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语速飞快,干脆利落。有业界朋友这样评价:她非常能干,在山西超市业界举足轻重。
她是河北人,1997年来到太原,在北京华联山西分公司工作,后来去了山西山姆士超市,再后来到了现在这家公司。从1997年到现在,从做采购到做管理,已十年有余。她认为,采购和供应对超市非常重要,与供应商的关系非常重要,人脉关系非常重要,做过采购后开始管理,更能得心应手。
工作很忙,每天早晨到公司就看前一天的各类报表,下午就一头扎进卖场,去每家门店考察。身为零售从业者,双休日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对这句话,她深有同感。她补充,周日也不可能休息,“周日是老板开会的时间。”
但是,无论怎样忙,一有空就“赶紧回家,陪老公和孩子”。一个星期至少看三本书,不过基本上都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人物传记等,“什么都看,从图书馆借来看,自己很少买。一般在每晚睡觉之前翻阅,看的比较随意。”
零售、财经和管理等专业书籍倒反而看得不多,“平时就在做这些,空闲时间还读这些会很累”。都是碰到什么问题才去看相关书籍,学习新理念,但实际上“会不断地碰到问题,于是就去看书,问题多了,实际上看得也不少了。”
郑爱君,山西田森超市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位置优越
天时地利,拥有交通优势,但又没有像太原那样的竞争压力。
田森超市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中市是山西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平遥古城亦在其中。晋中市行政区域上分为一个区(榆次区)、一个市(介休市)和九个县,晋中市政府位于榆次区。
从资料和地图可以知道,晋中是山西省的铁路、公路枢纽,毗邻太原市,有公交线路连接。
众所周知,交通的发达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没有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物流更是无从说起。田森超市的地利优势可能会令很多零售企业难以望其项背。据郑爱君介绍,2001年,田森超市在榆次区迎宾店开出第一家门店,现在已有两个大卖场,两个标准化超市,总营业面积28500平方米。
天时地利成就了今天的田森超市,而地利不仅在于交通的便利上,更在于仅仅距太原数十公里,就远离了太原巨大的竞争气氛。据最新统计,在太原正式运营的大型超市卖场已有20家,其中沃尔玛2家、美特好10家、山姆士4家、北京华联3家、田禾1家。
区域做王
2001年开第一家门店,是市场先入者;面对可能的竞争,未雨绸缪。
创业之前,田森超市董事长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来以经营超市起家,目前以超市为主体,业务延伸到了物流、房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在晋中市,特别是在榆次区,田森超市几乎已经占有绝大部分市场。
但正因为一直在晋中市本地区域内经营和运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区域零售企业的一些问题,好坏兼而有之。比如,不需要像在一线城市一样做大型推广与宣传;比如,成本控制可以做得很好,“一分钱都不会多支付,所有的损耗基本上是供应商的。”
但是,时间向前推进,企业也要逐步做大做强,当规模扩大,尤其面临跨区域发展时,企业需要标准化,需要与供应商实现更好的合作,零供和谐,相互支持。同时,交通便利实际上也是潜在威胁的来源,太原的连锁超市在竞争压力及扩大市场以求发展的情况下,向晋中等邻近城市扩张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田森超市将直面竞争。
因此,田森超市启动防御计划。郑爱君表示,在供应链上,田森超市准备向上游过渡,制定统一的采购标准,做区域代理。“2009年的目标是向一级代理商过渡。”
此外,今年田森超市将新开30家便利店,先主要集中在榆次区,从而使田森超市的规模在榆次区达到最大化,让外来人无处插足,“大家出门就能看见田森,买东西必须到田森”。之后,将以榆次为中心向各周边县市发展,3年以内开出200家便利店,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此占领晋中零售业的主导地位。“在一个地区有30~50家便利店的话,就很饱和了,足以不让其他投资者有机可乘。”
为此,物流也需要逐步跟进。“我们将在城乡交界的地方,建立一个仓储式超市,兼卖场和批发的功能,同时也作为物流和配送中心。”
当然,有些问题能够解决,有些问题却不好解决。比如,目前生鲜以联营形式为主,做得不好。但不是商品不行,而是晋中的马路市场没有取消,大家一般直接在马路边买菜。“在太原,生鲜也不好做。”郑爱君补充道。
本土作战
本地员工为主,规章和流程亦是“本土特色”。
来田森超市以前,郑爱君在太原的山姆士超市工作。“我来之前,田森的经营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之前的管理经验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但因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意识到了竞争的压力,所以要找专业的人来管理,改革。”
像许多本土企业一样,田森超市有很多类似的“特色”。我们应该很容易看到本地饭店、服装店的招聘启示上,往往会加上一条:需本地户口。田森也是如此,“员工绝大多数是本地的,极少招聘外地的人,因为觉得外地的迟早会离开……所以,现在要在制度上更加规范,不能让条例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从精神内涵上去管理,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各个流程更加规范,整体氛围更加人性化。”郑爱君说。
变革从最基础的开始,教零售术语,教品类和陈列的概念,教怎么算毛利率。郑爱君做了一个全年的培训计划,对员工实施全面深入的培训,让他们在采购、确定品类之前进行数据分析,用数据来确定商品结构、知道商品的好坏,“尽量让流程规范化”。
|