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超市】冒兴林:店里有个“微笑风云榜”
作者:何朕乔;出处:《店长》2008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07年底以来,“易初莲花”陆续更名为“卜蜂莲花”,并积极尝试建设社区超市,位于上海虹口区的新港路店成为首家试点门店。如何调整商品结构,如何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如何增加客单价、如何在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社区超市运营难点?店长冒兴林向笔者一一道来。

和商业地产结合
  新港路店所在的物业大楼共四层,总建筑面积为14000平米,营业面积是11000平米。办公区域设在最顶层,由于会议室里正在进行员工培训,采访地点安排在了隔壁的办公室。

  正值而立之年的冒兴林很直率。但提到目前管理的新港路店,他的言语中多了一些谨慎。和所有的社区超市格局相仿,超市第一层是商业区,引进了麦当劳、面包新语等餐饮品牌;卖场区域在第二、三层,生鲜和食品部分的面积约为2300平米左右,而超市的自营面积是9800平米,所占比重可见一斑。

  “新港路店是公司第一家立足社区,为居民提供所有日常服务的门店。主要特色在于门店是采用类似商业地产的运作方式,整合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还设立了社区服务配套项目,能够提供维修箱包等便民服务,保证社区居民一站式消费需求能够实现。卜蜂莲花自有的生活馆也是主打项目,目前定位更接近百货,公司有专门的招商部负责管理,将品牌效应聚集,提升门店的人流量。”

  新港路店是今年7月10日开始正式对外营业的,从顾客认同的角度去看,冒兴林认为效果不错,证明这条和商业地产结合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从销售角度去看,他觉得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是老城区,有不少棚户区,消费人口的购买能力有限。随着市政工程的动迁,商业地产也会进一步得到开发,现在差不多还有1万五千户居民尚未拆迁,不过已经有不少高层住宅陆续开盘,相信将来也会带动销售。”

服务要精耕细作
  虹口区人口数约70多万,门店3公里区域范围内有许多社区,更少不了竞争对手店。家乐福、易买得、物美、农工商的超市纵横交错,要在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打造门店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一般都是追求质优价廉,根据当前消费群体特征,我们的竞争策略就是留住原有顾客,吸引年轻新顾客。”

  在商品结构上,新港路店每日会推出高品质食品和深加工生鲜产品,吸引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顾客群消费;在服务质量上,首先是改进和提升,这已是门店工作重点,也是员工培训的核心内容,所有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一周的友好服务培训,主要是理论结合现场实践。其次就是保证食品新鲜,冷链的监控、商品的检查、温度的恒定、陈列的整理,每天都有专人负责跟踪记录。

  冒兴林表示,“新鲜每一天”也是卜蜂莲花的宣传口号。所以他在门店管理中非常重视顾客投诉。全店有三、四十位主管,每天早班会上一起分析日常销售数据,将顾客的反馈情况和投诉意见整理分类,找出质量问题的源头加以控制。

  “我们的原则就是只要有投诉,先处理再追究责任,要让顾客觉得满意!”新港路店把服务和员工业绩考核联系起来,每一台收银机都安装了满意考评器,让顾客对收银服务当场打分;门店提倡员工要对顾客致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办公区的墙上设有专门的微笑风云榜,每月一期的“微笑大使”评选也是门店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店长管理另辟蹊径
  新港路店目前共有直属员工380人,促销员360人,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七八千人,总共有2万多个品类。论规模,在卜蜂莲花系统里算是中型卖场,冒兴林在门店管理上得心应手,但他的店长资历仅有一年。

  “我对商品的敏感度较高。公司的部门经理设置主要分非食品、食品和营运等三个部门,我都做过。营运经理实际相当于副店长,不但要把握门店进出销售,也要懂得运转流程,还会涉及到财务。除了商品价格和属性,我对公司使用的内部系统很感兴趣,日常也在学习。因为商品销售的好坏,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光看数据系统就能了然于胸。”

  冒兴林喜欢和专业人士交流。把图像报告和超市运营联系起来,跟技术人员讨论分析,把抽象的数据化为实际操作依据,“通过对每日每月每季度商品销售情况的了解掌握,门店运营,商品的采购、谈判、配送就会更加顺利。”

  团队建设也是他所专注的,他认为团队凝聚力的提升也要依靠管理者的个人魅力。“零售业压力很大,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内容,贯彻执行下去,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员工帮助。当然,我自己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下属,如果我对业务不熟悉,就没有说服力。适当的时候,给员工减压,让他们明白完成任务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冒兴林和他的主管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活动,打个牙祭小聚,在轻松的氛围里互相沟通。“员工成功也等于我成功,所以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正大让我有归属感
  1996年,家乐福成为第一家登陆上海的外资超市。97年,正大集团也在上海开出了1号店——杨高南路店,当时做得非常成功。2003~2005年是国内零售业的黄金发展期,随着门店数目的增加,原有的易初莲花开始转变,朝着国际化和时尚化迈进。“更名为卜蜂莲花,是和泰国本部称谓对应,logo的颜色从绿色变成红色和黄色,给人的感觉是醒目、有活力!”

  冒兴林是江苏南通人,谈起和零售业的结缘,多少也有些误打误撞的成分。200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在人才市场上投档给正大集团的管理培训生招聘。之后是培训主管,然后是部门经理、副店长,直到07年正式成为店长。

  “当时我想留在上海发展,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选择超市工作也是出于好奇,我比较看好超市的发展前景;二来正大集团是知名外企,能够进入,我自己也觉得很骄傲。

  虽然大学里念的专业是经济管理,但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区别非常大,冒兴林经历了一系列适应过程。“现在回头去看,门店管理的基础也是在读书时打下的,‘理论来自实践’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时代在改变,卜蜂莲花涌现出更多的年轻店长,冒兴林自然不敢怠慢。他会去竞争对手店参观学习,在卖场陈列和DM的制作上改进,以吸引客流量。业余时间,他还参加在职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培训,英语也是他的近期学习重点。“这是一位相处过的外籍店长给我的启示,加强英语口语就能方便交流,能学到更多更好的管理经验。”

  “零售业的确很累,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我就找到了归属感,就像当初进正大时的感觉,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