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观澜|黄光裕”引爆零售金融危机?!
作者:方献礼;出处:《店长》2008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如果是在宏观经济和零售行业都高速增长的时期,“黄光裕事件”应该不会对国美造成太大影响。可在目前形势下,国美电器究竟是否可以排除“黄光裕的手雷”,我们还要在期望中拭目以待!

  零售业的“冬天”似乎比预想的来得更加猛烈一些,刚刚进入11月份,就已经入了“暖冬”: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消费者购物需求受到抑制,零售企业销售增幅出现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广大零售企业一方面放缓扩张速度,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应对“寒冬”的到来。

  就在各零售企业积极准备“过冬”棉衣的时候,一则新闻让众多零售企业胆颤心惊,把零售行业提前送到了“寒冬”的门口: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北京公安机关拘留。黄光裕被拘留的真正原因尚未公布,但业界传言纷纷,大致原因是涉嫌资本操纵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行贿前商务部官员,地产运作上有违规行为,有偷漏税嫌疑等。

  自从1987年创立国美电器起,黄光裕低价策略创造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奇迹,实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并在资本市场大显财技,从接触私募基金、投资地产、借壳上市、家电零售业并购、回归A股等,并购步伐从未停止,使国美电器成长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两大巨头之一。黄光裕更是善于资本的“左手换右手”,屡屡套现,以135亿元成为胡润套现榜首富,一时风光无限!

  从一个初中未毕业的打工仔,成为中国大陆首富的传奇人物,黄光裕成为中国无数企业家们的榜样。“国美模式”更是被众多的零售企业竞相模仿:很多零售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开始“不务正业”,炒黄金、炒期货、炒股票,涉足房地产、酒店、餐饮等,哪个行业赚钱快就做哪个行业,哪种方式赚钱快就采用哪种方式。

  很多零售企业也确实因此获得更大的成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家财富的增速更是惊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零售企业意识到这种模式的风险,可是在巨大“财富效应”的诱惑下,能够独善其身的零售企业又有多少呢?!

  零售企业之所以敢于进行多元化投资,一方面是受到“赚快钱”、“赚大钱”的诱惑,另一方面就是自认为有“充沛”的现金流。“充沛”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利用账期长短,占用供应商的应付款项;第二,是利用电子会员消费卡,占用消费者的预收款项。

  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零售企业是“左手握着供应商的应付款,右手握着消费者的预收款”。在高速成长的市场环境中,零售企业双手握着的是“现金流”,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可在经济形势恶劣、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市场环境下,与其说是双手握着的是保障企业发展的“现金流”,还不如说握着一颗随时可能被点燃的“手雷”。上下游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挤兑”现象,从而点燃那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手雷”,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从历史经验来看,目前形势下,供应商最有可能成为零售商的“掘墓人”。

  对国美电器来说,尽管已有传言说供应商开始“挤兑”,但相信广大厂商还是希望和支持国美挺过这一关的,毕竟“一家独大”的中国家电连锁市场将对他们更加不利。如果是在宏观经济和零售行业都高速增长的时期,“黄光裕事件”应该不会对国美造成太大影响。可在目前形势下,国美电器究竟是否可以排除“黄光裕的手雷”,我们还要在期望中拭目以待!

  中国零售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长规模,得益于十年来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繁荣稳定,以及消费需求升级旺盛而现代流通网点稀缺,并不全是零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成功。与在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国外零售巨头不同,中国零售企业还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萧条时期,即尚未应对真正严峻的考验,虽然严峻的考验近在眼前。

  目前形势下,零售企业如果想要渡过“寒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反思自身的经营战略,回归“零售本质”,即从关注竞争对手到转向关注消费者;从关注电子消费会员卡带来的销售到转向关注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求;从关注短期内的多元化发展到转向关注长期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善待厂商,建设和谐共赢的零供关系;重拾“企业责任、社会责任、行业责任”。总而言之,“杜绝侥幸心理,赚正当的钱”。
(作者系联商网副总经理方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