能为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经营人才。海港超市主要在浙江嘉兴下属海宁市经营发展,主营社区标准超市,弟弟朱正耀担任董事长,哥哥朱晨耀是总经理,特别重视“头脑风暴式”培训以及IT系统建设,公司近两年的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可是由于最近世纪联华、沃尔玛等连锁巨头的门店相继要在海宁市开张,经营规模的不对称导致海港超市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这也是他们兄弟两位到浙江省各地考察市场,寻求合作,寻找优秀经营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商贸流通业也十分发达,但就连锁业而言,却一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连锁企业,目前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宁波三江”也就是约40亿元的年销售规模,而且大部分在二三线市场。这一点不像临近的兄弟省份江苏,江苏省有苏果、苏宁、五星、宏图三胞等全国性连锁企业。浙江省各地市的经济都比较发达,故而几乎所有的地级市、县级市都有一两家销售规模上亿元的中小型连锁企业,但是销售规模十亿元以上的大中型连锁企业却寥寥无几。家友、慈客隆、浙江供销超市等连锁企业在年销售规模达十几亿元时被分别被联华、华润、物美等国内连锁巨头并购,前两家被并购后都体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而供销超市的并购效应暂未体现。
“浙商”被誉为全中国最会挣钱的商人,他们的触角深入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凡是有商机的地方,必然有浙江商人的身影。在连锁行业,也有一大部分浙江商人在全国各地开连锁超市,或加盟联华、华联等大型连锁品牌,或自创连锁品牌,在某些三四级市场的空白点,开设几家或者几十家,规模大小不等,有上百平米的迷你超市,也有上万平米的购物中心。这些浙江商人开设连锁超市的目的就是挣钱,每个店每年挣几万元、十几万元不等。从单个门店来说,他们挣的钱并不多,但从整体来看,对于“个体老板”的他们来说,挣的钱还是可观的。这些浙江商人开店的底线就是不能亏损,一旦出现亏损状况,就立即调整,亦或关店。在这些中外零售巨头的触角还深入不到的地方,这些连锁超市的生存状态还是不错的。同样,规模效益是制约这些连锁超市生存发展的最大瓶颈。
通过与一些优秀中小连锁企业老总的交流,发现目前尚属经营良性的中小超市企业大致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自我认识很清楚,不盲目扩张,就是“不开大店,专门开小店;避开竞争激烈的城市市场,重点开拓城郊及乡镇市场;坚持专一连锁业态,不轻易跨业态经营”。第二,有自己的底线,面对诱惑有较强克制力,尽管是中小连锁超市,却也是各自区域的龙头企业,难免受到各种政府形象工程的诱惑,很多看似黄金漫天的机会很可能就是埋葬自我的坟地。第三,重视IT系统建设,为公司的良性成长打下坚实基础。第四,都觉得未来的路还很长……
近些日子,因全球、全国的经济形势恶化,中国零售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进而部分连锁企业的销售增幅已经放缓或下滑,在未来一段时期之内,宏观环境对零售业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大。浙江本土连锁超市乃至浙江商人在其他地方开设的连锁超市所面临的情形,对全国其他区域的连锁超市而言,应该具有代表性,如何应对目前复杂的宏观环境,如何跨越规模经营的瓶颈,如何与大型零售巨头错位竞争等都在考验零售人的智慧与神经。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些连锁企业把自己融入更大的平台,寻求更大发展;有些连锁企业收缩战线,固守区域市场;有些连锁企业在苦练内功,“广积粮,缓称王”,等等不一而论。企业刚刚上市的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在谈到自己的创业心得时,引用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宁愿做正确方向的乌龟,也不做错误方向的兔子”。
未来还有多远?活着就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