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损耗vs提升加工技能
作者:何拥军 陈仪;出处:《店长》2008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生鲜经营除了着重打造高毛利率商品外,如何在配送、加工、储存、销售中减少损耗,也是保证高毛利的重要因素,这也成为广大店长关注的话题之一,《店长》从联商论坛选取济周、carlzhxa等联商网友的相关看法,结合几位资深生鲜店长的特有经验,希望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控制生鲜损耗的关键点
  联商网友 济周:
  1.掌握商品加工、保鲜、陈列、销售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损耗。
  2.掌握好进货量。掌握好主要商品的的PI值 (即每1000名顾客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如:某店豆腐PI值为56块,明天预计来4500人,那么在豆腐的订货上,初步考虑可以订260块(若天气和气温没有什么变化的话)。
  3.在销售上掌握削价销售的时机。
  总之,若想控制生鲜损耗,就要在源头上治本。而治本方法不防从上述三点入手。

  产生生鲜损耗的主要原因
  联商网友 carlzhxa
  生鲜商品没有损耗是不正常的,只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占比)中,所以损耗控管是生鲜主管管理能力的主要体现,生鲜损耗主要产生的原因有:订单不合理、收货不标准、库存管理不当、排面管理缺失、现场销售混乱、加工制作工艺错误、设备保障不良、偷盗、包材控制不严。


浅谈生鲜损耗的控制

何拥军/文

  生鲜是超市内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具有强大的集客功能,能为超市吸引大量客流。超市如果没有生鲜商品的贩卖,那么这家超市的来客数是不会多的,同时,超市也将丧失竞争力。但是,为什么很多超市管理者都感叹生鲜经营不易?主要原因是生鲜经营带有很多技术性做法,包含许多不易控制的因素,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如:生鲜的价格、质量、加工、保鲜、损耗……其中生鲜损耗对门店毛利的影响很大,也是生鲜经营上最困难的部分。能把门店生鲜损耗降低了,毛利也相对提高了,生鲜的毛利自然就能达成目标。

  生鲜的损耗无所不在,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损耗。从采购、订货、验收、搬运、储存、加工、陈列等一系列细节都必须小心执行,否则损耗就来找你了。

  要控制损耗必须先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搬运的损耗

  有些生鲜商品的特性是不耐堆叠或碰撞、掉落的,如草莓、木瓜、香蕉、梨、叶菜、西红柿等,尤其是包装箱不牢固者,在搬运过程要更加留意,避免堆叠太高或方式不对,造成外箱支撑不住的压损或粗糙搬运,引起商品掉下的损耗。蔬果的轻微外伤,一时看不出来,但经过半天时间后,就开始出现明显伤痕,商品的价值一落千丈,损耗就出现了。

  储存的损耗

  生鲜商品有一个明显特性,就是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1~3天的保质期,所以商品在仓库的存放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商品入库首先要标明日期,无论用书写方式或以颜色区分,外箱都必须标示入库日期。

  其次,必须遵守先进先出原则,也就是日期久的要先使用。在冷库内必须隔墙离地,以利通风,保持低温均匀。商品堆放要分类,才容易找到要先出的商品。

  不可堵塞出风口,以防温度上升,鲜度下降。另外,尚有定时记录库温、分开储存、保持库内清洁等步骤共同防止损耗发生。

  加工的损耗

  加工作业必须遵守标准,在蔬果部分,如清洗、降温、分级、包装、称重等作业;在配菜部分,如食谱名称、食材配方、食材重量、食材切割、食材放置、包装方式等作业;肉类部分,如分割下刀部位、切割形状、切割厚度、放置室温时间、包装重量、包装方式等作业。以上作业标准都必须以书面方式建立起来,用来培训员工并作为员工加工作业标准的依据。  

  若加工作业没标准,每次做出来的成品、外观、口味、色泽都不一样,顾客还会购买吗?做出来的成品卖不出去,就是损耗。一定要加强员工调理技能训练,做到符合上岗条件的才能上岗操作。

  订货产生损耗

  订货量太大,导致商品滞销、变质、超过保质期。要严格以销订货,以质订货,以价订货,以库存订货等,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耗。

  收货的损耗
  过磅不准,商品等级、规格、质量不符标准或订单赠品、折扣不对,供应商的欺诈行为导致损耗,员工与供应商勾结导致损耗,生鲜商品的质量受到湿度、温度、时间及受污染程度而呈现曲线性的劣变,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时间愈久受污染程度愈高、质量就愈差。

  收货员必须具有专业经验,一般超市验收工作由收货部来执行,但收货部门人员对生鲜不够专业,要如何验收生鲜商品的质量呢?建议由生鲜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协助验收生鲜商品的质量,而收货部验收数量较为合适。

