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与突破:对话
作者:《店长》编辑部;出处:《店长》2009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对话一:面对经济危机,信息化建设何去何从】

参加对话者:吴元轼(润百公司共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宋清(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狄同伟(山东利群集团董事副总裁)、于树中(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能亮(山东新星集团信息总监)、庞小伟(联商网董事长)

 

于树中:我们从2000年开始用信息化提升企业营业能力,通过八年左右的发展,我们企业的单店利润达到了10%,不包括总部的通道费用。这得益于信息化,得益于在信息化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的延伸。

经济危机来了,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去应变,要跨越业态,超越业态,而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结合,就能够带来这种跨越业态的转变。


  宋清:
光增加门店是不够的,随着规模化的增长,企业需要一种有质量的增长。信息系统原来都停留在ERP基础上,很多企业不认为现在信息系统是一个瓶颈,为什么?现在信息系统很多还只用在采购、销售报表上,但是信息系统实际上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从2005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包括现在重点做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顾客的一卡通管理、深度分析、定向营销、客户中心管理、沟通管理等。

现在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中,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的销售量跟ERP系统差不多,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为了帮助企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我们做了卖场的资源管理系统,整个资源进行分块,通过提高每块的合理布局来提高效益。


  庞小伟:
感觉这次危机对行业来说是一个改进和提升的机会,之前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发展速度和营业收入,但是现在我们要比质量,所以可能需要我们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精细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才能做到精细化,怎么才能做到个性化,其实信息系统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进行数字化管理,做出更精确的决策。

联商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2004年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叫E都市,也是一个互联网的项目,在做的几年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对商业社会的影响。


  孙能亮:
现在很多80后、90后在网上淘商品,特别是淘家电、数码产品,我们企业有一个经理就经常到网上淘商品。网络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我们集团来说,我们2008年注册成立了一个网络公司,然后精选了一千八百种商品,做了一个网络实体店,把传统的门店改造成为一个网络的实体店,再加上网上虚拟的店,两者结合来拓宽销售,来弥补网络购物对我们产生的冲击。

经过一定时间的运作,我们实现了一千万元的销售额。下一步我们主要会在网上声誉、支付系统和物流方面做优化,进一步做好网上的销售系统,为我们企业增加一些利润,为行业积累一些经验。


  狄同伟:
信息化没有物流的支持不行,我们觉得物流是做电子商务的基础。今年我们在物流和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是重点,其中有一个生鲜的物流中心,还有药品的零售物流。为什么我们专门把电子商务拿出来成立公司?传统的百货商品还满足不了顾客需求,需要更多的支持,所以我们不仅有网站,现在还有30多个座席的呼叫中心,今后要做到一百多个座席。我们还有专门的媒体部门,在当地出了一本杂志,引导广告消费。


  吴元轼:
电子商务对零售商来讲有三个很重要的功能:第一,把你的品牌、公司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当大家都在做实体的时候,你比别人多了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电子商务会是你的一个门户,面对你的客户,面对你的供应商,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很广泛的,不只是简单地在网上卖东西,你的供应链、协同、预测都可以在网上实现;

第三,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产业会不会被电子商务替代掉,1999年大家就在说,买书一定要去翻翻才可以买,可是在加拿大基本上没有人在书店买书了,全部在网上买书。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取代实体,零售店讲究的是感觉,进去可以看到所有的东西。网上购物有一个成功的操作模式,就是针对性的采购。为什么有些电子商务会成功?因为我要买的东西,不管到哪个商城都是一样的,比如书籍、鲜花。

 

 

【对话二:区域连锁企业的发展探讨】

参加对话者:丁玉章(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权(哈尔滨中央红集团总裁)、于树中(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超(西安民生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朱正耀(浙江海港超市董事长)

 

丁玉章:金融风暴已经开始影响了实体经济,接下来的发展会是如何,很难预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想听听四位嘉宾,你们的企业是如何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发展的?


  李文权:
面对现在新的经济环境,我觉得每个企业首先应该对经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研判,虽然各个企业所处的地域环境、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起步的模式、成长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发展思路上是可以借鉴的。尽管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个人觉得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不能小视,虚拟经济出现问题,资金出现问题,就要影响商品,商品出现问题,必然要影响实体。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必然对国内产生影响,我们外贸依存度大,外贸对内贸必然产生影响,沿海地区对经济落后地区也要产生影响。作为企业,我觉得我们要稳健不保守,宁愿牺牲机会,不牺牲现金流。


  于树中:
我们既不让利润,也不让市场,这是坚定不移的。当然,企业的战略要非常稳健,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只开直营店,不开加盟店,从年初开始所有的加盟店全部回收成直营店,因为我们对单店的盈利有信心,所以把店铺全部买回来。去年年初,我们决定开60家直营店,但是6月份的时候,整个河北省有一个大拆迁,拆掉了我们60家店,因此我们调整了战略,从六月到年底,我们三天开一家新店,到年底我们如期完成了任务。

现在有一个词大家听了也许会出现审美疲劳,就是“经济危机”,但我感觉我们的企业没受什么影响,也可能跟当地的业态有关,我们在当地便利店业态的占有率达到85%,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我们的综合毛利率是23%,就是水也比别人卖得贵,我们就坚持卖这么贵。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现在有一个口碑,就是“你们真好”,一点假货也没有;还有一个口碑,就是“你们真的挺方便”,除了买东西以外,还能到店铺交电费。我们企业现在是加速发展,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发现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是平均三天开出一家直营店。


  马超:
我们在应对危机的过程当中,或者说在推进自己战略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心得:第一,在区域连锁发展中,我们会比较关注或者是比较重视相对优势,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如果想在区域连锁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优势,那在这个地域内我们就要具备一些相对的优势,包括在规模、品牌影响力及社会美誉度上,只有这种相对优势才能保证你在区域发展中,具备一定的领先性,或者叫防御性;第二,怎样去做相对优势,我们一直致力于把区域市场做透、做实、做强,也只有这样,才会保证我们相对持续地处在一种相对领先或者是相对优势地位上。


  朱正耀:
浙江的零售市场跟其他地方有些不同,没有特别大的连锁,都是在一个小的地方,日子过得比较悠闲,人称“小狗经济”。我们跨出去要死,人家进来也要死,这是浙江小地方的状态。现在在这种状态下,是否会有鳄鱼来把你吃掉,我认为是有可能性的。

我个人认为,企业发展不要太急,因为做好一件事情,出发点最重要。我们做商业的目的是什么?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有不少感受,其中主要的一个是“利他”。企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消费者,我们可能今天没盈利,或者是盈利很少,发展比较慢,但迟早会走得比别人快。今天可能别人走得很快,目的是自己做得更大,可能到后面快的会变成慢的。要注重人文关怀,你跟员工、团队之间核心的维系点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  

我觉得有两句话非常好,一句叫和气生财,另外一句叫厚德载物。在处事过程当中,我一直记得我妈妈讲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