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百大】张同祥:零售业不能迅速成就梦想
作者:诸振家;出处:《店长》2008年1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1995年,海南乐普生投资集团在安徽投资兴建了安徽乐普生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并于当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这是安徽第一家外来投资的百货,当年“乐为普通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广告语,合肥市民至今耳熟能详。

  而就在2008年1月,安徽的零售巨头合肥百大集团正式宣布成功收购安徽乐普生商厦,这对当时的安徽零售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大震动。论及此事,现任合肥百大乐普生商厦总经理张同祥感触颇深,“4月20日晚上撤场,4月21日晚上进场装修,5月1日准时开业。通过一个多月的运行,效果非常理想,我们感到很欣慰。”面对笔者,张同祥不断地重复着商场的定位问题,的确,当初合肥百大收购安徽乐普生后,关于接下去的乐普生定位问题,外界一直议论纷纷。

第100家店
  安徽是一个内陆省份,零售业起步比较晚,规模和基础相对会薄弱一些,不过这几年发展较快,而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则是整个安徽商业发展的中心,对皖南与皖北的辐射力都较强,随着合肥商业的繁荣,周边地市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对于合肥来说,除了百货店数量的增加,营业面积的扩大,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外,新业态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成熟。我们相比国内的一些商业繁荣、发达城市,虽然在新业态方面会有差距,但已经开始出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了。”张同祥很有信心。

  96年,合肥有四大商场,老牌的合肥百货大楼,新锐的鼓楼商厦,安徽乐普生商厦以及安徽商之都,这四大商场当时的体量都在一万平米以上,所处地区统称为四牌楼商圈,由于彼此相距不远,竞争异常激烈。“合肥百大是在变革和竞争中发展。从98年百大重组合肥商业大厦,兼并四方商厦迈出并购的第一步,到08年这十年时间里是市场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十年,也是合肥百大裂变的十年。如今的百大,已经从单一化的百货经营,转向多业态、多元化经营,在安徽已拥有14家现代百货店,70多家合家福超市和22家百大电器卖场,而百大乐普生商厦正好是第100家店。”说到这里,张同祥拿出一张有相关报道的合肥某报,自豪地指给笔者看。

“铁三角”里梦幻一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孝口商圈是合肥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后来逐渐被以鼓楼商厦、商之都、百货大楼、乐普生为代表的四牌楼商圈超越。究其原因,张同祥认为是中型商场的业态输给了大型商场模式,属必然结果。

  目前四牌楼商圈内有3家合肥百大的店。这么多家店挤在一起,竞争不可避免,“百大集团已经有意识地去进行错位。拥有49年历史的合肥百货大楼,一开始是定位在大众消费工薪阶层,06年做了适当调整,最终定位在百姓名品中心。如果一家百货店一直定位在搞特价,特卖品的话,是没有前景和生命力的,毕竟作为一家百货店,需要提供给消费者的是综合体验,选择一些老百姓认知度较高的成熟知名品牌,围绕这样一个定位,顾客群就很明确了。我们在引进商品品牌、提升服务、改善内部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立竿见影,百货大楼历史悠久,但硬件落伍,面积较小,很多品类发展受到约束,由于它的美誉度、影响力较好,成交率仍然持续走高,07年的销售额超过了6亿元,创历史新高。”

  “处于同一商圈的鼓楼商厦,在开业之初,与合肥百货大楼确实有所冲突,后来百大集团引导鼓楼向中高端发展,所以它现在的定位是面向城市的中高端消费群体,比如公务员、银行职员、小白领等消费能力强的群体。相对来说,这部分的消费数量比较庞大,去年鼓楼商厦销售额达到9.1亿,在安徽省排名第一。”不过鼓楼的硬件方面存在不足,比方没有停车场,商场中厅较小-化妆品发展势必受限等。张同祥略有遗憾。

  “我们收购安徽乐普生商厦后,刚开始它的定位与合肥百货大楼相似,经过多次内部讨论,针对其地理优势,把它定位在时尚店,品牌上更贴近普通消费群体,对比同样定位于时尚的鼓楼商厦,它的消费群体更加年轻。通过我们的营销推广,重新开业的乐普生,日常销售均达到公司预期。这样一来,除了奢侈品,这三家店基本上把所有的客群都包括在内了,我们百货店的业态更加完善和丰满了。”

自下而上的公司管理理念
  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合肥百大更多地赋予了员工参与管理的权利,自下而上的公司管理理念,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日见高涨,同时也起到了一个熟悉、了解的作用,“合肥百大制度的制定是民主的,通过不断的讨论,完善、定稿。一旦确定下来,执行是不折不扣的,因为大家都已经理解了。”

  忠诚和勤奋是百大人一贯的特质,因此合肥百大的员工流失率极少,而由于其文化包容力较强,自然又吸引了大量人才。但张同祥依旧坦言,“零售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招人,虽然我们企业的人员流失率非常少,很稳定,同时内部的锻炼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面对下一步的继续发展仍然存在很大问题,相信这也是很多企业都会碰到的难题。”好在,合肥百大集团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启动“双百”工程与举办两届MBA班(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积极培养中高层管理者;另外,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再次整合资源、人才,使企业良性发展。

一直在学习、摸索
  零售业的辛苦有目共睹,工作内容也很琐碎。谈起自己十几年的商业经历,张同祥不无感慨。“97年从安徽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商务局,阴差阳错地进入商业领域,然后下企业,后来就去了鼓楼商厦,做营销、文案策划。06年9月进入合肥百货大楼。一做就是十几年,一直在学习、摸索中。”

  “从事商业的这些年,零售业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痛并快乐着’,有很强的挑战性,这是个比较辛苦的行业,但更是个快乐大于辛苦的行业。它不是一下子能成就梦想的地方,它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工作,日积月累去努力。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有朝气的行业。”张同祥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