  采购的损耗

  假如供应商不明白采购的需求,提供的商品不符合超市贩卖,而采购又将这批商品买回去的话,损耗就开始发生了。所以采购人员不只会买商品,更重要的是要会卖商品,要充分了解超市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生鲜商品。

  假如超市位于高档消费区内,那么采购应该采买质量好的商品,因为顾客注意的是质量,而非价格。假如超市位于低消费区内,采购就应该买次等规格、等级,但鲜度好的商品,因为本区顾客比较在意价格高低,对于其他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由此可见,采购的专业能力对于损耗而言,占有很大分量,采购人员不得不慎重地去了解超市顾客的需求。

  单据的损耗
  
  收货单据的数量、价格与实际不符。内部转达货单据与实际不符收货数据的录入错误。像这样的情况,收货时要严格做到单货一致,内部转达货的货号、数量要与实际相符,核查录入结果。

  变价的损耗
  
  变价不及时,导致损耗。价格不统一,广告与标价不符,电脑与标价不符。这是商品因降价(广告竞争)而产生的损耗。所以要变价及时。核查价格标牌与电脑价格、广告价格是否一致。

  补货的损耗

  未能正确处理商品而导致商品受损。补货不及时,导致缺货。

  理货的损耗
 
  未能正确处理商品而导致商品受损。散货未及时收回而损坏,如面包、蔬菜、冷藏食品、鲜活品等,小心轻放。专人及时收回散货,出售前作质检。

  销售的损耗

  计价错误导致的损耗,磅秤不准导致的损耗。商品包装破损,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商品的正常变质/达到保质期。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员工熟记电子秤代码,正确计价、校核磅秤。

  盘点的损耗

  点数不准,漏点、多点、误点实物库存。数据抄写、录入的错误。盘点价格错误、计算错误。要担高盘点人员素质,加强复核。规范数字写法,逐一登录。核实最新成本。

  偷窃的损耗

  内部员工、促销人员偷窃、偷吃;顾客的偷窃、偷吃;老鼠的偷盗。所以要做好员工、促销人员的诚实教育,加强内部举报防盗措施,设置虫害防止装置。

  所以要做好超市的生鲜部分,控制好报损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要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产生利润。
(作者系佛山碧桂园商场下属门店店长,有8年生鲜管理经验)


提升生鲜加工技能

陈仪/文

  对生鲜加工能力的提升,包含生鲜加工产品的品种开发和生鲜品的深加工、提升生鲜商品流转环节保养等内容。生鲜加工品种开发、合理定价,可以明显提高门店客流,生鲜品深加工的附加值、品质提高,合理的成本损耗控制,又可以加强门店的生鲜经营盈利能力。所以提升生鲜加工、核算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门店的客流、盈利能力。

  图:门店半年生鲜销售分析表


  如何提升生鲜加工及核算能力?个人认为,要创造一个提升的环境,以下是笔者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深刻体会:

一、店长率先提升自己的生鲜经营意识和能力
  1.重视商圈的经营状况,目标客流的定位要准确。为了能多方面多需求地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及时与顾客沟通成为目前门店获取顾客需求的主渠道之一。此外,周边餐饮场所的档次、菜色、口味,以及门店每天的客单价等所提供的点滴信息,也为门店进行目标客流定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2.每天跟踪生鲜销售,按品类进行分析。门店以“周”为时段界限,进行跟踪数据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销售目标,及整改措施。

二、加强员工的生鲜技能培训与指导,参观学习与考核机制相结合。
  1.生鲜经营队伍要保持相应稳定。例如门店每天的销售都有两个高峰,而这个时段里,门店的员工也是最繁忙的,尤其体现在肉类和水产上。通常我们门店的做法是协助原则,在保证自己管辖区域生意做足,自己区域商品看牢的前提下,帮助旁边的员工做好生意。通常是由风岛柜或水果的人员去协助肉类、水产的员工。

  2.每天及时关注生鲜经营品种、要货量、合理定价。主管订货、店长把关,一般而言,门店的日常经营品种主要由生鲜主管独立订货完成,给生鲜主管更多的发挥空间。但对于某些持续特价,或马上要进行调价的生鲜商品,则需要店长在进货的数量及门店现有库存方面把关。同时,对部分特价生鲜商品能产生销量,但是生鲜主管又没有及时叫入,也要给予提醒。以此来确保每天在生鲜上做足生意。

  3.对水产、肉制品的相应精加工品种进行指导、培训。

  保养要妥善,出样要控制好量。例如,门店进了一批冷冻小昌鱼,都是箱装,拆箱后一次肯定销售不完,而且冷冻小昌鱼拆箱后不利于保养。于是门店就先用冰盐水清洗全部昌鱼,清洗后的昌鱼表面金黄,色面相当好。再从中挑1/3装盆,陈列在风柜上进行销售。而剩余的2/3则利用装生鲜的周转箱,在底层先铺上三层撕裂纸把小昌鱼平铺在上面。铺满后,再铺上撕裂纸,再放昌鱼,直到剩余的昌鱼全部装完为止。然后再进冷冻保存。

  这样的操作既妥善地保存了昌鱼,延长了它的鲜度,同时在后续的销售中也便于整板拿取,方便门店员工日常操作。

4.对周边生鲜经营得好的门店,进行参观与学习。

5.两个班开展劳动竞赛,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在4月中旬的一个三休日特价活动中,门店甲班当天的水产销售额达到2200元,而乙班第二天的销售仅仅只有1400元。隔天,作为门店店长,笔者主动找乙班的生鲜员工沟通,向他们询问销售情况,为什么相同的销售条件下,会有那么大差距?在沟通中,帮他们分析销售上存在的问题,找解决办法。

  之后,在下个三休日促销活动前,乙班的员工主动找到生鲜主管,在订货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调整部分商品的进货量,力争要超过甲班的销售。结果在这次活动中,甲班在水产销售上达到2100元,而乙班的水产销售达到2300元,较上周向前跨了一大步。

三、重视生鲜加工、核算实例,有效提高门店客流及盈利水平
  1.提升生鲜加工、核算能力对提升客流的作用

  笔者所在门店在生鲜品种数下功夫。水产品,由以前的不经营,到现在的每天确保50个品种,日平均销售1600元;肉制品,由原来的进生鲜部的盒装肉6、7个品种,到现在做白条肉品种19个,日平均销售达到2100元;家禽类,也由以前的2、3个品种,提升到16个品种,日平均销售达到1300元;蔬菜水果,也比没改建前新增了近60个品种,销售也翻一番;冷冻冷藏,由于风柜的增加,品种数也比以前增加近百个品种,日平均销售达到7500元。由于品种的增加,满足了不同顾客多样性、差异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了门店聚客、吸客的能力,有效推动门店销售的增长。

  门店还在生鲜的加工上想办法:仙居土鸡,门店目前日均销售15个,近300多元的销售额。先前经营中,门店针对仙居土鸡单价高的因素(一只要二十几元),对有需求的顾客,采取半只销售的策略,引起了顾客的购买欲望。不仅增加了销售,同时也增加了一批稳定客流。门店对经销的散装带鱼、黄鱼,全部实行免费代客加工,做到加工好、洗干净,回去就能烧的程度,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

  由于门店生鲜经营中,不断增加品种,开发代客加工的项目,使门店的客流在今年上半年同比有大幅上升,达到了44.93%。

  2. 提升生鲜加工、核算能力对提升盈利的作用

  A.通过深加工,提升生鲜毛利。花鲢鱼进价9.60元/kg,进一条鱼为3.3kg,总进价是31.68元,通过水产人员的加工刮鳞和鱼头分割在一条鱼和五分之三,鱼头零价为19.20元/kg ,重量为1.855kg,销量为35.63元;鱼尾零价12.00元/kg,重量为0.904kg,销量为10.85 元,那么这条花鲢鱼的毛利率就能达31.84%。

  B.高档水产,通过合理要货、保养及加工,提升生鲜毛利。三文鱼进价85.00/KG,重量为5.5kg,总进价467.5。通过深加工,中段三文鱼肉能达到4.47kg,定价为218元/kg。(大卖场的销售价在190元/kg左右)带来的销售为975元,三文鱼头和骨头边脚料销为40元(三文鱼头和骨头边脚料烧汤,味道很鲜的),那么销售这条三文鱼的毛利率就达到53.93%。

  C.通过市场调研、合理定价,提升生鲜毛利。大带鱼进价25.00元/kg,通过去周边集贸市场的调研,市场价大带鱼为30元/kg。考虑到门店情况最终定价为31元/kg,毛利率为19.35%,在上周六、日两天,大带鱼的销售为1100多元,又跑出了量,带来了销售,又提升了毛利。

  D.通过差异化定价,提升生鲜毛利。秋刀鱼1箱10kg,进价9元/kg,一般定价为11元/kg,毛利率为18.8%。但门店通过2元一条(一箱有66条)销售为132元,那么毛利率就达到31.81%。因为老百姓对有些价格很敏感,通过2元一条,让他们搞不清楚到底多少钱一斤,看看2元一条觉得挺便宜,买的人也就多了。

  通过以上的案例,更坚定了笔者要做大作强生鲜销售的信心。品种丰富的高品质生鲜食品,通过精细加工、合理定价及保养,能达到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和汇聚更多客流。
(作者系上海联华标超顾戴店店长,有11年生鲜经营经验,曾在日资超市接受生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